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田文杰 《硅谷》2013,(8):110-111
通过结合曙采油二区的生产条件,对游梁式抽油机减速箱各种故障进行归类研究,分析其成因,并提出本区的应对方案,以及以后在游粱式抽油机以后的使用中需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出现的摩擦换向抽油机在结构和机理上及其他方面与游梁式抽油机特点都有较大区别,游梁式抽油机为传统结构抽油机,在油田广泛应用。文章分析讨论了摩擦换向抽油机和游梁式抽油机各自的特点。通过对摩擦换向抽油机和游梁式抽油机,在聚驱油田现场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并对两种抽油机的效果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现有抽油机减速箱轴端密封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机械密封替代原有的轴端密封,说明如何改进机械密封的设计来完成这种替代。  相似文献   

4.
游梁式抽油机在将电能转换为上下往复直线运动拉动深井泵抽油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漏电危险、旋转运动碰伤危险和机械伤害危险等;在维修作业过程中存在着机械伤害危险、触电危险、高空坠落危险、高空落物危险和皮带挤手危险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博览》2014,(9):400-400
游梁式抽油机的平衡方式是通过调整平衡块来消减抽油机上下冲程的负载差异,抽油机平衡状况直接影响抽油机四连杆机构、减速箱和电机的效率与寿命,对抽油机的工作状况亦影响很大。目前油田广泛应用电流法调整平衡,当电流平衡比在85%-100%之间为平衡,但通过现场测试,电流平衡井耗电并非最低,而且现场平衡调整只能定性调整操作。为此开展抽油机平衡调整技术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确定抽油机最佳节能范围,编制平衡调整程序,定量实施现场平衡调整,提高游梁式抽油机平衡调整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系统效率,降低举升单耗。  相似文献   

6.
减速箱是抽油机运转的关键的部位,工作时承受较大的扭矩和转速。减速箱的润滑尤其重要,如果润滑不良,即可能发生轴承烧毁、齿轮磨损等故障,是减速箱损坏的主要原因。本文时抽油机减速箱放油丝堵的防盗改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抽油机技术发展较快,先后研究开发了多种新型抽油机,综合性能都有很大提高。本文根据各种类型新型抽油机的原理、出现、使用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抽油机新的分类方法,并对世界各地各种新型抽油机及主要生产抽油机概况与水平作了介绍。指出抽油机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一大型化、节能化、自动化、智能化、精确平衡、高适应性、长冲程无游梁。最后联系实际针对目前国内的抽油机发展提出了最有效的几种抽油机型。  相似文献   

8.
游梁式抽油机的平衡方式是通过调整平衡块来消减抽油机上下冲程的负载差异,抽油机平衡状况直接影响抽油机四连杆机构、减速箱和电机的效率与寿命,对抽油机的工作状况亦影响很大。目前油田广泛应用电流法调整平衡,当电流平衡比在85%-100%之间为平衡,但通过现场测试,电流平衡井耗电并非最低,而且现场平衡调整只能定性调整操作。为此开展抽油机平衡调整技术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确定抽油机最佳节能范围,编制平衡调整程序,定量实施现场平衡调整,提高游梁式抽油机平衡调整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系统效率,降低举升单耗。  相似文献   

9.
游粱式抽油机的平衡方式是通过调整平衡块来消减抽油机上下冲程的负载差异,抽油机平衡状况直接影响抽油机四连杆机构、减速箱和电机的效率与寿命,对抽油机的工作状况亦影响很大。目前油田广泛应用电流法调整平衡,当电流平衡比在85%-100%之间为平衡,但通过现场测试,电流平衡井耗电并非最低,而且现场平衡调整只能定性调整操作。为此开展抽油机平衡调整技术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确定抽油机最佳节能范围,编制平衡调整程序,定量实施现场平衡调整,提高游梁式抽油机平衡调整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系统效率,降低举升单耗。  相似文献   

10.
游梁式抽油机故障及解决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游梁式抽油机在制造技术这方面也有了许多新的发展,作为井下抽油泵之地面动力设备,12型、10型和8型游梁式抽油机都采用了驴头转角的自让位新结构,使得现场维修操作得到很好地简化.十分方便。本文通过对游梁式抽油机经常出现的一些故障进行粗浅的分析,进而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When image plane construction is impossible, accuracy of field strength measurements is greatly reduced by the presence of connecting cables and apparatus. This problem may be circumvented by telemetering the field information to a distant control st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ystem designed to measure relative electric field strengths at 26 MHz. The sensing probe employs a voltage comparison technique, and a telemeter whose output drops to a sharp null when a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is present at the probe. If calibration is desired, the specific field may be measured, or deduced through probe circuit analysis. The system gives better than 0.1 dB accuracy if care is taken in positioning the probe. If a large scattering field obstacle is at least 10 meters from the probe, errors in relative field measurements will be less than 1 percent du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probe. Various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decrease the effects of some sources of inaccuracy. The probe system may be applied in almost any medium, providing that temperature excursions are not too drastic.  相似文献   

12.
采用深孔分段爆破法 ,对地质条件较差、高度适中的竖井导井 ,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设计了一种应变、位移精密测量系统,该系统该系统最大可能的兼容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各种应变位移类检测传感器,使得位移与应变各参数检测能够高效的相互转换。对微小应变的整个检测过程实现数控化,检测结果计算与输出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本所的扭矩扳子检定仪,结合JJG707-2003《扭矩扳子检定规程》的要求,对扭矩扳子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5.
16.
雷管输出威力的动态测量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对几种常见的测定雷管输出威力的动态方法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指出了这些方法进一步发展应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应重点进行动态测试研究等看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金相检查、SEM分析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等方法对材料为42CrMo的开裂大型齿轮箱输出轴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残余拉应力和位于中心的严重的冶金缺陷是输出轴失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检定工作实际经验,提出了对扭矩扳子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国峰  杜郧隆 《爆破》2007,24(2):32-35
详细介绍了燕山水库电站反导井爆破开挖所采用的施工方案选择,钻爆设计及施工工艺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切实可行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Experiments to visualise the detailed microstructure of highly heterogeneous plastic-bonded explosives have utilised high-resolution moiré interferometry to measure localised deformations under quasi-static loading.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has proved valuab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finite element material models, and offers the potential to isolate and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particular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like binder layer thickness, or explosive crystal size) on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New insight into failure processe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ageing effects have been obtained. The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modelling have broad applicability to microstructural studies of a variety of composi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