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因施肥方式不同,粪肥施用对不同磷水平土壤磷流失潜力的影响也不相同。在施用的粪肥与表土混合的情况下,粪肥对土壤磷流失的增加量随土壤磷水平的提高而升高。但当粪肥表施不与土壤混合时,情况有所不同。在粪肥表施初期,无论是高磷土壤还是低磷土壤,地表径流中磷浓度都达到较高水平,施肥引起的土壤磷流失的增加量以低磷土壤更为明显。但粪肥表施较长时间后,粪肥对土壤磷流失的增加量也随土壤磷水平的提高而升高。总的来说,控制地表径流磷流失的效果是粪肥与土混施优于表施,流域内粪肥处置应优先施于土壤磷水平较低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2.
NU一Plus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酶制剂,经NU一Plus处理后,粪便的特性、肥效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以球茎茴香为试材,进行了有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剂处理后的粪肥施用到土壤中,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NH_4~+一N的含量,球茎茴香产量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NU-Plus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酶制剂,经NU-Plus处理后,粪便的特性、肥效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本以球茎茴香为试材,进行了有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剂处理后的粪肥施用到土壤中,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NH4^+-N的含量,球茎茴香产量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新修梯 (条 )田黑垆土上进行的 2 0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和黄绵土施用非腐解玉米秸秆盆栽试验结果一致表明 ,秸秆直接施用较腐熟土粪更能显著提高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和土壤五碳糖、六碳糖的含量 .连年施用秸秆后 ,松结合态腐殖质达到腐殖质总量的 30 %左右 ,松紧腐殖质比值接近 1∶1 ;土壤中与有机质分解转化密切相关的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较施化肥和粪肥显著增加 ;同时秸秆有活化土壤磷素和减缓磷吸附固定的作用 .因此 ,施用非腐解有机物是快速提高梯田土壤有机质 ,加快土壤腐殖质更新 ,增产稳产 ,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培肥措施之一 .  相似文献   

5.
对"数字土壤"的渊源、定义、功能以及如何建设我国的"数字土壤"进行了讨论。"数字土壤"渊源于"数字地球",是土壤学科发展的产物、是土壤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必然趋势,是一种进行土壤科学研究的现代技术体系;"数字土壤"具有管理与提供土壤科学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制作士壤专题图、指导土壤调查、查询与传播土壤信息、构建运用模型、土壤质量预警等功能;历史土壤调查资料是研制我国"数字土壤"的骨干材料;中国需要同时研制不同精度的"数字土壤";"联合共建",是建设我国"数字土壤"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6.
利用室内模拟试验和田间试验对抚顺研制的两种液态地膜试样品“F1”和“F2”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和在冬小麦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液态地膜可增加水稳性团粒和土壤稳定性熵(QS),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饱和导水率成倍增加,有利土壤蓄水保墒;可提高冬小麦的产量,产量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6.5%;产量的提高主要通过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实现的;当用量相同时,F2增产效果好于F1。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MAPGIS为平台 ,综合运用VF、Excel等软件 ,探讨了以土壤普查资料为依据 ,进行土壤图数字化制作的基本原理、流程和技术要点 ,该研究可为推动“数字土壤”基础建设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根据高校信息技术与管理综合类实验教学中心的特点,从实验中心整体结构设计、实验中心"硬"环境建设、实验中心"软"环境建设三方面提出建设的思路和具体方案。通过实现实验中心信息化管理,充分整合实验教学资源,达到提高实验资源利用效率和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定位试验方法,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与探讨种植龙须草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龙须草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适当增加土壤中粘粒、粉粒含量、减少砂粒含量,改善土壤通气透水性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化学性状,从而达到改良土壤耕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梁秀璟 《自动化博览》2010,27(10):18-19
2010年,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走过10周年。经过lO年的开发建设,西部地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政策的导向,使其成为众多企业投资、寻求发展机会的“黄金土壤”。近几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电气控制实训室建设思路,项目的完成符合当初提出的把该实训室建设成为"现代化、特色强、设施硬、可持续"的综合实验实训中心,通过该中心的建设,提高我校机电相关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水平,培养我校相关专业师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稻草还田短期内土壤有机酸积累和养分供应特征,在温室培养条件下,采用多孔聚酯管溶液采集器采集土壤溶液和"通用佳"离子交换树脂球法,分别研究了连续淹水和干湿交替下,施用稻草30天内对土壤有机酸产生和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连续淹水还是干湿交替,施用稻草后土壤中有机酸积累明显增加,但在干湿交替下的积累要低于连续淹水下;施用稻草后产生的有机酸以乙酸为主,且5cm处的有机酸积累明显低于15cm处。(2)施用稻草降低了土壤氮的有效性,但提高了土壤磷、铁、钾、钙和镁的有效性;与连续淹水相比,干湿交替下施用稻草降低土壤氮有效性的程度更大,而提高土壤磷、铁、钾、钙、镁的程度则较小。  相似文献   

