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然后着重介绍了几种高效、经济、实用的污水处理的新方法:SHARON-ANAMMOX联合工艺、MSBR工艺、BICT 工艺以及这几种新工艺的主要特点,并对今后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除磷脱氮BCFS工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UCT的BCFS 工艺突出反硝化除磷在系统中的作用 ;考虑了两种可能影响生物除磷效果的情况 ,充分利用磷细菌对磷酸盐的亲和性 ,将生物摄磷与富磷上清液 (来自厌氧释放 )离线化学沉淀有机结合 ;使系统在稳定的SVI(<12 0mL/ g)下能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 (总磷≤ 0 2mg/L ;总氮≤ 5mg/L)。该工艺具有处理过程中COD和O2 消耗量较少、剩余污泥量低等特点 ,这使其在可持续性方面具有一定意义。同时介绍了BCFS 工艺独特的同心圆反应池结构、在线过程控制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除磷脱氮BCFS(R)工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UCT的BCFS 工艺突出反硝化除磷在系统中的作用;考虑了两种可能影响生物除磷效果的情况,充分利用磷细菌对磷酸盐的亲和性,将生物摄磷与富磷上清液(来自厌氧释放)离线化学沉淀有机结合;使系统在稳定的SVI(<120 mL/g)下能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总磷≤0.2 mg/L;总氮≤5 mg/L).该工艺具有处理过程中COD和O2消耗量较少、剩余污泥量低等特点,这使其在可持续性方面具有一定意义.同时介绍了BCFS 工艺独特的同心圆反应池结构、在线过程控制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生活污水生物除磷研究及工艺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污水除磷是一项重要的水污染控制技术.综述了处理生活污水常用的传统生物除磷工艺和反硝化除磷工艺,以及各种生物除磷工艺的优缺点.针对不同的水质以及达标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工艺,对于实际工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SBR反应器分别研究了低温(15℃和13℃)与常温(25℃)条件下反硝化除磷工艺ORP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液ORP在厌氧、缺氧及好氧阶段的变化与温度有关,但厌氧阶段水力停留时间在2h以上时,初始厌氧程度对DPB的厌氧释磷过程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是目前国内外环境工程领域研究的难题和热点.阐述了生物除磷脱氮的主要理论和工艺技术.成熟、高效、低耗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应用简捷、可靠的城市污水再生全流程工艺,是未来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概述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同时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除磷几种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的原理和研究现状,并认为随着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研究和开发经济、高效、低能耗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将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同时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除磷几种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的原理和研究现状,并认为随着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研究和开发经济、高效、低能耗生物脱氯除磷技术将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SBR反应器,以制药废水为处理对象,针对制药废水高氯氮、高pH和高碱度的特点,充分利用废水中高浓度游离氨对硝酸菌的抑制作用,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在常温下成功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一种是在高温(27±1℃)环  相似文献   

10.
