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力零售市场研究:(四)电力零售市场与计量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展电力零售竞争对用户电能计量提出了新要求。文中首先阐述了电能计量和自动抄表系统的构成,分析了在电力零售环境下对自动抄表系统的要求;对照自动抄表实时电价结算、人工抄表实时电价结算、人工抄表固定电价结算等3种计量方式做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有利于电力供应商在开展电力零售服务竞争时对计量方式做出理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AMR)是一种可以自动采集和记录电力系统客户负荷的用电情况,并且通过一定的通信方式,自动将记录的数据和客户信息通过信道传回用电管理中心,并由系统进行数据处理,自动完成电力系统用电客户的电能计费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开展电力零售竞争对用户电能计量提出了新要求。文中首先阐述了电能计量和自动抄表系统的构成,分析了在电力零售环境下对自动抄表系统的要求;对照自动抄表实时电价结算、人工抄表实时电价结算、人工抄表固定电价结算等3种计量方式做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有利于电力供应商在开展电力零售服务竞争时对计量方式做出理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集中抄表装置及其通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电能量采集及计费自动化系统对集中抄表装置的功能要求,以及开放系统互操作性的要求,对集中抄表装置的软硬件实现和通信系统的协议模型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电能量自动采集系统解决方案,比较好的实现了电力运行管理部门对所辖用户分时段电能,总电能的实时计量和复费率电费核算,为变电站自动计费系统和综合自动化提供了所需的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5.
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叙述了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产生的背景,从电能表、采集器和集中器,以及通信信道等方面阐述了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的现状,指出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在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扩频通信、复合通信和自动抄表的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Mobitex数据通信网的自动抄表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抄表系统借助于有效可靠的通信手段,可以实现电表数据的自动抄收,实现用电数据的自动化管理。为实现抄表数据准确、可靠、快速的传输,我们需要一种可靠的通信网络,而目前我国的“一户一表”制使电表分布分散,因此,提出了利用Mobitex无线窄带数据通信网建立自动抄表系统的窄带专网,展现一种更适合于抄表系统的数据传输技术———Mobitex技术。Mobitex基站的定位是Mobitex网络建设的关键问题,文中提出了确定Mobitex网络基站建设点的科学算法。通信系统采集到的数据需要上层软件做二次处理,同时又阐述了自动抄表系统软件的设计。Mobitex数据通信网完全可以满足自动抄表系统的要求,并保证抄表数据可靠的传输。  相似文献   

7.
提出用嵌入式平台和FPGA实现自动抄表的一种方案,介绍了各个模块的设计方法。FPGA用于功率的测量,嵌入式平台UP-NETARM300显示并处理FPGA测量的数据或将数据送到局域网上,还用FPGA设计了串口通信模块,并实现了与嵌入式平台的通信。本方案主要解决的是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中前端采集子系统的设计,FPGA功能模块实现的是抄表式电度表的功能,嵌入式平台相当于采集子系统中的电量集中器。通过采用嵌入式开放设计技术,很好地克服了以往自动抄表系统的开放性及扩展性差的缺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凌阳单片机无线抄表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凌阳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先进的电能采集芯片CS5460A,可以对电压、电流、功率等进行测量和计算。同时采用无线收发模块nRF2401A对数据进行无线收发,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向上级系统发送,实现了采集终端和控制终端之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采用DS1302作为系统时钟芯片,为系统采集电能提供了准确的时间信息。终端电表数据存储在上位机数据库服务器中,配有专门的系统软件,实现了自动抄表,数据处理,信息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电能计量远程采集管理系统由后台主站、采集终端、电能表、通信等各部分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构成,实现远程自动抄表、负荷监测,能自动生成各类报表,提供线损分析和绘制负荷曲线.  相似文献   

10.
1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现状远程自动抄表系统运用电量采集设备和应用软件系统,建立相应的电能表档案库,实现对采集电量的分析处理,可监测计算母线电量平衡,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变电站出口计量客户实行自动抄表,并与营销信息系统连接进行电费计算,对高耗能客户做到"5天一抄表、5天  相似文献   

