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020年我国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分两步走"目标,农村贫困治理战略也需做出同步调整。文章从贫困性质变化和贫困标准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贫困的动态变化。从返贫、流动人口贫困和老年人口贫困三个方面分析了相对贫困治理需要关注的问题。最后从建立返贫风险预警机制、构建流动人口扶贫管理体系、建设医养结合的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等方面提出了2020年后贫困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其心理承受能力和经济支付能力也逐步增强.但是,大多数慢性病老年人还处于贫困的边缘,究其原因:一是代际间不能提供相应的支持从而引起慢性病老年人的连续性贫困;二是慢性病老年人自身能力受限,加之外部的支持力量不够,从而导致其资本积累不足.分析了农村慢性病老年人的贫困风险,从增加资本积累、加强非正式支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缓解农村老年人贫困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贫困大学生是一个需要关爱的群体,在不同的文化及成长背景下形成了特有的自我价值感。对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特征进行分析归纳,指出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教育引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2020年后中国进入“后扶贫”时代,扶贫工作由绝对贫困治理转向相对贫困治理。相对贫困治理要瞄准六个靶向,即构建防贫安全网络、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建设社会共享文化、加快区域特色建设、做好“四个双线”衔接和实施政策法治过渡;要规划好相对贫困治理的六条实施路径,即建立扶贫团体的党组织、建设科学完善的工作制度、打造专业的社会工作体系、找到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契合点、开发贫困治理的智慧平台和打通城乡人才流动壁垒;要设计好治理相对贫困的五个机制,即政府社会协同机制、社会工作运转机制、前后阶段过渡机制、双线并行协调机制和动态标准识别机制。  相似文献   

5.
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后,我国的贫困治理已转向相对贫困。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分布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识别具有一定的多维性、治理具有一定的艰巨性,积极应对相对贫困治理的新挑战,建议从做好转型衔接的工作、注重发展关系的协调、建立多重的保障机制、做好思想引领工作、推进共同富裕等五个层面解决相对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6.
制度资源是贫困支持最常见的一种正式支持,但资源的匮乏和获得的不平等,使社会公共服务只能满足部分贫困女性的需求,对缓解或减轻贫困的作用有限。亲缘网络在女性应对贫困中发挥主要的支持功能,但贫困对亲缘支持的消解作用已显现。针对目前农村女性贫困问题的严重性,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力资本的有效开发是实现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分析精准脱贫与农村人力资本之间的深刻联系,准确把握精准脱贫中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所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扩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强对劳动者进行在职培训、完善农村新型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与当前中国贫困治理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实践,聚焦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指出了无产阶级的贫困根源所在.深入理解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与当前中国贫困治理的内在逻辑,从打破制度桎梏到制度引领的问题域转变,始终不变的是坚持无产阶级立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初心.新时代中国贫困治理实践的价值意蕴,展现了后脱贫时代"精准""多维""共治"的贫困治理观,并进一步推动构建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招生体制的转变,高校中逐渐出现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贫困生。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事实上,贫困大学生的精神求助更是不容忽视,因为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本文将从社会化及社会支持视角就精神贫困表现、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路径,为教育工作者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明确提出,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把改变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面貌作为工作的重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相比于其他贫困地区来说有其特殊性,因此,我们在寻求其贫困的解决途径之时,应该将其与一般贫困的解决方法区别开来.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着重强调教育在人力资本理论当中的作用,希望通过各种途径的教育投资提高特困地区人力资本的质量,帮助其实现真正的脱贫.  相似文献   

11.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在以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为我们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经验:政府应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中发挥主导作用,重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重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12.
自从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改革后,我国高等院校中的贫困生问题渐渐引起各方关注。尤其在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后,高等院校中的贫困生占在校生的比例逐渐增加,在这些贫困生中,农村贫困生占贫困生总数还是比较高的,因此,对高校当中的农村大学生实施物质与心理两面的扶助模式,对于和谐校园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解决农村绝对贫困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这个百年大党在探索消除农村绝对贫困中形成了许多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必须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坚持因时而化.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之际总结百年大党解决农...  相似文献   

14.
浅论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中出现不良心理的高发人群,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注焦点之一。本文对高校贫困生不良心理的表现及特点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人力资本理论的起源与国内外的基本研究情况 ,阐述了人力资本的定义与特性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及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贫困问题较为严重,而且贫困代际转移明显。户籍制度、教育制度以及民族文化习俗等因素是少数民族贫困代际转移的主要致因。可以通过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完善农村保障体系等措施阻断贫困代际转移。  相似文献   

17.
在梳理三个重要的农村建设时期可以发现,乡村规划和民居建筑被视为设计的重点。这种情形忽视了公共空间对村民的自治影响和聚集效应,甚至认为农村长期保存下来的具有宗教仪式性公共空间贴有封建迷信的建筑标签。20世纪中期和21世纪初在探索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们改变了传统农村公共空间的设计面貌,设计也因此成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物质手段,但在建设实践过程中,简单、粗暴的设计行为对农村公共空间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而通过设计治理,可以重塑一个整体的、纯洁的、系统的公共空间,为农民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探讨贫困和反贫困的问题,首先必须弄清贫困的概念.通行的贫困概念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个子概念.但是,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这两个概念都有着诸多模糊之处.从哲学和伦理学的视角重新诠释绝对贫困及相对贫困的概念,从而从本质上辨明贫困的本质,对如何解决贫困问题作出一种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追赶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步伐不断加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中国的信息化进程中,东、西部地区差距正日益扩大。由于大众传播技术和手段的落后,陕南农民在信息革命和网络革命中被逐渐边缘化,形成21世纪新的信息贫困和知识贫困人口,造成经济贫困状态的长期持续。在西部反贫困战略中,大众传媒应有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