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自制多元羧酸整理剂(PCFA)为抗皱整理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棉织物的抗皱整理工艺,考察了PCFA质量浓度、催化剂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棉织物相关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整理工艺条件:PCFA质量浓度120 g/L,催化剂质量浓度40 g/L,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6 min,经抗皱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54°,白度80.4,强降率为39.28%.  相似文献   

2.
金银花中绿原酸的质量分数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红英  彭励 《宁夏工程技术》2005,4(2):130-131,135
针对宁夏金银花引种地实验检测条件较落后的状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金银花中绿原酸质量分数进行分析.以φ=95%的乙醇做提取剂,蒸馏提取绿原酸;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330nm处进行测定,与中国药典规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无显著差异.实验表明:宁夏固原原州区金银花中绿原酸平均含w=5.10%,宁夏贺兰山东麓金银花中绿原酸平均含w=4.77%,均高于国家药典规定药用金银花绿原酸最低质量分数,表明宁夏引种区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金银花;且紫外分光光度法方便、快速及设备简单,非常适用于检测手段相对较差的宁夏引种区金银花产品的质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针对棉织物抗皱性能差的缺点,采用壳聚糖对棉织物进行后整理以提高其抗皱性能。通过改变壳聚糖用量、焙烘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棉织物进行二浸二轧整理。经正交试验得到抗皱整理的工艺条件为:壳聚糖(CS)质量分数为0.10%(o.w.f);柠檬酸(CA)质量分数为9%;磷酸氢二钠(DAP)与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1;三乙醇胺(TEA)质量分数为4%;渗透剂JFC 2 mL/L;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2.5 min。经壳聚糖整理后的棉织物抗皱性能明显提高,且整理后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较好的耐洗涤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马来酸/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聚羧酸MAA—1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研究了整理液的pH值、聚羧酸MAA—1的浓度、催化剂浓度、焙烘条件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聚羧酸MAA—1用于棉织物免烫整理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聚羧酸MAA—1整理的棉织物其褶皱回复角为273°,DP等级为4.2,断裂强力保留率为62.3%。  相似文献   

5.
研究纳米石墨烯整理棉织物的电热性能。采用聚(4-苯乙烯磺酸钠)作为聚阴离子和壳聚糖为聚阳离子。将石墨烯纳米片均匀掺杂在壳聚糖溶液中,通过静电吸附层层自组装技术对棉织物进行涂层整理并研究其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分析石墨烯纳米片和用于改性棉织物的表观形态;并应用相关仪器对其电热性能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随整理棉织物涂覆石墨烯质量分数的增加,导电性逐渐增强,施加一定电压,稳态最大温度逐渐增大。当石墨烯质量分数为7.2%时,外施电压7V,通电8min,整理棉织物(PCSG10)稳态最大温度可达~134°C。认为:整理后的织物可制作加热保温服装。  相似文献   

6.
将黄芩、五倍子、金银花、蒲公英4种提取物作为抗菌剂,用后整理的方法对纯棉漂白布进行抗菌整理;以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代表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作为测试菌种,通过改良AATCC法测定了抗菌整理后棉织物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整理后的纯棉漂白布对革兰氏阴、阳性菌均具有抗菌效果,随着抗菌剂浓度的增大,抗菌效果增强,但抗菌效果的增强与抗菌剂浓度的增加并不是正比例的关系.当抗菌棉布试验样品加入8片时,抗菌率均可达100%.抗菌剂对大肠杆菌的抗菌顺序为黄芩>五倍子>金银花>蒲公英;抗菌剂对枯草杆菌抗菌顺序为五倍子>黄芩>金银花>蒲公英.  相似文献   

7.
选用经硅烷偶联剂KH550和KH560改性后的Si3N4纳米粉体对棉织物进行抗紫外线整理,通过测定棉织物整理前、后的紫外线反射率和染色棉织物K/S值确定最佳整理方法,并用TEM和热重分析表征了整理后棉纤维结构与性能,测试了棉织物的白度、硬挺度和拉伸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纳米Si3N4+壳聚糖整理棉织物,不仅能增强抗紫外线性能,而且能提高活性染料对棉织物的上染性能;经纳米Si3N4+壳聚糖整理后,棉纤维热分解率明显降低,热分解起始温度下降,且织物变得硬挺,白度降低,断裂强力下降而断裂伸长率增大.  相似文献   

8.
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的HPLC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一种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具体方法为:采用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CH3CN-0.3%H3PO4的溶液(10∶90,V/V)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绿原酸和金银花中其它成分能获得良好的分离,绿原酸在0.0256~0.0896 mg.mL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7.58%。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适于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聚马来酸PMA和柠檬酸CA组成的混合多元酸MPAC对棉织物的抗皱整理工艺。基于正交实验法的应用,讨论棉织物抗皱整理过程中,混合多元酸MPAC用量、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和时间,以及添加剂PEG-400用量、聚马来酸PMA与柠檬酸CA的质量比对折皱回复角、织物断裂强力及白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合多元酸MPAC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整理效果可以达到丁烷四羧酸的相当水平,而且整理织物的白度较好,适合漂白棉织物的抗皱整理,加工成本也更加低廉。  相似文献   

10.
研究纳米石墨烯整理涤棉织物的防静电性能。采用纳米石墨烯(G)作为防静电剂,水溶性聚氨酯(PU)为黏合助剂,通过轧-烘-焙方法对涤棉织物进行涂层整理并研究相关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分析改性棉织物的表观形态和结构;采用表面电阻率作为衡量防静电的参数,并对其机械性能、透气性和耐水洗等服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纳米石墨烯质量分数的增加,整理织物导电性能提高。当石墨烯添加量为0.5%(质量分数)时,其表面电阻率为3.98×10~(-4)Ω·m,具有优异的防静电性能。纳米石墨烯整理织物可应用于特殊行业静电防护服装和精密仪器静电防护套等。  相似文献   

