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是中国传统白酒主要的工艺特点之一。大曲中的微生物组成十分丰富包括各种种类的霉菌、酵母以及细菌,这些复杂的微生物体系为白酒的发酵提供了必要的微生物、酶以及风味物质。其中霉菌作为酒类发酵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微生物,在大曲发酵过程中能够分泌一些糖化酶和蛋白酶等多种酶类以及有机酸等多种代谢产物,对大曲质量好坏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大曲中霉菌功能,本文对不同时期大曲中分离的霉菌采用ITS4/5 rRNA区序列进行分析比对,共分离鉴定了193株霉菌,分属于13个种。主要为红曲(Aspergillus ruber),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Rhizopus azygosporus,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嗜热子囊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谢瓦氏曲霉(Aspergillus salwaensis),Aspergillus chevalieri,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等,并构建了M-L系统树。根据这些分离鉴定的结果初步探究出大曲生产过程中不同时期霉菌的组成和变化规律。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中国传统白酒的酿造微生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西南菌种站20株酵母菌种基于26SrDNA D1/D2区序列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6S rDNA基因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西南菌种站保藏的20株酵母进行复核鉴定,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0株菌株与相关标准菌株的序列相似性在99%以上,表明26S rDNA基因D1/D2区序列分析方法能够应用于酿酒酵母、东方伊萨酵母、拜尔结合酵母、杰丁毕赤酵母以及胶红酵母等菌种分子生物学鉴定.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传统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演替规律及其对部分风味分子形成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不同时期酒醅中酵母菌进行分离,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对分离的酵母进行分析,确定不同类型酵母菌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130?株酵母菌的26S rRNA D1/D2区序列进行分析比对鉴定,它们分属于9?个属,15?个种,分别为Pichia fermentans、Naumovozyma castellii、Torulaspora delbrueckii、Saccharomyces cerevisiae、P. membranifaciens、Candida humilis、Kazachstania exigua、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Millerozyma farinosa、C. cabralensis、P. kudriavzevii、C. ethanolica、P. occidentalis和Zygosaccharomyces bailii和C. rugopelliculosa,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对部分风味分子形成的影响。这些结果为研究传统中国白酒功能微生物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浓香型白酒大曲中酵母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习酒大曲中分离到优势酵母茵24株,选择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5株纯培养菌株.经菌落特征、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常规分类方法,结合18S rDNA序列分析,对这5株酵母菌做了系统鉴定.结果表明,Q0-45和Saccharomyces sp.、Q0-47和Debaryomyces hansenii、Q1XP一6和Candida pseudolambica、Q1XP-8和Issatchenkia orientali、Q1XX-46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分别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经典分类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结合,对传统白酒微生物菌群的快速、准确认识和目的性纯菌株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曲中酵母菌种群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传统培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对大曲中酵母菌种群结构特征及多样性进行研究.从大曲中共获得92株酵母菌纯培养,通过5.8S-ITS RFLP指纹图谱分析后,得到12个不同的类群.从各个类群中随机选取代表菌株进行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大曲中酵母菌主要分布在Saccharomyces、Pichia、Zygosaccharomyces、Debaryomyces、Can-dida、Endomyces、Rhodotorula、Hanseniaspora、Issatchenkia 9个已知酵母菌属.传统培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能较好地从分子水平揭示大曲中酵母菌的种群结构及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酿酒酵母26SrDNAD1/D2区域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霞  刘光全  程池 《酿酒》2007,34(1):37-39
利用26SrDNA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保藏的22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和1株威尔酵母(S.willianus)进行了复核鉴定,通过序列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后,结果显示:21株菌株与原名称一致,与酿酒酵母CBS1171T序列相似性在99.0%以上;CICC1313原定名为威尔酵母,此次鉴定结果为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CBS1171T序列相似性为99.8%;CICC1859与异常毕赤酵母(Pichiaanomala)CBS5759T相似性为100%,鉴定为异常毕赤酵母.进一步对酿酒酵母与酵母属内其他种之间的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酵母属内各菌种模式株的26SrDNAD1/D2区系统发育树,发现酿酒酵母与属内其他菌种间差异均大于1%,表明26SrDNAD1/D2区域序列分析方法能够应用于酿酒酵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树莓酒自然发酵过程中分离和鉴定酵母菌,目的是筛选适宜树莓酒发酵特点的专用酵母菌株。方法: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与和26S r DNA D1/D2区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树莓酒自然发酵的不同时期分离纯化酵母菌,结合菌落和细胞显微形态特征进行区分,随机选择代表菌株进行26S r DNA D1/D2区序列分析。结果:从树莓酒自然发酵过程中共分离出323株酵母菌,形态学初步鉴定为12类,分子鉴定为分属于5个属的7种酵母菌,分别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覆膜孢酵母属亚种(Saccharomycopsis crataegensis)、叉开假丝酵母(Candida diversa)、东方拟无枝酸菌(Candida sorboxylosa)和假丝酵母属亚种(Candida stellimalicola)。结论:传统的微生物培养形态区分与分子鉴定技术结合,对筛选树莓酒自然发酵过程中的酵母菌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8.
烟台干红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WL培养基对分离自烟台葡萄果皮和干红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117株酵母菌进行归类,采用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共得到6属8种。并对发酵过程不同时期的酵母种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类持续减少。  相似文献   