利用SBR的工艺特点,通过合理控制泥龄,将聚磷菌与硝化茵分别控制在2个SBR反应器中优势生长,以解决聚磷菌与硝化茵等混合生长系统在除磷和脱氮过程中的矛盾.实验证明两级SBR工艺系统生物除磷脱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中的矛盾关系及对策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目前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对象包括COD、BOD5、SS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就氮磷脱除而言 ,一般需涉及硝化、反硝化、微生物释磷和吸磷等过程。由于各过程的要求不同 ,在同一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中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各过程间的矛盾关系。针对泥龄问题、碳源问题、硝酸盐问题、系统的硝化和反硝化容量问题、释磷吸磷的容量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第二部分研究城市污水生物脱氮工艺,为L海市原有污水厂在不作重大改造和不削减处理能力的基础上增加脱氮功能及新建污水厂考虑脱氮要求提供参考。本着工艺流程简单、节能、高效、实用的原则,研究了连续流间歇爆气工艺和低氧连续爆气工艺。小试表明,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运行中,缩短曝气时段有利于系统出水的稳定和去除率的提高。对于2-2曝气方式,停气期搅拌与否对处理能力及出水稳定性影响不大;而对于4-4曝气方式,停气期搅拌作用上升,尤其是当负荷提高时,工艺对负荷的承受能力,与系统的运行方式有关;2-2曝气方式和44曝气加搅拌方式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分析得出,停气期污染物有部分去除。该法去除有机物和氨氮效果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工艺简便易行,适于改建。低氧连续爆气工艺运行表明:该工艺在维持较低溶解氧水平(O.6~1.sins/I。)64,能够达到同时稍化与反硝化,从而最终脱氮。同时,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由于运行时间较短,尚待进一步研究,该法运行简便,具有开发价值。论文中初步探讨了工艺的脱氮除磷机理,并对工艺的运行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NPR工艺是将A2/O和BAF工艺经改进后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更为高效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通过中试规模的试验,研究了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时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该工艺成功地解决了好氧段硝化菌与聚磷菌对泥龄的不同需求、厌氧段反硝化释氧与聚磷菌释磷之间矛盾的难题;NH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6%、68.3%和82.4%,同时CODCr和SS去除率分别达到93.4%、95.8%,且运行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4.
新型双泥生物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中微生物的组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研究了在稳定运行期,新型双泥生物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A2/O+N-2SBR)的A2/O-SBR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细菌总数、主要细菌组成及细菌的主要生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①在稳定运行期,试验装置内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的细菌总数约为2×108个/mL;②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的主要细菌依次为假单胞菌属、莫拉氏菌属、肠杆菌科细菌、气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微球菌属.其中前5类菌属占细菌总数的79.1%.  相似文献   

15.
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应用能起到减少曝气量,节约耗能、减少污泥量和节约成本;特别是能解决我国南方水体C/N、C/P偏低等问题,对现代污水处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文主要介绍反硝化聚磷菌的除磷理论、机理,重点分析反硝化除磷工艺对碳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温度、pH和ORP、污泥龄、水力停留时间等各种影响因素研究,并分析了该反硝化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方案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供选择的主要工艺类型及特点 ,并针对我国的污水排放标准和污水水质特点 ,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低氧曝气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工艺研究硕士生:祝经伦导师:蔡不忒(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200092)本文采用实际污水分别进行了低氧曝气推流式活性污泥工艺和低氧曝气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的小试。当污泥负荷为04~08gCOD/(gMLSS·d)、003~...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一体式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溶解氧(DO)浓度分别控制在小于0.7mg/L,1±0.3mg/L,2±0.3mg/L和大于0.3mg/L下,以DO为2±0.3mg/L时,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最强,COD、NH4+-N、TN、PO43--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1.4%,89.6%,88.7%和92.3%。在该DO条件下,对C/N和C/P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N在14~24之间C/P在70~120之间变化时,氨氮及总氮去除率随着C/N的增大而增大,而对COD及磷的影响不大。当进水C/N=8,C/P=40时,脱氮效果明显下降。说明即使控制适宜的溶解氧,在碳源不足的情况下对氮也无法达到较好的去除,表明碳源是否充足是影响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溶解氧对低碳源污水一体化处理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溶解氧对低碳源污水一体化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溶解氧为0.18mg/L时,系统出水可以稳定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溶解氧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在平均溶解氧为0.18mg/L的工况下,系统存在反硝化吸磷、同时硝化反硝化及全程反硝化3种脱氮方式,且反硝化吸磷和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量占氮总去除量的66.7%,可以较大程度降低脱氮除磷过程所需碳源量并节省耗氧量,提高低碳源污水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生物选择器与除磷脱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各种生物选择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指出好氧选择器是利用丝状菌和菌胶团细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反应动力学参数来工作的 ;而缺氧、厌氧选择器是利用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在不同的环境化学条件下独特的代谢功能来工作的。另外 ,缺氧、厌氧选择器同除磷脱氮所设置的缺氧池和厌氧池虽然在机理上相同 ,但在目的和结果上具有根本的不同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中应采用不同的形式和参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