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阐述了边坡变形监测点优化布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认为变形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判断边坡稳定状态及反演岩体参数。从理论上推导了变形监测误差与边坡稳定状态、变形监测误差与岩体反演参数的关系, 由此提出了变形监测点优化布置的相对误差判断及敏感性判断准则, 并介绍了相应的变形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案。以某高边坡为依托工程,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 详细分析了安全系数及变形模量变化下测点各自位移变化规律, 提出了变形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大坝坝顶水平位移监测一般采用固定端点的活动觇牌法或小角度法,但对于长距离大坝却存在视距远、误差大的弊端。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分段式活动觇牌法配合正倒垂组的监测方法,通过缩短观测视线长度,确定视准线设站点的绝对位移,提高了坝顶水平位移监测点的监测精度,并结合实例定性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GNSS监测以点位监测为主,适用于重点监测点监测,通过点位布置也可实现监测线监测,而合成孔径雷达以区域监测为主,适用于重点监测区域的监测预警。为了研究2种监测手段的适用范围、监测特点和关系,分析了其数据获取原理和监测数据特点,对比了同一监测点2种监测手段位移量数据关系和位移变化趋势。结果表明:GNSS监测数据是点位在三维中的矢量位移是真实位移值;合成孔径雷达监测数据是真实位移在雷达方向上的分量较真实位移值偏小;2种监测手段获取的监测数据变化趋势一致,均能反应边坡的实际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新余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保健综合楼的基坑变形监测为例,介绍高精度全站仪(Leica TS30)采用边角联测法进行变形监测,测出各水平位移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用数字水准仪(Leica DNA03)采用二等水准测出各竖向位移监测点的竖向位移变化情况,形成变形监测成果.  相似文献   

5.
龙首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对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海军  马凤山  郭捷  吴志全  张永龙 《煤炭学报》2011,36(10):1635-1641
针对甘肃金川龙首矿露天转地下开采条件下的边坡岩体变形、破坏和稳定性问题,在矿区大范围内建立了地表岩移GPS监测网络。持续5.5 a的监测结果表明:地下开采已经引起地表大范围的岩体移动和变形。矿体上盘地表监测点累积最大水平位移量达853.1 mm,最大三维位移量达951.7 mm;矿体下盘地表监测点累积最大水平位移量达7...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自走铁矿采空区进行地压监测,经过对现场的大量考察和研究,在自走铁矿布置了5个声发射和位移监测点,并分析了五个监测点的声发射数据和位移数据变化特点和规律,并得出相关结论。总结得出一整套的监测方案,为现场施工人员对采空区地压监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能够对地压灾害做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尾矿坝坝体位移是影响尾矿坝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研究坝体位移的发展趋势,根据某尾矿坝坝体竖向位移的监测数据,利用R/S分析法分析其位移发展趋势,进而揭示该发展趋势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尾矿坝各监测点的Hurst指数值介于0.82~0.93之间,均大于1/2,且第4和第5监测点的Hurst指数值达到0.9以上,说明该尾矿坝坝体竖向位移有增强趋势,尤其第4、第5监测点增强趋势最明显,是重点监测的部位;通过研究可以看出R/S分析法在尾矿坝监测预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适应Kalman滤波融合技术的边坡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滑坡体的稳定状态及变形趋势做出更加准确的分析,利用自适应Kalman滤波融合技术,建立了基于位移参数的自适应Kalman滤波融合预测模型,对多个位移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滤波融合处理。以大孤山铁矿废弃排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对该工程球团厂监测区域的4个位移传感器数据进行了滤波融合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点累积位移滤波估计值与实际累积位移监测值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垂直位移偏离值要高于水平位移偏离值。经该方法滤波后,残差随时间由大减小,后期波动性较小,最后趋于收敛,滤波效果稳定。融合曲线中垂直累积位移变化要远大于水平累积位移变化,可看出滑坡变形主要由沉降导致。在2017年8~10月与2017年12月~2018年2月,曲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监测区域受夏季降雨影响处于活跃期以及冬季冰雪冻胀影响的情况相符,可看出降雨对监测区域的影响要大于冰雪冻胀的影响。各监测点的滤波融合曲线与实际累积位移监测曲线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经过自适应卡尔曼滤波融合处理后的累积位移监测曲线能更加准确、真实地反映监测区域的整体变形趋势。研究成果可为后期施工及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厂铁矿边坡变形GPS监测及数据处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结合水厂铁矿边坡变形GPS监测,围绕监测系统配置、监测点布设、监测网的设计以及卫星预测、坐标转换、数据处理等进行论述。并以3个监测点的5次变形监测结果为依据,结合现场情况及监测经验,对监测结果进行简要分析,证明GPS完全能达到矿山变形监测的精度和要求。结果显示水平方向总位移量和位移运动速度最大值均出现在G3点,分别为23.0和8.4mm/月(7月),这与现场状况相吻合。最后概括出GPS相对其它常规仪器在矿山变形监测应用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何刚  罗昊  王耀 《中州煤炭》2018,(9):88-93
利用近景摄影软件PhotoModeler Scanner设计了一套简单的坡面位移观测方法。使用标定后的普通数码相机快速获取坡面位移监测点的多角度图像,图像经过增强处理后导入软件,利用相关功能模块进行处理后,导出各位移监测点的XYZ三分量坐标。在长期多次测量后,得到坡面各监测点的各位移分量曲线。在每次进行摄影测量的同时,利用0.5′高精度全站仪获得各点的三维坐标作为真实值。待坡面位移基本稳定结束观测后,整理数据,以摄影测量值对比真实值计算出均值平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以评估近景摄影法的精度。结果显示,除部分点误差较大外,多数点测值RMSE值在±2.0 mm左右,三分量总RMSE值为±2.8 mm。说明该研究提出的基于PhotoModeler Scanner的近景摄影测量方法满足一般坡面工程的位移监测要求,可运用于坡面安全状态的评定。  相似文献   

