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解构思维带入到艺术领域的实践创作中,用分解、打破和重组的观念进行个性化的艺术表达,为作品带来符合现代潮流的艺术特征。在现代陶艺创作中也应打破传统,推陈出新,表现符合现代潮流的艺术精神,而利用解构思维便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解构思维在陶瓷艺术领域中的具体表现,结合自身陶艺作品创作实践中的方法与感悟,来探析陶艺解构思维的深刻内涵及其独特魅力,希望能够拓展和丰富现代陶艺创作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2.
陶艺创作中的模糊思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永康 《中国陶瓷》1995,31(6):34-35
陶艺创作的模糊思维,即是人们在陶艺创作中,对创作对象类属边界与性态不确定的思维,它包函着某种非智性幻觉成份是意识的非确定性的幻觉的若明若暗的投影.在陶艺创作和生产中(手工)模糊认识比比皆是,修坯师傅修坯时只凭手指弹坯而不用量具来判断坯体的厚薄;大型陶瓷雕塑坯体的内力结构没有通过计算,施釉的厚薄没有仪器测定,通常只是以转盘的转数来估计厚薄;烧成制度不用测温仪与气氛仪测定和控制温度与气氛;陶瓷造型设计家只是凭感觉用线条来赋予造型的感情与性格;用不同形状富有灵性的泥块组成的现代陶艺,有时能体现了美的真蒂;陶艺家不会用陶瓷工业生产的规格来进行创作,表达意境和塑造形象;“艺术评委”只是凭感觉来评定艺术作品的高低优劣.也即是说,人们在陶瓷艺术和技术中认识活动的多样性、有效性、深厚性,并非单纯来自明晰、精确的认识形式和表达形式,相反,各种模糊思维形式和表达方式,在陶艺创作和技术活动中,有时更具广泛、完善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3.
吴筱荣 《中国陶瓷》2006,42(9):71-72,77
离开对现代科技成果的运用,传统设计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的界限将因此而淡化、模糊。现代艺术观念中,许多设计都是依赖材料、加工的特有效果而获得成功的。然而,直到今天的陶艺创作还未真正从理论上分析和开发综合材料的创作,是缺乏专业理论梳理、交流所致。同时论述一下综合材料介入陶瓷艺术创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陶瓷器装饰”和“现代陶艺”这两种不同的概念作了简明扼要地论述,对现代陶艺的内涵、性质、发展趋向以及创作中的变形、时代性等问题均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余磁  李川 《中国陶瓷》2000,36(3):45-46
陶艺思维是指陶瓷艺术在创作中的构思过程,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思考,是人的一种潜在能力,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思维在创作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古人云:“三分匠七分主人”,意即在艺术创作中,思维占七分,而技巧只占三分。所以,思维能力和效果,主宰着陶艺作品的优劣。怎样提高陶艺思维能力及其效果呢?有人说:“艺术家的头脑是天生成的”,这句话非常片面。在客观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强化思维训练,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效果的关键。陶艺思维训练比其他训练复杂得多:(1)不仅要理论上加强修养,更须在实践中反复锤练;(2)不仅具有长期性,而且内涵…  相似文献   

6.
现代陶艺创作中的极限性思维揭示了现当代陶艺创作的一种思维现象,并通过对其进行阐述和分析为当代陶艺家提供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7.
万宏楠 《陶瓷》2024,(2):106-108
陶瓷艺术是粘土的艺术,粘土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性,不仅可以塑造出万事万物的形态,而且在色彩、质感等方面也具备极强的表现力。肌理作为材质本体的一种外在状态,因此在艺术表现中尤为重要。通过研究粘土表现肌理的效果,可以探索陶瓷艺术材料与其它材料之间的联系。笔者通过对肌理的类别和肌理产生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索陶艺肌理语言与艺术创作的融合。从陶瓷材料出发,比较多种创作方法对肌理效果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探讨如何将技法与陶瓷肌理语言创作相融合。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陶艺创作的思维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文连 《陶瓷学报》1996,17(4):37-47
研究现代陶艺创作的思维(构思)方法比研究其表现技法更为重要。纵观国内外丰富多彩的现代陶艺作品,其常用的创作思维方法大体上可归纳为17种。本文还对所述各种思维方法作了阐述,并分别以具体的现代陶艺作品为例,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赖颖秦  曾昭望 《中国陶瓷》2007,43(8):63-64,65
从陶瓷艺术的渊源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向,全面阐述了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的创作思维方法,并指出了现代陶艺家利用逻辑思辩的方法—反面思维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陶艺创作的思维方式,拓宽了陶艺的创作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0.
高俊 《江苏陶瓷》2000,33(2):41-42
陶瓷艺术品创作是人类最早的文明活动,历史发展到今天,不难发现,任何一个时期的陶瓷生产活动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具新的特色和要求,特别是包括陶瓷在内的工艺美术产品,引发出不同层次的追求。作为陶瓷工作者,企盼中国创作陶瓷艺术精品,并带有新的需求特征。目前大部分的陶艺作品显得平庸,缺乏匠心独运的创作构思,人们疾呼和力图改变阻碍陶艺理性发展的现状。 作为当代陶艺工作者,当责无旁贷,应在广阔无垠的创作空间,努力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1.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这样阐述感情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人们用语言相互传达思想,而用艺术相互传递感情。在艺术创作中,通过艺术传达各种感情,用感情作用于人,这无疑是抓住了艺术最本质的东西。”这里所指的感情即是指艺术家自身所体验过的能感染欣赏者的审美情感。相比其它美术创作的过程,陶艺创作有它的独特的流程,它程序复杂,与泥火的交流经过都是高  相似文献   