9.
新疆伊犁牧区发酵乳制品中酵母菌的分离和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护新疆民族传统工艺制作的奶酪中经几千年驯化的优良酵母菌株,从新疆伊犁牧区少数民族家中采集样品20份,分离得到33株酵母菌,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利用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和多样性分析。共鉴定出4属5种,其中唐布拉牧区和那拉提牧区的优势菌株为发酵毕赤氏酵母(Pichia fermentans),托里县和布尔津县采集的样品中的优势菌种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奶酪样品中的共同菌株。  相似文献   

10.
从新疆塔城地区哈萨克族不同牧场家庭中自然发酵牛乳采集18份样品,从中分离筛选得到47株酵母菌,并进行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2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47株菌中包括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18株,阿萨希丝孢酵母菌(Trichosporon asahii)10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7株,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coremiiforme)4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4株,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2株,发酵毕赤酵母(Pichia fermentans)1株,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1株。鉴定结果对进一步认识并利用哈萨克族传统发酵酸奶中酵母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曲中酵母菌的分离及其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军  罗惠波  崔德宝  李浩 《酿酒》2008,35(3):95-97
本试验对大曲中酵母菌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8株酵母菌。从形态学和生化鉴定两方面对其进行属的鉴定。将其归入4个属,分别是汉逊酵母属、假丝酵母属、酒香酵母属和德克酵母属。  相似文献   

12.
范佳  武伟伟  李艳 《酿酒科技》2014,(11):14-17
利用26S r DNA D1/D2区序列分析法鉴定了内蒙古牧区传统开菲尔发酵液中的酵母菌,为筛选可发酵特色乳酒的酵母菌奠定基础。对所分离纯化得的酵母菌进行菌落特征和细胞显微形态区分,在形态鉴定基础上,选择代表菌进行26S r DNA D1/D2区序列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到36株酵母菌,形态聚类为5类,经DNA提取、26S r DNA D1/D2区PCR扩增、酶切、基因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对,鉴定为5种分子类型的酵母菌,分别为胶红酵母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诞沫假丝酵母菌(Candida zeylanoides)、发酵毕赤酵母菌(Pichia fermentans)、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有孢圆酵母菌(Torulaspora delbrueckii)。传统开菲尔发酵液中分离到的酿酒酵母,具有可发酵特色乳酒的潜质。  相似文献   

13.
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同源性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酵母分子鉴定方法。D1/D2区域序列的扩增需要酵母染色体DNA作为模板,目前常用的酵母染色体DNA提取方法繁琐耗时且难以进行批量操作,限制了酵母分子鉴定的规模化。研究中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批量酵母染色体DNA提取方法,整个提取过程仅耗时20min,从而使得酵母大规模快速分子鉴定成为可能。用该方法制备的染色体DNA不需要任何后续处理即可作为模板用于扩增酵母的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获得了良好的扩增结果以及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  相似文献   

14.
李艳  董振玲  牟德华 《食品科学》2014,35(5):144-149
目的:分离和鉴定羊羔美酒大曲中的酵母菌,探寻酵母菌群多样性组成,为深入研究羊羔美酒的风味特征奠定基础。方法:对羊羔美酒大曲实施多点采样、混合研磨、无菌水梯度稀释、平板画线分离、挑取酵母菌单菌落。酵母菌的形态鉴定采取菌落特征和显微细胞特征结合的方法,分子鉴定采用5.8S rDNA-ITS区域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及序列分析法。结果:从羊羔美酒大曲中共分离出474 株酵母菌,传统形态学鉴定为14 种形态类型,经5.8S rDNA-ITS区域RFLP分析法区分为6 种分子类型。经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分属于6 个属的6 种酵母菌,分别为: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酿酒酵母(Saccharomyce cerevisia)、阿氏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asahii)、黏质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浅白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albidus)、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结论:羊羔美酒大曲中酵母菌多样性丰富,除酿酒酵母外,还含有多种酵母菌辅助代谢产生各种风味物质,其中酿酒酵母为主要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5.
从西藏地区采集11份曲拉样品,从中分离出36株酵母菌.利用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鉴定,可以将其分为8个属9个种.Debaryomyces hansenii是曲拉中的优势菌,其中Debaryomyces hansenii-Torulaspora delbrueckii和Debaryomyces hansenii-Candida zeylanoides是曲拉中酵母菌优势组合.曲拉中的酵母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差异性很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平板分离与纯化、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阿勒泰、伊犁、喀什、阿克苏及和田6 个地区民间传统馕面团发酵酵母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227 株酵母菌,它们隶属于10 个属14 个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accharomyces servazzii、Pichia fermentans、Pichia membranifacies、Pichia kudriavzevii、Pichia anomala、Candida humilis、Hanseniaspora uvarum、Torulasporadelbrueckii、Wickerhamomyces anomalus、Cladosporium ramotenellum、Cryptococcus albidus、Kodamaea ohmeri、Issatchenkia orientalis;其中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优势种,占总分离株的55.51%(126 株),在系统发育树上形成2 个大分枝4 个小分枝,A1-1分枝由115 株菌株构成,是馕面团发酵的优势品系菌群。研究结果阐明了新疆民间传统馕面团中酵母菌的多样性,为开发利用传统馕面团的酵母菌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3种培养基和3种分离方法,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发生葡萄酒病害的5款酒样中分离获得23株酵母菌株。经形态学鉴定,初步将所分离的酵母菌归为4种培养类型;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种培养类型的酵母分属于3个属3个种,分别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和乳酪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friedmanni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