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超导技术简介1911年,荷兰莱顿大学的卡末林-昂内斯意外地发现,将汞冷却到4.2K时,汞的电阻突然消失;后来他又发现许多金属和合金都具有与上述汞相类似的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由于它的特殊导电性能,卡末林-昂内斯称之为超导态。卡茂林由于他的这一发现获得了1913年诺贝尔奖。在他之后,人们开始把处于超导状态的导体称之为"超导体"。  相似文献   

2.
Buse.  G  唐易生 《电线电缆》1989,(4):8-10
<正> 将某种物质冷却到一定的温度(转变温度)之下,而使其电阻消失的特性称为超导性(图1)。这种效应是1911年荷兰人 H.Kma-merling-Onnes)从水银中发现的。尽管这种转变温度是异乎寻常难以标定的温度,即所谓-269℃,仅比绝对零度高4K,但处于发展初期的电工学已认识到这个发现的重大意义。这么低的温度当时是通过液氦而达到。另外,当物质接近绝对零度时,会出现一种奇妙的超流特性,诚然迄今只观察到液氦的超流性。这时也有一个转变温度,即所谓  相似文献   

3.
一、历史的回顾1.1911年发现汞的超导现象,其在4.2 K电阻为零(即超导临界温度Tc4.2K)以后,至1986年4月前超导体中Tc最高的为铌锗薄膜,Tc 23.2K;科学家们虽然不断作着巨大的努力,但Tc平均每年约仅提高0.3K。2.超导体由于具有零电阻现象(直流电阻为零);抗磁性(迈斯纳效应);约瑟夫逊效应(由薄绝缘层隔开的两块超导体间弱电流的无电阻通过等特异现象)。因之超导技术在磁体(高能加速器,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奥(氵臼工)斯(H.K. Onnes)在低温条件下测量纯水银的电阻时,发现水银电阻并不像一般导体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当温度降到4.15K时电阻就突然消失了.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物质转变成一种新的状态,称其为超导态.超导态是一种伴随导电性而产生的特殊电磁现象,称为超导电性. 1931年迈斯纳(Meissney)发现了超导体的另一重要特征,如果把超导体放在低于临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光伏板工作温度制约其转换效率和寿命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自然通风冷却电池板技术,采用Fluent2020R2软件模拟研究4种结构尺寸的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内的流动与换热过程,4种结构尺寸1、2、3和4的区别在于其对应冷却系统的支撑板和导流板尺寸不同。通过模拟研究发现:1)采用自然通风冷却技术可以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温度,结构尺寸3的太阳能电池板平均工作温度最高为355.4 K,其次是结构尺寸2为354.1 K和结构尺寸1为352.4K,结构尺寸4的太阳能电池板平均工作温度最低为351.2K;2)优选的结构尺寸4的冷却系统在典型炎热干旱地区(新疆哈密)应用时,其在1、4、7、10月份下的冷却平均温降分别为:4.6 K,12.1 K,13.3 K,7.3K;出口最大风速分别为:0.30 m/s,0.34 m/s,0.4 m/s和0.31 m/s。可见,结构尺寸4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冷却效果最好,可将电池板的平均温度最大降低13.3 K。  相似文献   

6.
我们研究了Nd2Fe14C和若干(Nd_(1-x)R_x)2Fe14C型赝三元化合物的磁性能,式中R表示Dy或Lu。对于所研究的全部化合物,我们测定了居里温度和4.2K时的饱和磁化强度,饱和磁化强度是在高达35T的磁场中测定的磁等温线上得到的。在大约120K和35K时,Nd2Fe14C和Ho2Fe14C显示了自旋重新取向。在此温度下。易磁化方向偏离开C轴。在4.2K时,在富Nd的Nd-_(1-x)Dy_xFe_(14)C化合物中,我们发现一阶磁  相似文献   

