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轻柴油裂解结焦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一套连续管式反应器中对轻柴油的裂解结焦抑制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噻唑能有效抑制轻柴油的结焦,并可促进轻柴油裂解,提高烯烃收率。  相似文献   

2.
毫秒炉裂解深度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毫秒炉装置上以库西石脑油为裂解原料进行了单炉工业标定试验,结果表明:裂解温度控制在840℃,水油比控制在0.63较为适宜;因投油量的改变而导致停留时间变化时,裂解温度也要作相应调整,即当停留时间延长时适当降低裂解温度,反之亦然。由于各裂解炉工况有所差异,操作参数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在一定范围内略加调整,而操作参数的选择应首先以保证一个合理的清焦周期为前提,然后再追求目的产物的高收率。  相似文献   

3.
管式裂解炉辐射区裂解管结焦模型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志国  曾清泉  陈硕 《石油化工》2003,32(4):348-352
介绍了管式裂解炉辐射区裂解管结焦模型研究的各种方法,阐述了管式裂解炉辐射区裂解管的结焦机理和结焦数学模型及其重要意义,并对管式裂解炉辐射区裂解管结焦模型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微型裂解方法研究金属表面的结焦和结焦抑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一种用微型裂解炉与气相色谱仪并联的高灵敏试验系统,采用脉冲进料,裂解后的微量焦炭用O2脉冲燃烧转化成CO2,并由热导检测器检测,碳的最小检测量为3.5×10-8g。其结果可有效反映裂解原料在金属表面上最初的结焦行为。考察在脉冲条件下不同金属表面(铁、镍、铜、镍-铬合金和不锈钢)对裂解原料催化生焦的相对活性;金属表面氧化后的催化生焦活性;沿炉管轴向金属表面催化生焦的分布;硫化物对裂解原料在金属表面结焦的抑制作用等  相似文献   

5.
烃类催化裂解制乙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烃类催化裂解制乙烯曾清泉(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100013)关键词石油烃,催化,裂解,乙烯1引言烃类管式炉热裂解生产轻烯是石油化学工业的主要装置。此种技术自问世以来,工艺和设备日益完善,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表现在:(1)采用高温短停留时间和低烃分...  相似文献   

6.
烃类催化裂解制烯烃技术进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催化裂解制取低碳烯烃技术早期的研究成果公布于 50年代末 ,进入 70年代后 ,各国相继公布了一些专利。在众多的研究成果和专利中 ,前苏联研制的钾 -钒催化剂体系相对比较成熟 ,该催化剂以钾的钒酸盐为活性组份 ,α -Al2 O3为载体 ,B2 O3等氧化物为助剂 ,在半工业化试验装置上平稳运行 4 0 0 0h后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并在俄罗斯安哥拉斯克的工业试验装置上运行了 50 0 0h[1] 。日本、欧美等国重点开发了各种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这类催化剂除了用Al2 O3作载体外 ,也用其它一些耐高温的氧化物 ,如Zr、Ti、Mg等金属氧化物作载体…  相似文献   

7.
乙烯原料的裂解性能和结焦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自制的微反色谱装置具有设备简单,反应时间短,操作方便,参数变更容易,用样量少等特点,可用于研究乙烯原料的裂解及结焦性能。通过对国内5个乙烯厂用的原料的裂解试验,所得到的气相产物和结焦量与中型模拟裂解装置的试验结果基本相符,表明此装置可为快速筛选乙烯原料提供参数,也可用于各类烃族的裂解特性和结焦机理。  相似文献   

8.
裂解制乙烯装置中急冷锅炉的结焦及传热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裂解制乙烯装置的急冷锅炉中,焦是通过结焦母体在高温区的气-固反应结焦与低温区的液-固冷凝结焦两个途径形成的。本文对结焦母体的冷凝结焦提出了母体的冷凝速率公式,并用实际生产数据确定了公式中的诸常数;对反应结焦,沿用了我们提出的动力学公式与数据。据此所得的结焦与传热模型,可用来计算沿急冷锅炉换热管长度,随运转天数而变的焦层厚度、油气温度、管壁温度、压力降,以及急冷锅炉的高压水蒸气产量等工艺参数。用本模型计算得的急冷锅炉出口的油气升温曲线与工厂实际运转情况很接近,可用于预测、指导生产,并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乙烯裂解结焦机理及结焦抑制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括地描述了乙烯裂解结焦的3种机理,并对乙烯裂解结焦抑制剂及其应用情况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工业乙烯装置用典型石脑油,考察了石脑油蒸汽裂解过程中裂解温度对裂解产物中结焦前驱体分布的影响,并研究了结焦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裂解温度升高,二次反应增多,无论是气相还是液相产物中结焦前驱体收率均呈快速增长趋势,与之相应结焦量亦增加;裂解温度为870℃,裂解气相产物中主要的结焦前驱体乙炔和丙炔的收率为0.95%,丁烯收率为7.69%;裂解温度从700℃升高至930℃时,裂解液相产物中的苯收率从2.334 2%增至24.807 1%,苯乙烯收率在930℃时达到9.643 7%。  相似文献   

