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研究以来自辽宁朝阳、山东临沂、黑龙江哈尔滨、陕西延川的黑豆(HD1、HD2、HD3、HD4)为原料,采用直接干燥法、灼烧法、凯氏定氮法等多种营养成分测定方法,结合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和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分析了不同黑豆样品的水分、灰分、总蛋白、粗脂肪、还原糖、粗纤维、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及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四种黑豆原料的营养组成类似,总蛋白含量最高,还原糖含量最低,单一营养素含量差异明显,HD4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HD2粗脂肪含量最高,分别适合蛋白类及油脂类产品的开发;四种黑豆均检测出16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7%~38%,蛋氨酸和苏氨酸是四种黑豆原料中的限制性氨基酸,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需要通过营养强化或原料搭配保证产品的营养品质;四种黑豆均检测出5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62%~87.1%,花青素含量为2.14%~2.26%,适于作为功能食品原料进行开发。研究结果将为黑豆加工、功能成分的提取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肉中脂肪含量新定义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穆 《肉类工业》1999,(5):37-38
肉是由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氮浸出物、矿物质、色素和维生素等组成的.脂肪含量是指肉中的脂肪占其他成分总和的百分比,这是脂肪含量的传统定义.由于肉中水分含量大,在70%~80%,且不稳定,对脂肪的含量的影响较大.这里采取一种新的定义方法,让其脂肪含量不受水分的影响,即向中脂肪占有肉中除去水分后那一部分的百分比(即肉中脂肪占肉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氮浸出物、矿物质、色素和维生素总和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大豆按种皮色分有:黄豆、青豆、褐豆、黑豆、双色豆五种。其中黑豆营养价值较高,蛋白质含量居其它豆类之首,而且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大豆延皂甙,含有铁、铜、钙等各种微量元素,含有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脂肪酸。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黑豆具有抗衰老功效。 黑豆虽有上述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弱点,与黄豆相比,其一、黑豆产量较低。其二、黑豆种皮厚,外层又有腊质,富含苦味素,苦涩味浓重,适口性不佳。其三、黑豆中蛋白质酶抑制剂含量较高,难以消化吸收。其四、民间采用黑豆煮红枣、炒黑豆、煮黑豆等方法加…  相似文献   

4.
兔肉鲜嫩味美,营养十分丰富,所含脂肪和胆固醇很低.兔饲养历史悠久是具有广阔前景的致富项目之一.当今各种优良兔品种应运而生,发展十分迅速.兔肉含蛋白质高于牛肉、猪肉和羊肉,脂肪含量少,胆固醇含量低于多数其他肉类,兔肉中还会有较多的糖类维生素、卵磷脂、钙、磷、铁、钾等微量元素,而且人体摄取后容易吸收,吸收率高达85%左右,有利于人体皮肤黏膜代谢,尤其适合冠心病、高血脂患者食用.  相似文献   

5.
鸭肉含水分约50—60%,蛋白质18%、脂肪约30—50%,同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B族维生素等,在蛋白质组成中,氨基酸含量甚为丰富,必需氨基酸较为齐全。其脂肪熔点为34—38℃,易于消化与吸收,尤其热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黑豆豆腐作为脂肪替代品应用于肉丸的生产中,通过测定肉糜蒸煮损失及乳化稳定性、肉丸感官评价、基本成分、电子鼻、质构、色泽、出品率、pH、微观结构等指标,研究黑豆豆腐添加量(0、4%、8%、12%、16%、20%)对肉丸品质特性的影响,从而为低脂黑豆豆腐肉丸产品的开发提供可行性建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肉糜的蒸煮损失率、水分损失率、脂肪损失率随着黑豆豆腐添加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当黑豆豆腐添加量为12%时,肉丸感官评分最高,整体可接受性最好。随着黑豆豆腐添加量的增加,肉丸的脂肪含量逐渐降低,蛋白质、水分、灰分含量增加;肉丸硬度、咀嚼性逐渐增大,弹性、胶黏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L*值、a*值逐渐减小,b*值增加,出品率和pH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黑豆豆腐添加量为12%时,肉丸出品率最高,pH最大。电子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黑豆豆腐添加量的肉丸样品间气味存在明显差异。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加入黑豆豆腐能明显提高肉丸内部结构的均匀性,改善整体品质。因此,12%的黑豆豆腐添加量制作的肉丸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7.
以黑豆为原料探究利用家庭豆芽机培养黑豆芽的萌发条件及其对黑豆芽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以浸泡时间、浸泡温度、浸泡溶液H2O2质量分数及萌发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异黄酮含量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及权重分析法确立了黑豆芽萌发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随萌发时间的延长,黑豆中总糖、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异黄酮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黑豆萌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25℃、质量分数为0.2%的H2O2溶液中浸泡1.5 h后置于豆芽机中萌发24 h。在此条件下,黑豆中总糖、蛋白质、异黄酮含量相对较高,分别是62.79、490.31、3.04 mg/g。  相似文献   

8.
霉菌型黑豆豆豉的主要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黑豆为原料,研究自然发酵豆豉与纯种发酵豆豉的主要成分及抗氧化活性。黑豆经过发酵成豆豉后,主要成分的含量发生了变化,其蛋白质含量减少1.9%~4.2%、还原糖含量减少1.5%~2.1%,酸度增加1.0%~1.3%、多肽含量增加1.5%~1.6%、脂肪增加6.2%~7.5%、类黑精含量增加1.7%~2.0%。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二苯代苦味基肼自由基(DPPH.)法、水杨酸法和Fe3+还原能力三种方法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黑豆经过发酵后,抗氧化活性增强,自然发酵豆豉的抗氧化效果优于黑豆,而纯种发酵豆豉抗氧化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提起黑豆,很多人会把它和喂马的饲料联系到一起。随着时代的变迁,过去用于喂牲畜的饲料,为什么能堂皇而之走入百姓家餐桌?人们看中的正是黑豆的营养价值。黑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大量的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改变和时尚健康理念的增加,黑豆的营养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加,  相似文献   

10.
汪洪涛  陈成  余芳  陈宝宏 《食品与机械》2015,31(1):30-32,163
研究青豆、黑豆和黄豆发芽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为发芽大豆食品生产和加工提供试验依据。采用一定的温度与湿度对大豆发芽条件进行控制,定期抽样测定发芽大豆中的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Vc和异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发芽1d后相比,发芽7d后青豆、黄豆、黑豆中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发芽1d后增加了24.03%,24.28%,22.88%,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29.06%,127.17%,125.73%,VC的含量分别增加了831.37%,663.97%,807.07%,粗脂肪的含量分别减少了37.28%,35.68.28%,36.69%。3种大豆都在发芽4d后异黄酮的含量达到最大值,其中黑豆中异黄酮的含量最高为0.5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