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针对某煤业公司21141工作面上覆岩层中厚硬岩层较多、直接顶与基本顶不易区分的问题,先用岩石的碎胀特性推测直接顶和基本顶的可能范围,然后结合岩层的岩性和参考相关矿压观测数据,得出了21141工作面直接顶为M1泥岩和厚度为3 m左右的M2细粒砂岩下分层、基本顶为厚度5.03 m左右的M2细粒砂岩上分层以及其它等结论,为后续开采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综合机械化采煤在薄煤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工作面地质条件 梁家煤矿8805工作面煤层埋藏深度211~273m,平均242m.单一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厚度0.9~1.4m,平均1.3m,为2#弱粘结煤.工作面伪顶为粉砂岩,厚度0.3~0.8m,坚硬、致密;直接顶为细砂岩,厚度6.9~16.0m,结构松散;老顶为粉细砂岩,厚度大于10m,层理较发育;直接底为粉砂岩.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里彦煤矿 340 3工作面位于风氧化带内 ,该区域地层在沉积前四周遭受强烈的风化剥蚀 ,造成煤层上部直接顶、老顶部分或全部被风氧化。煤层伪顶为黑色软泥质粉砂岩 ,厚度 0 .5m ,质软极易破碎 ,直接顶为灰白色多水平层理细砂岩 ,平均 3.5m ,老顶为褐黄色中砂岩 ,平均 7.5m ,直接底为泥质胶结细—中砂岩 ,平均 2 .91m。风氧化带内煤质松软 ,灰暗无光泽 ,层理发育。1 采煤方法及工作面装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顶板垮落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法。支护采用ZF2 4 0 0 / 16 / 2 4ZD轻型放顶煤支架 ;上端头支护采用DZ2 5 - 2 5 / 10 0单…  相似文献   

4.
极复杂构造煤层工作面端面顶板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工作面概况 11层煤直接顶为粉砂岩,厚度17.12m,单向抗压强度36.7MPa,受滑移构造影响,煤岩裂隙非常发育。伪顶为粉砂岩,厚度0.5,2.0m;直接底为泥岩,0.1-0.25m,个别地方厚度0.6-0.8m,遇水变软;老底为细砂岩,厚度11.7m。  相似文献   

5.
范各庄矿7~#煤层平均厚4.1m,煤层倾角6°~13°。伪顶为厚0.6~1.5m的粉砂岩,直接顶为2.34m厚的粉砂岩,伪顶与直接顶之间夹有一层厚0.1~0.2m的煤线。老顶为中砂岩,底板为粉砂岩。遇到陷落柱的2172和2176工作面倾斜长分别为112m和144.6m,走向长分别为776m和766m(图1)。两工作面顶板均属弱含水层,但裂隙较发育。2172工作面涌水量1.9m.3/min,2176工作面涌水量为3.46m~3/min。工作面全部装备引进的G320掩护式支架和EDW-300L双滚筒采煤机等成套综采设备。  相似文献   

6.
翁海龙  周峰 《陕西煤炭》2021,40(1):77-81
以煤层顶底板岩层力学参数为基础结合上覆岩层运移规律,研究工作面直接顶的岩层组成、顶板运动参数,构建合理的顶板结构模型.对顶板结构模型进行力学分析,定量的计算工作面支架的支护强度.已采81305工作面工程实践表明,工作面直接顶由3层岩层构成,直接顶总厚度为17.2 m,工作面老顶以粗粒砂岩为主,厚度6.7 m,工作面直接...  相似文献   

7.
方运买 《煤》2011,20(8):41-43
煤系砂岩裂隙水一般为矿井工作面直接充水水源,板集煤矿9煤顶板砂岩较发育,为保证后期井巷施工安全及9、8煤安全回采,有必要对9煤顶砂岩水文地质特征做出充分研究,以便采取及时有效措施防止水害发生。  相似文献   

8.
现以大同9号层为例,讨论缓倾斜坚硬顶板条件下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的合理计算方法。9号层赋存稳定,厚度为1.16~1.5米,倾角1°~3°。局部有伪顶,直接顶不易冒落(通常采空面积达4000~5000米~2才冒落)。该直接顶大致分两部分,下部为细砂岩和中粒砂岩互层,厚1.9~4.5米,上部为3.6~4.0米  相似文献   

9.
我矿设计能力为21万t/a,现实际生产能力为19万t/a,无自燃发火危险。主要开采石炭系山西组大煤,煤厚4.3 m,倾角22°。煤层伪顶为0.3m左右的灰黑色砂质页岩,直接顶为6~15 m的粉砂岩和中粒砂岩互层,遇水易  相似文献   

10.
1 工作面简介 1.1 工作面地质情况 307盘区3#层8708工作面位于307风井西南部,东西向布置,走向长度859.7m,工作面长度140m,煤层厚度2.6~3.5m,平均厚度2.96m,工作面直接顶分3层,由下而上依次分为5.73m厚的深灰色粉砂岩,6.8m厚的细砂岩,7.51m厚的粉砂岩;直接顶总厚度20.8m。  相似文献   