7.
文摘     
本文讲述了一种用于校正传递标准电池的约瑟夫逊电压标准。它包括一用作电压基准的铌点接触约瑟夫逊结和一个串并联组合的分压器。该约瑟夫逊结的结构独特、坚固,能耐受温度范围为室温~4.2K。在4.2K温度下,施加一9.59GHz的微波讯号,点接触约瑟夫逊结的输出约为1.9mV。分压器比率为1/529,其稳定性在室温下,高于0.2ppm/年。这种点接  相似文献   

8.
1超导技术的历史回顾 1911年,科技人员发现了低温超导体(LTS)。它相比普通的金属导体,具有大容量低电阻的特点。但是要将这种材料冷却到接近0°K的极低温度并非易事。这种冷却费用使低温超导体技术上的优势未能被重视。此后的几十年,超导技术一直被锁在实验室内,作为珍奇之物。只是到了80年代,LTS首次作为商品使用才获得推广,那就是医用磁共振成像装置。  相似文献   

9.
王殿友  郑海荣 《防爆电机》2003,(2):14-14,36
1 引言冷却方式为自扇冷的电机 ,其风扇的设计对电机通风散热至关重要 ,但在风扇的设计中 ,设计者往往重于风扇型式和风扇自身扇叶扇角的设计 ,而忽略了风罩导风结构的优化设计 ,实践证明良好的导风系统对于提高通风冷却效率 ,增强电机散热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本文分析并改善了一种适用于IC61 1冷却方式电机的风罩导风结构。2 问题的提出在YKK630 - 8  1 2 5 0kW电机的制造中 ,该电机冷却方式为IC61 1 ,外风扇采用离心式风扇 (风罩结构如图 1 ) ,经型式试验 ,其温升 1 0 8K ,超过1 0 5K的温升限值 ,在试验时发现空空冷却器的图 1 …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温度较高制约其转化效率的问题,探究一种太阳能电池板自然通风冷却系统的可行性。采用Fluent 2020R2软件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不同尺寸支撑板和导流板组合成的4种结构的冷却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对比4种结构的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在典型炎热干旱地区(新疆哈密)的冷却效果,结果表明:导流板长度680.0 mm、支撑板长度728.9 mm的结构1冷却系统对电池板的冷却效果最好,且随着环境温度升高,电池板采用冷却系统后的冷却温降也随之增大;新疆哈密地区2020年7月份日平均气温为303.3 K,采用结构1冷却系统后,电池板的平均工作温度介于323.5~349.2 K,冷却温降介于7.5~16.5 K,可见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对电池板的冷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光伏模块冷却方式设计了一种新型集热结构的PV/T组件.基于Fluent软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比较新型集热结构中不同凸包间距、高度对新型冷却板的影响,同时在相同条件下将该结构与扁盒式冷却板进行了比较.从4种模型中选择凸包直径15 mm、凸包间距15 mm、凸包高度为15 mm作为最佳模型,此时背板平均温度为295.31 K,出口截面平均温度为293.41 K,冷却背板热效率为0.9;相同条件下将该模型与扁盒式冷却板比较,新型集热结构模型背板温度减少了6.5 K,出口温度增加了0.99 K,集热效率增加了0.26,摩擦因子、热工水力性能参数、努塞尔数、表面传热系数等几个热性能参数有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超导整流器     
1.前言液N_2温区高温超导体自从1987年问世,最近几年来得到突破性地发展,块超导体临界电流密度大幅度提高。Bi系2212(Bi_2Sr_2CaCuO_x)带在77K的液N_2温度和1T磁场下,临界电流密度J_c已到11000A/cm~2。在实验室,20K和20T的条件下,J_c可达15000A/cm~2。Y系123(YBa_2Cu_3O_(7-δ))试样在77K和5T条件下,可输运15000A/cm~2的电流密度。它的J_c-B特性曲线明确显示,在10T条件下,试样仍具有理想的临界电流密度。1991年经过更深入的研究使Bi系超导材料在4.2K,30T的条件下J_c达到2.2×10~5A/cm~2。Y系超导材料在4.2K,40T的条件下,J_c达到1×10~5A/cm~2。31K,35T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正> 近二个月以来,国际国内新闻界不断报道有关超导技术研究获得重大突破成果的消息。其中,尤以中、日、美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三国的科学家们以日、时为单位竞相以自己的最新成果突破对方的记录.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令人瞩目的激烈角逐局面。所谓“超导”是指某些导电体在一定条件下电阻完全消失的物理性质。人类最初发现物体的超导现象要追溯到1911年。荷兰的物理学家卡曼林一昂尼斯和他的学生在检测水银的低温电阻特性时,发现在绝对温度4K(即零下269℃)时,电阻突然消失为零。  相似文献   