13.
精品课程的建设可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结构"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对该课程的课程定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做了有益的探索,提出创新教育、知识更新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梁欢 《信息方略》2013,(20):18-19
在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以“员工+学员”为中心提高用户体验,通过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信息集中管控+共享”服务,最终通过大数据分析、知识库建设实现智慧企业。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三维立体交叉渗透的软件工程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入分析国家及行业对软件工程人才的规格需求以及地方工科院校的特点,总结多年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成果,提出"三维立体交叉渗透"软件工程课程建设方案。在实际教学中提出"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团队合作"的教学法,结合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软件工程课程建设提高了教学水平,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学校视野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农田6年定位施肥试验研究表明,施有机肥、秸秆还田 有机肥、秸秆还田 化肥和半量有机肥 化肥处理较单施化肥、未施肥和休闲裸地处理提高了土壤全碳、全氮含量,降低了土壤碳氮比。对玉米播前、抽穗期和收获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测定表明,抽穗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最高,处理间差异显著,且不同采样时期的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全碳含量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对土壤酶活性研究表明,施有机肥较单施化肥、未施肥和休闲裸地处理显著地提高了土壤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单施化肥处理对土壤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有机肥、秸秆和化肥之间的配合施用处理的土壤酶活性表现不一致。相关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该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向中层黑土农田增施有机物,不仅提高了土壤全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而且也提高土壤酶活性,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转化效率,可使黑土质量向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形成了一整套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设思路,总结出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为核心,以教材建设为手段,以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建设和改革方案,强化创新意识,加强实践环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黄土高原典型残塬"董志塬"麦田周年水资源、不同季节水资源、冬小麦返青后生长期水资源构成,揭示了陇东黄土高原塬区麦田不同时段水资源潜力.结果表明多数年份早春土壤有效贮水量占生长季水资源总量20%以上,最高可达到38%.春季麦田水资源64%来源于早春土壤水库贮水,秋季麦田水资源52%来源于初秋土壤水库贮水,由于麦田春季消耗了大量土壤水库贮水,夏季麦用水资源只有22%来源于春末土壤水库贮水.冬小麦返青后生长期水资源一半来源于早春土壤贮水,一半来源于返青后生长期降水量.鉴于冬小麦既可以利用上年收墒期降水,又可以利用当年生长期降水,对周年水资源利用率较高,针对陇东塬区两年三熟的种植方式,建议采用冬小麦 小秋作物的种植模式,既可以变两年三熟为一年两熟,又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利用光、热、水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  相似文献   

19.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应用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论文通过创新实施"ICT行业应用创新基地"的建设实践,采取深化创新基地的科研机制、强化团队建设以及推进应用科研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创新等举措,形成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的职业教育新模式,有效提升高职教师的应用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20.
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碳氮循环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碳、氮通过大气-作物-土壤界面进行周转和协同转化。长期施肥通过改变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氮储量的稳定性。土壤有机质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具有农艺和环境双重功能。有机-无机肥配施不仅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并且可减少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保持农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就土壤碳、氮消长动态研究以及有机质周转的同位素示踪测试技术等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