11.
π型组合钢梁简易放顶煤工艺在44117工作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4 117工作面平均煤厚 3 2m ,中间有泥岩夹矸 ,直接顶为砂质泥岩 ,软且易冒 ;直接底为细砂岩 ,较硬。通过与分层开采和加大采高 ,只采顶分层方案比较 ,确定采用π型组合钢梁简易放顶煤工艺。介绍了该工艺回采过程 ,支护方案设计及其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工作面概况4238工作面煤层厚0.9~1.0m,倾角9°,直接顶为煤层互层(两层泥岩、两层薄煤),厚2.0~2.75m,老顶为2.5m厚石灰岩;直接顶与老顶之间易离层,属复合顶板。煤层底板为砂岩。岩层柱状图见图1。  相似文献   

13.
滨岭公司位于淄博市境内,开采煤层有一层上、一层、三层、四层,均为极薄煤层,煤度0.4-0.7m,呈单斜构造。一层上煤直接顶为泥岩,呈层状,局部有0.4m的泥岩伪顶,直接顶与伪顶胶结程度差,多滑面,裂隙发育;一层煤直接顶为泥岩,局部为粉砂岩,厚0.37m;三层煤直接顶为泥岩,厚2.3m,局部有厚0.5m的泥岩伪顶,四层煤顶板为灰岩。  相似文献   

14.
里彦煤矿3404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位于该矿-235水平东翼四采区内,工作面倾斜长138m,走向长895m,煤层均厚4.46m,煤层属3煤上层,赋存较稳定,倾角4°~9°,老顶为浅红褐色细砂岩,直接顶为灰白色细砂岩,局部有厚0.3~0.8m的伪顶,直接底为灰黑色细砂岩,涌水量50m3/h。1开采初期使用SZB-730/90型桥式转载机产生的问题3404综放工作面开采初期使用SZB-730/90型桥式转载机作为工作面溜子和皮带机的搭接转载设备。该转载机中部槽长×宽×高为1500×730×222mm,链速0.9m/s,运输能力600t/h,机长30m。该转载机能骑压在皮带机尾架上自行前移,也可随工作面…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张双楼煤矿7107工作面顶板突水的直接和间接水源,其直接水源为7煤顶板砂岩水和分界砂岩水,间接水源为第四系底砾层水。通过对现场涌水量和矿压实测资料的研究,揭示了顶水开采期间的涌水规律和矿压显现特征,指出了工作面涌水与矿压显现具有明显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含结构面中粒砂岩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以补连塔煤矿22307工作面基本顶砂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完整中粒砂岩和含结构面中粒砂岩进行直接拉伸、直接剪切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在试验过程中天然结构面对其声发射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直接拉伸试验过程中,结构面对声发射特征的影响较显著,完整中粒砂岩的声发射峰值计数是含结构面中粒砂岩的13.5倍,含结构面中粒砂岩的声发射累计计数是完整中粒砂岩的3.2倍;直接剪切试验过程中,结构面对声发射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完整中粒砂岩的声发射峰值计数和累计计数分别是含结构面中粒砂岩的2.4倍和0.5倍;单轴压缩试验过程中,结构面对声发射特征基本没有影响,声发射峰值计数和累计计数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7.
1概况
  新洛公司山西煤矿主采煤层23#、21#、13#煤层,其中23#煤层为厚煤层,平均厚度5.0 m ,煤层结构复杂,含多层薄层夹矸,普氏硬度3~4,煤层倾角8°~22°,煤层赋存相对稳定。23#煤层伪顶为粉砂岩夹煤线,厚度0.8 m ,含炭质较高;直接顶为粗粉砂岩,厚度2.0m,致密坚硬;老顶为灰色细砂岩,厚度15 m ,坚硬。直接底为粉砂岩,厚度2.0m ,较坚硬,不易底鼓;老底为灰色细砂岩,厚度5m ,致密坚硬。该矿为瓦斯矿井,23#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17 m3/min ,相对涌出量6.28 m3/t ,煤层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  相似文献   

18.
灵新煤矿四采区主采煤层为六煤,自2008年4月份开始回采,首采面为L4506综采工作面。六煤层平均厚度为2.7m,结构简单;伪顶以泥岩、光亮型煤为主,泥质胶结,极不稳定,厚度在0.2~1.1m之间变化,平均0.7m;直接顶为细砂岩,遇水呈松散砂石状,平均厚度2.23m;直接顶与老顶之间夹一层煤线,厚度约0.17m。  相似文献   

19.
唐山矿5、8煤层是主要生产煤层,直接项随采随落,老顶匀质坚硬,赋存稳定,无明显节、层理弱面。5煤层老顶是浅灰色中细粒砂岩,矽质胶结,厚度10~15m。8煤层老顶是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硅质胶结,厚15~20m。当工作面自开切眼推进后,直接顶的初次垮落不足以填充回采空间,老顶便如一个跨度不断增加的两端铰支梁。据  相似文献   

20.
淮北矿区顶极管理八年沿革(下)─—兼谈回采工作面顶板治理的研究与实践淮北矿务局张希久,杨军4中等稳定顶板的治理4.1概况淮北矿区主采煤层中,山西组的6#层(或称10#层)顶板属中等稳定。其直接顶与底板岩性多为砂岩或砂质页岩,老顶为砂岩。该类顶板老顶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