14.
大功率电力设备的冷却方式成为制约电力设备集约化紧凑性的重要因素。常规水冷技术难以应对具有高热流密度的工况条件,而新兴的液态金属冷却技术具有解决该难题的潜力。为此,本文建立了基于液态金属的高热流密度电力设备冷却实验平台。在该平台基础上,开展了液态金属和水的对流换热系数和热导率对比实验。实验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以液态金属替代水作为冷却介质,系统热阻可由0.033K/W降低至0.019K/W;若进一步以液态金属替代传统导热膏作为界面材料,则散热系统热阻可降低至0.014K/W。  相似文献   

15.
我厂电机修理用烘箱是采用旧电热鼓风干燥箱改制的。改制时使用0~200℃可调式水银接点温度计WXG—11t配以自制的电子继电器,花钱少,线路简单,维修方便。其简单的电气线路图如下: 工作原理:当开关1 K闭合后  相似文献   

16.
我们杨树浦发电厂是一个六十多年的老厂,锅炉、汽机和辅助设备所需要用仪表有二千多台,其中水银仪表约一百五十余台,有仿苏的CF 型,美制的福司婆罗和捷克式浮子差压计,还有国产的新成钟罩式差压计和精度较高的水银真空计等五种类型。长期以来,我车间热工仪表人员直接或间接接触水银,不少同志在不同程上上受到汞害,据一九七三年测量热工各工作总空气含汞量和职工体检统计,水银工作总空气含汞量超过国家标准达46.5倍,体检的百分之九十的热工仪表人员有不同程度的水银吸收现象,其中个别同志还进行了二次住院排汞治疗,严重影响了职工的身体健康。而且,水银的蒸发扩散,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发电机容量的不断加大,氢气已作为发电机的主要冷却介质。由于运行、安全的需要,对发电机整体密封、漏风量有较高的要求。本文对普通U型水银表的使用进行了改进,并从原理上进行了论证。该装置能较准确地反映发电机的压力、漏风量,测量误差能精确到1mmHg以下。  相似文献   

18.
日本西仙台变电站站用电消耗概况:照明占4.2%,控制电源占8.7%,主要建筑物空调占26.1%,主要变压器冷却装置占30.3%,操作箱取暖设备占19.2%,其它占11.5%。冷却装置与操作箱取暖设备所消耗的电力约占总数的50%。为了节能,下面介绍了西仙台变电站节约站用电力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中国路灯》2011,(5):33-33
2012年台湾的经济部将禁止新建道路使用水银路灯,如止一来,预估在7年内可以换装全台湾一共80万盏的水银路灯,整体商机预期可达到86亿元新台币。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对温度变化敏感所导致的使用性能衰减、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研究了冷却板热管流道结构对动力电池模组温度及一致性的影响。提出采用变结构热管流道设计,对电池模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根据冷却板和热管流道结构布置及温控要求,针对新型热管流道变结构,建立电池模组液冷散热有限元模型,得出在3 C放电倍率下流道变结构对电池模组温度场的影响规律。通过FLUENT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新型流道变结构冷却板比传统流道结构冷却板对动力电池模组的冷却效果更好,其中90°S型流道变结构可以使动力电池模组的最高温度降低0.56 K,光滑弯曲流道变结构可以使动力电池之间的温差降低0.36 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