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采用新的方法制备超疏水棉织物,突破了传统使用额外纳米粒子构造粗糙表面结构制备超疏水纺织品的局限性。首先采用有机硅树脂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疏水性薄膜,然后借助硅树脂的黏附性将十八胺牢固地固着在织物表面,以此达到构造粗糙表面结构和降低织物表面能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整理后的棉织物与水的接触角高达154.4°±0.6°,经、纬向强力分别下降了6.2%和8.3%,而白度增加了1.3%。棉织物表面经过30次机械摩擦后,其接触角为151.5°±0.4°。最后对改性前后棉织物的表面形貌和超疏水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4.
张渡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31(6):705-709
通过等离子体连续处理仪对疏水性材料表面进行表面改性而提高了其润湿性。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的影响;通过测定样品表面的接触角等性能评价了其表面亲水性的变化。经过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聚四氟乙烯的接触角有了显著下降;聚乙烯电池隔膜的吸碱率为自身重量的3.5倍,爬高率初始3 min接近100 mm;硅橡胶的接触角由105°下降到30°;聚酯的接触角由98°到15°。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丙烯酸接枝,评价了时效性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真空紫外辐射对表面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疏水性材料表面的润湿性得到了明显改善,该技术与设备在工业应用方面非常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疏水缔合羟乙基纤维素的合成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羟乙基纤维素(HEC)与溴代十二烷(简称BD)的大分子反应制得疏水缔合羟乙基纤维素(简称BD-HAHEC),系统研究了合成工艺参数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活化剂浓度、HEC浓度及疏水单体用量对其增粘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改性工艺参数,获得了具有较高增粘性的BD-HAHEC;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和Brookfield转子粘度仪对产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异丙醇铝为前驱体,引入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DS)制备疏水性Al2O3薄膜,并研究了DDS的加入量对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IR)、表面接触角、热重分析(TG-DTG)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测试方法对样品的化学结构、润湿性、热稳定性及表面形貌等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DDS的最佳加入量为体积分数5%时,Al2O3薄膜表面的疏水基团—CH3丰富,其接触角为118°,疏水性良好;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薄膜中的疏水基—CH3逐渐减少,薄膜的疏水性能降低,实验确定的最佳烧结温度为200℃;薄膜表面具有细微的粗糙度. 相似文献
7.
8.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和常压干燥法实现了二氧化硅(SiO_2)气凝胶的制备;并将SiO_2气凝胶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混合应用到棉织物上,制备了超疏水功能棉织物。分别探讨了制备SiO_2气凝胶和超疏水棉织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草酸与MTMS摩尔配合比为1.6×10-4∶1,凝胶化温度为40℃,老化温度为40℃条件下,制备的SiO_2气凝胶具有连续多孔微观粗糙结构,密度为106.4kg/m3,孔隙率达到95.16%。在SiO_2气凝胶用量为4%(wt,质量分数),PDMS用量为4%(wt,质量分数)条件下,整理后棉织物的接触角为156.4°,实现了超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2,2,3,3,4,4,5,5-八氟-1,6-己二醇(OFHD)作为有机氟单体,通过共聚反应制备了不同氟含量的有机氟共聚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FPETs)。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测试发现氟改性未对聚酯的热性能造成影响。随着OFHD添加量的增加,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的FPET膜表面氟含量从0增加到1.22%时,相应的水静态接触角从76.56°增加到116.23°,原子力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较为明显的微纳米粗糙结构。 相似文献
11.
12.
13.
聚酰亚胺作为功能材料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因为聚酰亚胺具有吸水性,使其介电性能显著下降,限制了其在微电子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聚酰亚胺的吸水性主要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形态结构有关,化学结构为水分子提供了吸附位点,形态结构则影响水分子的渗透与扩散作用。本文结合聚酰亚胺的吸水机理,着重介绍了聚酰亚胺的疏水改性方法,采用柔性结构、含氟结构、含硅结构、表面镀层等多种方法并用的措施对聚酰亚胺进行疏水改性,聚酰亚胺的疏水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并在最后对疏水性聚酰亚胺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15.
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为改性剂,对氧化石墨烯(GO)改性制得疏水氧化石墨烯(m-GO),并以此作为增强填料,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和氨酯-丙烯酸酯(UA)为基础,在聚碳酸酯(PC)表面制备了透明抗划伤涂层。研究了改性疏水GO对涂层抗划伤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可以显著提高涂层在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的抗划伤性能。与纯涂层相比,当m-GO的质量分数为0.1%时,涂层铅笔硬度增加3个等级达到2H,纳米压痕模量提高14%、硬度提高5%,摩擦系数降低15%。当m-GO的质量分数不超过0.1%时,涂层的可见光透过率在81%以上,雾度值在1.6%以下,涂层保持了良好的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6.
机械结构动力学模型的模糊优化修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机械结构动力学模型,一般采用经典的数学方法,利用分析模型和实验模型满足特定方程,求出一个明确的修正解,由于结构系统分析的模糊性,实验测试数据和待修正元素选择的模糊性,本文提出了模型的模糊优化修正方法,可求得较传统方法更为合理的数学解。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棉复合导电织物,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过硫酸铵与苯胺的物质的量比为0.8,苯胺浓度为0.45 mol/L,盐酸浓度为0.5 mol/L,氧化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0~5℃时,棉织物电阻降至最小值1.281 kΩ·cm,织物增重率为17.91%,棉织物的导电性能有一定的提高。此外,在优化后的原位聚合工艺的基础上,探讨了电子束辐照方式对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辐照方式可改善导电性能,织物电阻率下降了59.48%,而预辐照方式反而使织物导电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紧度的纯棉织物为基材,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进行金属化处理,制备出表面覆有不同材料(Cu、Al、Ag)的金属化织物。建立正交实验,系统研究了织物紧度、沉积时间、镀层金属种类对织物防红外辐射性能的影响。借助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溅射前后织物表面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紫外光分光光度仪和红外照相机对织物防红外效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金属种类是影响红外反射率的主要因素(透过率强度对比:CuAlAg),其中紧度83%、沉积时间60min的镀铜织物防红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高压遮断模块是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335MW机组调节保安系统的关键部件,本文分析了高压遮断模块改造前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335MW机组高压遮断模块优化改造过程。实践证明,设备改造后有效避免了因高压遮断模块缺陷导致机组非停,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差示扫描量热(DSC)实验研究了聚酯切片在不同的结晶温度等温结晶样品的升温熔融行为。发现结晶温度升高,结晶熔融温度升高,切片的抗粘结温度升高;固相缩聚过程是结晶与反应同时发生的过程,反应时间延长,结晶层分布变窄,结晶熔融温度升高,且逐渐与升温熔融峰重合在一起;多段升温反应的方式,可逐步提高熔融粘结温度,避免粘结,提高反应速度。利用这种优化的反应方式,可缩短反应时间,特别适用于固相缩聚法生产高分子量(η1.0dL/g)聚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