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暮春时节,蜀道苦旅.子规声里雨如烟。一年之前山崩地裂的湮灭与杀戮.如此残酷清晰地迫近着我们:万山丛中.岷江映秀,那场万劫不复的横逆之痛,依旧让我们感同身受;一年之间.流离者是否已安居,幼孤者是否已有爱.身伤者是否已复愈,求知者是否已获教.失亲者是否已得安宁?无论亲睹国殇悲情的映秀之秀.或是过眼之间清风雅雨中的江城暮色;无论寻访青衣江畔的汉风精粹.或是踏勘芦山古道的伶仃遗构.都将注定这是一段与我们在过去三年间的任何一次都迥然相异的行程。 相似文献
4.
5.
6.
7.
8.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陕西略阳造成重大伤亡和巨大损失,略阳县政府结合灾后实际情况制定了略阳县灾后重建项目规划方案,已由汉中市被府审批通过。
为适应略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需要,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根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要求,略阳县政府组织编制了此次《5.12地震灾后略阳县城及新区恢复重建规划》。在本次规划内容中细化了恢复期的内容,并结合现状和需求与远期规划相结合。与此同时补充、完善了防灾体系规划。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2日对于汉旺、绵竹、四川、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黑色的日子,强烈的地震留下了满目疮痍的大地。国家大型允业东方汽轮机厂的所在地汉旺镇也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痛定思痛,为了让后世记住这一历史时刻,也为了让此次灾难提供抗震研究的刮证,特建议建立汉旺地震遗址保护地。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汶川地震震后对理县房屋现场安全性评估调查,对地震中的房屋典型震害按不同结构体系进行了总结分析。根据理县房屋震害特点,为今后山区房屋建设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13.
对"5·12"特大地震灾害国内外地震救援人员的防护装备进行介绍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救援人员防护装备的种类和配备标准.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1976年唐山地震遗址的保护和对市民人文层面的关怀,唐山市政府作为主导推动力量,组织了关于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概念设计的国际竞赛活动,评选出优胜方案并付诸实施.对其规划建设进行了探讨总结,同时希望为汶川灾后恢复重建中地对震遗址的保护带来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回望生命的光辉——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及震灾纪念地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一时间进入北川县城开展"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及震灾纪念地规划研究"的工作情况,并特别就北川地震遗址的重要价值分析、定位研究、规划原则和功能区划、以及保护与展示的主要构思做了扼要的阐述。强调应重点保护好救灾纪念地、典型地表灾害遗迹和典型建筑结构灾害遗迹,将县城范围作为地震遗址保护区加以整体保护,并围绕北川中学遗址规划抗震救灾纪念区。规划应将对生命的纪念作为主题,让所有人面对这座废墟时,感受到的不只是对死亡的无奈,更是生命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20.
尽管汶川大地震发生已经过去将近一年,大众似乎也已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轨道上,但这次地震带给人心灵的震撼与恐慌是无法在短暂的时光中消失的。作者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除了心系灾区,更加迫切的愿望是对地震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的原因有所洞察,从而给相关人员有所启发。比如,对于边远农村的自建住房政府应采取怎样的干预措施?城市工业与民用建筑从规划选址,再到方案及施工设计应采取哪些合理方法、哪些结构方案应严格限制在地震区采用等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