11.
焦化汽油加氢防焦剂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安庆分公司焦化汽油加氢装置进料换热器和反应器结焦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对结焦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HAC—1焦化汽油加氢精制防焦剂。在实验室建立了静态和动态评价方法,评价实验结果表明,HAC-1防焦剂的效果好,相对防焦率达92.1%。  相似文献   

12.
石油馏份蒸汽裂解结焦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可连续测量石油烃水蒸汽热裂解结焦速度的流动积分反应装置上,研究了石脑油和轻柴油结焦速度与温度、烃分压和动力学裂解深度的关系,小试与工业炉的结焦过程,给出了结焦模型。结果表明,同小试一样,工业炉的结焦反应也为反应控制。结焦反应的活化能随原料的芳烃指数增大而变小。结焦速度与结焦母体随裂解深度的变化表明,在低裂解深度下,原料和焦油中的芳烃是主要结焦母体,在高裂解深度下,二次反应生成的“缩聚物”是主要结焦母体。  相似文献   

13.
硅胶表面积碳催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硅胶表面积碳经化学改性后在环氧乙烷水合制备乙二醇反应系统中的催化作用 ,探讨了硫酸处理时间、硫酸处理温度、反应温度、空速对环氧乙烷转化率和乙二醇选择性的影响。实验表明 ,硅胶表面积碳经化学改性后作为环氧乙烷水合制备乙二醇反应的催化剂 ,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综合裂解炉反应模型、结焦模型和辐射室的燃烧及传热模型,对SRT-Ⅲ型裂解炉内石脑油的裂解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考察了过程参数、操作参数和焦厚等随运转时间的变化情况,为SRT-Ⅲ型裂解炉的操作优化和工艺优化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乙烯蒸汽裂解炉结焦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烃类热裂解中,由于聚合、缩合等二次反应而有焦炭生成。焦炭沉积在管壁上,降低了反应器传热系数,并使系统压力增加,甚至堵塞管道,影响操作。为此需要定期清焦。为了延长运转周期、减小清焦频率、提高操作效果,要尽量抑制或减缓结焦的形成。因此,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  相似文献   

16.
新型结焦抑制剂PCI-Ⅱ抑焦性能及其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盘锦乙烯工业公司提供的石脑油为原料 ,在实验室小型连续管式裂解炉上 ,对石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结焦规律进行了测试。分别考察了二甲基二硫 (DMDS)和磷酸二异丁脂的环己胺盐 (PCI -Ⅱ )存在下石脑油裂解结焦抑制剂的性能 ,同时考察了裂解温度对结焦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PCI -Ⅱ作为一种新型结焦抑制剂其功能完善 ,抑焦效果优于DMDS ;同时PCI-Ⅱ的加入可提高乙烯收率。根据实验数据对PCI -Ⅱ的抑焦性能进行了模型化  相似文献   

17.
An experimental reaction setup consisting of an electric furnace and a quartz reactor with metal coupons inside it was used to study the rate of coke formation on the metal surfaces in different ranges of temperature and diluent ratio. Nitrogen, instead of steam, was used as a diluent in order to exclude the potential effect of oxidation of coke in a steam cracking environment. A kinetic model for coke deposition is experimentally derived based on an expounded surface reaction mechanism for ethane pyrolysis over chromium, iron, and stainless steel coupons.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with a significant probability confidence.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reduction in the rate of coke formation during naphtha pyrolysis due to the injection of triphenyl phosphine (TPP), tri-o-tolyl phosphine (TTP), and triphenyl phosphine oxide (TPPO)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a jet stirred reactor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800–900°C. Coke formatio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additives. The data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formation of a metal–phosphorous complex that passivates the metal activity for coke forma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EDX) techniques were used for morphological and elemental surface analyses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that coke formed in presence of organophosphorous inhibitors are softer and have less metal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19.
《石油化工》2015,44(9):1043
采用自主开发的模拟裂解装置,进行了含甲醇的石脑油的蒸汽裂解研究;在不同甲醇含量和工艺条件(停留时间、出口温度、水与石脑油的质量比)下,考察了甲醇对石脑油蒸汽裂解产物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石脑油中甲醇的含量低于3.06×10-4(w)时,甲醇对石脑油裂解产物的分布、CO和CO2的生成无明显的影响。石脑油中含有的甲醇在裂解反应中有可能未完全反应;未反应甲醇的含量随裂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残余甲醇的含量与裂解深度无明显的相关性;未反应的甲醇主要存在于工艺污水中,不会进入到后续分离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