11.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待开的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目前做针剂使用的提取方法主要为水提法,含量测定主要控制金银花中绿原酸,但是金银花中还含有另一有效成分为木犀草苷。为了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成分,探索金银花提取最适条件,确立较佳的提取工艺,以金银花木犀草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等方法对金银花木犀草苷提取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废弃羽毛进行回收利用,提取羽毛蛋白作为改性剂对棉织物进行改性,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改性前后的棉织物进行了表征。利用萘醌型天然染料对改性后的棉织物进行染色,对羽毛蛋白质量分数、交联剂质量浓度、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几个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到优化工艺:羽毛蛋白质量分数0.4%,交联剂质量浓度20g/L,改性温度70℃,改性时间60min。蛋白改性后,萘醌型天然染料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明显提升,上染率从19%提升到46%,染品表观色深从1.24提高到4.86,色牢度提升了2~3级。  相似文献   

13.
利用柠檬酸对棉织物进行羧基化改性,与氨基酸衍生物结合,制备出氨基酸可吸附材料。通过红外谱图考察了棉织物氨基酸可吸附机理,对处理后棉织物的吸湿率、白度和断裂强力等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棉织物相比,改性后的棉织物通过离子键可吸附丝胶中的氨基酸,吸湿率有较大提高,但白度与断裂强力有所下降。改性最佳工艺条件:柠檬酸质量分数为10.5%,次磷酸钠质量分数为9.3%。吸附工艺条件:NaHCO3溶液质量分数为3%,反应时间为10min;丝胶溶液质量分数为7%,反应时间为30min。  相似文献   

14.
棉织物的紫外透过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纤维制品的紫外透过性能进行测试,比较了棉织物和其它纤维织物之间以及不同组织结构、不同前处理的棉织物之间紫外透过性能的差异.结果显示:相对于蚕丝和涤纶,棉纤维在紫外波段无明显吸收,紫外透过量较高;不同组织结构和不同前处理的棉织物的紫外透过性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对抗紫外整理效果有重要影响:针织物和密度较低的梭织物因开孔率高,不仅紫外透过率高,而且抗紫外整理效果也差;经过增白处理的织物其紫外透过特性会发生变化,变化的趋势取决于增白剂的种类和结构;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和其他着色物质的存在通常能大幅度降低棉的紫外透过率,因此,染色棉织物尤其是染深色的棉织物不是抗紫外整理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5.
以亚磷酸和乙二醇为反应原料合成了一种羟基磷酸酯型低聚物阻燃剂.该阻燃剂与交联剂丁烷四羧酸和催化剂次亚磷酸钠构成了阻燃整理体系,用于织物整理,得到无甲醛耐久阻燃整理棉织物,合成和应用时不需要特殊的工艺和设备.探讨了阻燃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对整理织物的热解质量分析结果表明,该阻燃剂可大大降低棉织物的热裂解温度,阻燃效果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可满足多领域对纺织品的阻燃要求.得到纯棉织物最佳整理工艺:阻燃剂用量400 g/L,交联剂用量80 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3 min.整理后织物的损毁长度为123 mm,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天然植物绿苋和龙葵提取物的研究分析得知其植物体含有吸收紫外线的成分,并将两种提取物单独以及混合用于棉织物防紫外整理,测试结果表明:棉织物经过热处理以及络合处理后,浸渍在一定温度的植物提取液中,一定时间后取出水洗烘干并对比未处理的试样,整理后的织物UPF值显著提高,紫外透过率降低,混合使用效果更好,并且对织物除了白度以外的其他服用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制超临界CO2无水染色装置,对纯棉织物进行了分散染料染色实验.结果确认,纯棉织物经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和多元羧酸整理后具有较好的染色效果,在24MPa、100℃条件下.耐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达到了4级,上染率达到86%.且具有良好的匀染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年限金银花的外观颜色与其5-羟甲基糠醛、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为金银花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9批金银花中5-羟甲基糠醛和绿原酸的含量,引入色差仪测定不同年限的金银花色度值L*、a*、b*,同时通过SPSS 20.0将金银花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结果与色度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储存年限越长、色泽偏黄棕色的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越少,5-羟甲基糠醛含量越多;5-羟甲基糠醛和明度L*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69 (P<0.05);绿原酸和明度L*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7 (P<0.05).[结论]5-羟甲基糠醛与金银花色泽变化存在相关性,能更好的将外观指标与内在成分联系起来,可作为金银花质量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天然物质金银花提取物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银溶液,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粒径分析优化最佳工艺条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银进行TEM、XRD和FT-IR测试,通过浸渍烘干法将该纳米银负载到棉织物上,测定织物的抗菌性能以及白度.结果表明,制备纳米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gNO3浓度1 mmol/L,反应温度130℃,反...  相似文献   

20.
天然胶乳作为一种性能独特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多功能化应用是其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基于此,本文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轧烘焙工艺,将天然胶乳整理至棉织物表面,为天然胶乳的应用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实验中对天然胶乳的整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天然胶乳的添加量、烘焙温度、烘焙时间等变量进行了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对样品的表面形态和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由于天然胶乳膜的作用,整理后棉织物的力学性能、抗弯性能有所提升,透气性能下降,疏水性能大大提高,织物的整理手感较原棉织物变化不大。整理后棉织物可在60 min内杀死58.14%和85.73%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H7,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