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用电与节能 一、填空题 1.带电体;过高的电压;触电;电击;电伤 2.0.01;O.DS;持续时间较长 3.人体所触及的电压;人体的情况 4.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5.两相触电;线电压 6.导体(或电阻);欧姆;人体触及电压的高低;人体电阻的大小 7.保护接地;保护接中线 二、选择题 1.导线越长,其危险性越大 2.招相电压 3.1/招线电压 4 .4一10n 5 .36V以一下 三、名词术语解释 1.这是指人体与大地之间互不绝缘情况下,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到三相电源线中的任意一根导线,使电流从带电导线,经过人体流入大地而造成的触电伤害现象,称为单相触电。 2.…  相似文献   

2.
触电与急救     
由于人们的用电安全知识淡薄,所以在电器使用中,难免也会出现意外的触电事故。其实,触电是可以抢救的。   触电,即人体触及带电体,或人体与带电体间发生闪击放电,以电弧波及人体时,电流通过人体与大地构成闭合回路。人体触电后,将使人的机体产生病理性反应。轻者有针刺痛感,出现痉挛、血压升高,心律不齐以致昏等暂时性的功能失常。重者则可引起呼吸停止、心脏停跳等危及生命的伤害。   常见触电事故有: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接触电压触电。   当人体发生触电事故时,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强度和通过时间超过某个限值时,心脏…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中压配电网人体触电与导线坠地的检测与保护问题,分析了高阻接地故障接地电流与零序电压变化特点,现有配电网接地保护技术与反映接地电阻的能力,以及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对触电保护的影响,提出了提高接地保护反映接地电阻能力的措施,指出配电网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比小电阻接地方式,更有利于解决触电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一起手工电弧交流焊机二次线触电事故为例对触电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电焊机二次线电压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各种伤害,指出触电事故对人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的种类(直流或交流)和频率、人的身体状况有关,提出了预防电焊机二次线触电事故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触电人身事故时有发生,安全意识不够,因此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本文主要介绍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及触电后的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在现代的生产作业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类型的电气设备。如果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不当,极易产生各类电气事故。特别是在操作电气设备时,由于电气设备安装、维护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加之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势必会造成作业人员发生触电事故和电气火灾事故。因此,进入生产作业岗位的员工,必须了解和掌握生产作业过程中的用电安全知识。1触电事故的种类触电事故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后,对人体的生理机能产生的伤害,其伤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  相似文献   

7.
电是最干净、最便于传输和使用的能源,当代人们在生产劳动和家庭生活中,经常都要和电打交道,但如果不注意安全,发生了触电事故,有可能在一瞬间使人丧生,全国每年不幸触电而死亡的有数千人之多,因此,安全用电是决不可粗心大意的大问题。本文介绍关于防止触电事故的一些知识,供大家参考。 1.触电的几种形式 (1)单相触电 当人的一只手接触到一相带电体时,电流沿手臂、躯干及双足入地,就会发生单相触电,约占总触电事故的75%以上。 (2)两相触电 当人的双手同时接触两相带电的  相似文献   

8.
低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运行,可以减少触电死亡,但不能绝对避免触电死亡。在低压电网运行过程中发现触电死亡事故,皆为单相触电。其中之一为相线不接地时触电,从触电的事故分析可以看到,触电的危害程度视人体电阻和绝缘而定。如赤足湿手触电,触电电流=220/1000=220mA,人多易死亡。其次为接地相线触电,造成人的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9.
配电网中的人体触电、导线断线掉地、树闪等故障,接地电阻大,故障电流小,目前还缺少可靠的检测和保护手段。亟待研发高阻接地故障保护技术,以及时终止对触电者的伤害,消除导线坠地、树闪故障带来的触电和火灾隐患。文章主要介绍了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的主要类型、故障特征以及国内外高阻接地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配电网高阻保护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0kV电网如何选取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选取电网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 (以下简称接地方式 ) ,是一个关系到整个电网运行的综合性问题。它与电网的绝缘水平、保护配置、系统供电的可靠性、接地故障时的短路电流大小及其分布等有密切的关系。 110kV电压等级的电网通常采取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 ,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其特点是系统发生接地故障 ,特别是单相接地故障时 ,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升高 ,但接地相故障电流较大。大电流接地电网中 ,接地电流的大小和分布及零序电压的水平主要取决于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的分布。在电网发生的故障中接地故障 (单相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多数10kV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的保护接地与低压系统工作接地采用共地方式,当配变高压侧发生针对外壳的接地故障时,地电位大幅升高且会传导到低压系统甚至低压设备外壳上,带来触电与火灾风险,严重危害用户人身与财产安全。文章分析了中压系统接地故障时对低压系统及设备外壳的转移过电压产生原理,并分别针对小电流接地与小电阻接地中压系统以及采用TT、TN接地方式的低压系统,分析转移过电压幅值与分布情况,发现:中压系统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比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时,过电压幅值更大;低压系统采用TN接地方式比采用TT接地方式时,过电压幅值较低但低压系统设备外壳会带电,人身触电风险更大。利用Matlab仿真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触电的直接原因是电流,而决定电流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人体电阻及加于人体的电压.在本文章中,研究一下关于接触电压,即加于人体导致发生触电的电压,并说明一下各种接触状态时的安全电压.现将最恶劣条件下电压界限的实验结果,及触电死亡实例的最低电压分述如上:  相似文献   