12.
现代陶艺创作认识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松 《景德镇陶瓷》2004,14(3):17-18
现代人对陶艺的审美需求。“莫使金樽空对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不醉人人自醉”。自古以来,人们以酒抒怀.有些人甚至把它看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提到“洒吧”,就连儿童也能知道。然而.“陶吧”的流行,却是一种新的形态生成。在学院.陶艺早已成为时髦之词。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先导,  相似文献   

13.
灵感,是思想中最亮丽的火花,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脑海里闪现的一颗流星,顺着这颗流星轨迹.艺术家能看到一个世界、一个天、一个银河甚至一个宇宙。从汉义注释看,灵感是一个人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思维(见(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作为一种思维,笔者在此要探讨的是它与拓展性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及两种思维对一个艺术家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究竟如何运用与把握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陶瓷器皿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生活用具的角色,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器皿型陶艺的创作观念开始转型,不再只是承载其功用性,更多的是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人们的精神情感,呈现出与室内环境唇齿相依的紧密和谐关系,给人们的室内生活空间带来自然清新的格调和美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15.
景德镇陶瓷自古以“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白如玉”的四大特点享誉全世界,备受收藏者的青睐。本文论述景德镇现代陶瓷的艺术特色,以及景德镇现代瓷艺的收藏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陶艺是一门新兴的陶瓷艺术,其内涵已经不是传统的“陶瓷艺术”概念。它是将现代艺术中的现代派艺术创作思想和方法融入陶瓷艺术创作之中,突破传统的制作观念,尽情发挥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陶瓷艺术。在现代艺术中,陶艺已作为一个独具品格的艺术门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现代陶艺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艺术创作过程及其价值,开辟了现代艺术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7.
18.
陶艺是一门新兴的陶瓷艺术,其内涵已经不是传统的“陶瓷艺术”概念。它是将现代艺术中的现代派艺术创作思想和方法融入陶瓷艺术创作之中,突破传统的制作观念,尽情发挥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陶瓷艺术。在现代艺术中,陶艺已作为一个独具品格的艺术门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现代陶艺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艺术创作过程及其价值,开辟了现代艺术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9.
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对于现代陶艺而言,对温度的选择范围更为宽泛。本文主要通过对陶瓷的熏烧概念、烧成特点、烧成类别和材料等分别进行介绍,并结合在艺术家现代陶艺作品中的运用进行说明,突出熏烧方式独特的审美性和其工艺的便利性。  相似文献   

20.
梁柏 《中国陶瓷》2005,41(6):55-56
所谓“现代陶艺”是近年来我国陶瓷界用得较多的词汇,强调艺术家单体制作,手工艺的“陶艺”,更注重凸显“艺术家”本人及他的个性的体验。与以往所说的陶瓷艺术并非同一码事。中国的陶瓷艺术有辉煌的历史,精湛的制作技艺曾经影响了世界,中国历史上的陶瓷艺术更多着眼于造型、釉色、花纹,烧成工艺亦即量化生产的物品自身。中国的各大窑系均已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冠以中国的英文名“C H I N A”亦即陶瓷,足以证明中国的陶瓷文化在世界上辉煌的影响力和地位。可是,清末民国以来,由于国力的衰弱,中国的陶瓷艺术也逐渐由辉煌走向滞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