11.
在对水平位移观测资料的误差分析中,用误差椭圆替代点位中误差来计算观测的误差量,以便确定是边坡位移还是测量误差。在垂直位移观测中以两次高程的中数值作为观测点的最后高程,并取高程较差的一半作为两次高程观测平均值的中误差。观测结果表明,无论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观测期内均无位移迹象。  相似文献   

12.
巷道顶板多点离层监测仪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巷道开挖破坏了巷道围岩原始平衡状态,巷道围岩体内的原始应力发生二次分布,如果二次应力超过围岩强度极限,巷道围岩将产生失稳破坏。巷道顶板多点离层监测仪可以实时监测记录顶板各位置岩层位移情况,及时掌握巷道围岩动态信息,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和调整支护参数,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和高效开采。巷道顶板多点离层监测仪由机械式深基点位移放大器和深基点位移计组成,本文着重阐述了巷道顶板多点离层监测仪的设计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和此监测仪的科学先进性,并介绍了在神东煤炭集团寸草塔矿地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解决变形监测网多点位移的可发现性问题,并利用工程体先验移动变形信息进行了监测网的模拟计算,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申自立 《地矿测绘》2007,23(3):45-47
采用基线测量方法对深圳市黄贝岭F8断层位移进行了系统的监测,并对断层位移的测量精度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瞬时机械钻速是孔内工况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检测的难点是在复杂工况下精确测量微单位时间内动力头的线性位移.对于长行程动力头钻机,由于动力头行程长,常规位移传感器很难全行程监测动力头微量线性位移.介绍了一种采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测量动力头线性位移的新方法,通过测量角位移换算成线位移,不仅精度高,而且不受动力头行程的限制,同...  相似文献   

16.
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试验使用高精度GPS大地高进行垂向变形监测,研究垂向变形监测中数据处理的模型、方法,用国家等级水准对GPS大地高监测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平原地区超长水坝变形监测中,可以用GPS测高来代替几何水准测量对坝区的垂直位移变形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监测大多在巷道顶板5~8 m深的范围展开,本文通过深孔多点位移计实时监测了工作面回风巷和运输巷顶板岩层0~20 m深处范围内的岩层移动规律.获得了不同回采阶段覆岩移动变形规律,并根据监测曲线获得了周期来压步距.  相似文献   

18.
FBG传感技术在矿山地压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光纤Bragg光栅传感(FBG)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FBG的地压监测系统。在承德铜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该地压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岩体的位移和压力变化。监测结果表明,FBG传感技术可有效监测岩体位移和压力变化,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以青岛某基坑工程为实例,介绍了运用TCA2003全站仪进行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的技术方案。论述了位移监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为减小测量误差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分析了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并对基坑监测结果进行了讨论,阐述了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张慧慧  刘善军 《金属矿山》2017,46(5):165-170
针对现有的大型露天矿边坡大变形监测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ASIFT图像特征匹配算法的滑坡位移监测方法。首先基于露天矿滑坡真实地形空间分布形态,设计了滑坡物理模型,并利用高分辨率数码相机获取模型滑动过程中的序列影像;然后利用ASIFT特征匹配算法对滑坡各阶段光学影像进行特征点提取与匹配,并利用RANSAC随机抽样一致算法剔除误匹配点;最后利用滑坡体运动特征矢量集模型计算出特征点空间矢量位移,从而实现了滑坡位移场标定与滑坡范围确定。研究表明:所提算法对于滑坡蠕变阶段的位移监测效果一般,但可有效监测滑坡中后期发生明显变形时的位移,该算法的特征点匹配数量及匹配正确率均明显优于SIFT算法,且位移矢量标定精度也得到明显提高,反映出该算法适合于大型滑坡后期发生大变形时的位移量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