13.
6~10kV配电网微机型电容电流测试仪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电事故的增多、电容电流的增大,有必要研究微机化、智能型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试系统。通过对各种电容电流测试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单相经电阻接地的测试方法并设计出了6~10 kV配电网使用的微机型电容电流测试仪。该测试仪基于对称分量法的原理,通过测量电网单相经电阻接地时的二次零序电压UR02、流过接地电阻的电流IRE及电网单相直接接地时的二次零序电压即TV二次线电压U02,能够间接得到电网单相直接接地时的接地电流。根据所测的I.RE和.UR02的相位关系,能够进一步得知电网的电容电流IC∑和电网对地绝缘电阻电流IR∑的大小及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中消弧线圈的补偿情况。通过现场实例测试证明,该测试仪具有操作较安全、简便易用、测量时间短、测量结果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一、接地电阻的测量众所周知,接地电阻是由接地金属体的电阻 R_1,金属体与土壤间的接触电阻 R_2及电流通过大地所具有的电阻 R_3所组成。由于 R_1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R_2与金属体和土壤间的接触是否良好有关,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是不能忽略的。R_3取决于电流流经途径的大地电阻率及其通过的截面,它是接地电阻的主要成  相似文献   

15.
王常余 《电世界》2014,(4):55-55
问:请问电气设备有可靠接地就能避免人体被电击吗? 答:有一本书是这样叙述电气接地作用的:“有接地装置的电气设备,当绝缘损坏、外壳带电时,接地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板和人体两条通路流过。流过每一条通路的电流值将与其电阻的大小成反比接地极电阻越小,流经人体的电流也就越小,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电站汇集线系统常采用Z型接地变经电阻接地,但工程中接地变容量及接地电阻选择存在一定分歧:某些工程提出单相故障电流只流过接地变一相,应考虑增大3倍计算三相变容量,按现有规范选择容量过小;某些工程提出应考虑接地变零序阻抗的影响,否则接地电流大小达不到设计目的。文中对这些分歧作了分析,另外文中对接地变容量提出了一种优化计算方案。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低压配电网人身触电事故时有发生,触电已成为社会公共安全的一大风险。触电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剩余电流保护技术与低压接地型式两大方面内容以及两方面技术的协调配合问题。首先介绍剩余电流保护技术和触电故障识别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阐述低压配电网、用电设备的接地型式以及触电保护的合理配置,分析实际运行中在配电网侧与用户侧接地和保护的协调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风险,最后对当前低压配电触电保护技术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中性点可靠接地,某些500 kV单相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为Ⅱ型.运行中发现在此接地方式下,系统正常时两接地引下线中会出现较大的异常电流.为此,建立了Ⅱ型接地方式的电路模型,应用叠加定理对电路进行了分析,认为在Ⅱ型接地方式下,3台单相主变间的两段中性点汇流母线存在电阻,是两接地引下线中出现异常电流的原因,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护10 kV架空线路停电作业时人员的安全,对停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了探讨.首先对10 kV架空线路停电检修过程中突然单相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进行分析,然后用阻值约为2 200Ω的电阻模拟作业人员人体电阻,对4种接地工况下线路停电过程突然单相带电时通过模拟作业人员人体的电流进行了测量.通过分析、试验,针对10 kV架空线路停电作业现有安全措施的不足,提出了作业人员在地面作业或在杆塔、金属斗车上作业时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所提出的安全防护措施可大大减少通过作业人员人体的电流,有效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20.
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通过分析10kV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该方式主要由自动调谐消弧线圈、自动投切电阻器和控制器等组成,既能充分发挥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提高单相接地故障自恢复概率的作用,又能利用并联电阻抑制过电压和实现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计算分析表明,采用该接地方式时,如运用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或增量比较法,可对过渡电阻为3000Ω及以下的单相永久接地故障实现准确选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