11.
杜纲 《电力信息化》2003,1(4):90-91
2002年,济宁供电公司与东方电子电能计费自动化事业部合作完成了该公司全部变电站的抄表系统,该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的接口、实现了电量采集与计费系统主站DF6100与用电MIS,小火电、负控等现有抄表系统的数据共享,系统间数据访问完全透明,从而实现了DF6100系统与现有抄表系统的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12.
1红外自动抄表系统的构成 红外自动抄表系统由手持式红外抄表微型计算机(简称“红外抄表器”)和用户端两部分构成。用户端部分由具有红外收发功能的若干电子式电能表或感应式电能表数据集中器构成。利用红外自动抄表装置,抄表人员在距红外用户终端5m左右的地方,将红外抄表器对准红外用户终端并按一下“抄表”按键,电能表的数据就会自动被抄入红外抄表器。本系统设计的一台红外抄表器的内存一次可抄记4000多户电能表数据。  相似文献   

13.
正影响自动抄表核算比率的主要因素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表码不成功;采集数据库内任务检索仅为一次,需大量人力现场补抄,但由于抄表人员缺乏相关技术能力,无法准确甄别采集任务失败原因;采集系统与营销系统不同步;异常数据的处理耗时较长。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提升远程抄表核算率指标的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4.
潘志祥 《大众用电》2011,(11):26-27
1远程自动抄表系统远程自动抄表系统运用电量采集设备和应用软件系统,建立了相应的电能表档案,实现对采集电量的分析处理。可监测母线电量平衡,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变电站出口计量客户的自动抄表及营销信息系统连接进行电  相似文献   

15.
电能计量集中抄表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电能计量集抄技术,即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从电能计量集抄技术的构成、特点、现状及今后发展、建议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WEB权限分布式管理在地调电量采集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量采集系统可实现局内考核电能表电量数据的定时自动采集、数据远传、实现抄表自动化、提高抄表数据精度和同步性,并向系统提供高质量的电量和电力数据,实现各类电量计量及管理的现代化,确保采集电量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准确性是电量采集的关键,应用WEB权限分布式管理,使电量采集系统的维护更及时、准确。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集和处理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的示数信息,以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抄表准确性,充分发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应用,变革电费管理现有模式,创新电费回收与服务策略。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冻结数据,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在远程自动抄表核算工作过程中,实现逐步量化监管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戴克铭 《供用电》2000,17(3):50-51
居民用电的抄收问题是供电部门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 ,有些供电部门使用手持抄表微机抄表 ,实行电量计算机管理 ;有些供电部门电费计算机系统与委托收费的银行计算机系统相联 ,实现自动划拨收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居民用电采用自动抄表系统已在国内外开始推广。自动抄表系统还能解决不能进入用户住宅的问题。居民用电的自动抄表系统能完成电能表数据的采集、累积、存贮和传送等功能。要实现电能表数据的采集 ,首先要将电度数以电脉冲方式输出 ,传统的感应式电能表要加装光电探头检测电脉冲 ,而近年来已开始采用的电子式电…  相似文献   

19.
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的实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泳 《供用电》2004,21(3):52-53
1 引言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电网内电能的购销正逐步趋于多元化。现有的电能计量抄表方式已不能适应电力商品营销的需要;长期以来,供电部门获取电量数据大多采用手工抄表,或少量采用抄表器作为补充,工作效率较低。对电量占5 0 %以上的用电大户,抄收电量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往往也有问题。这种状况已成为供用电管理实现现代化的障碍。电能计量自动抄表,就是采用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自动读取和处理电能表数据,实现对大用户、趸售用户以及其它集中管理用户的自动抄表实用化,其主要目标是:( 1 )集中管理用户范…  相似文献   

20.
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的研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特点,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自动抄表手段及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并从电能表、采集器、集中器及通信信道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的现状,指出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在配电线载波通信、无线扩频通信、混合通信和自动抄表的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