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出发,结合偏微商运算基本原理,归纳出化学热力学证明题中常用的一些基本关系式,并对化学热力学函数偏微商等式的证明方法及技巧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平  吴世逵 《广东化工》2015,42(2):142+141
《化工热力学》课程结合化工过程阐述热力学定律及其运用,是化工过程研究、设计和开发的理论基础。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初步掌握化学工程设计和研究中获取热力学数据的方法,对化工过程进行相关计算的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化工类专业实际工作奠定基础。课程内容大致可分为四大块:(1)流体PVT关系和纯流体热力学性质;(2)热力学定律及应用;(3)溶液(均相流体混合物)热力学性质;(4)相平衡和化学平衡。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于工程热力学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工程热力学理论教学中应通过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实践教学中结合课程实验、结合专业实习、结合工程实践等教学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蒋洁  杜军  李军 《化工中间体》2023,(6):142-144
推荐一个面向本科生的结合统计热力学和计算化学的物理化学实验。利用常用量子化学软件(Gaussian09、Molpro2015)计算CO这一常见分子的结构、频率和热力学函数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量子化学软件对化学物质的热力学性质计算的基本步骤,同时利用对CO的各种配分函数和热力学量的计算,加深对统计热力学的理解。将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比较,互相验证,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统计热力学和计算化学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创新思维,为之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学化学中热力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晓燕 《化工高等教育》2009,26(3):54-55,74
化学热力学是大学化学课程中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的内容既广且深。在热力学基础知识的介绍中,如何将其基本概念讲解清楚、让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着重探讨了大学化学中的热力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紫外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分析研究了叶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由实验结果表明:叶酸(F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作用而导致荧光猝灭;利用实验数据结合Stern-Volmer方程和热力学方程求出了热力学参数、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此外,研究了常见金属离子对二者结合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化工热力学与化工原理两门课程在能量有效利用方面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化工原理动量传递中的有关应用;探讨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在流体流动等单元过程中的应用;并采用热力学方法对化工单元操作过程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在化工热力学教学中,结合这些知识点的讲授可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与掌握化工单元过程的内涵,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会应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松涛  任庆云 《山东化工》2014,(3):186-187,195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物理化学考研科目必考内容。通过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文字表述形式、公式适用条件等方面的介绍,并结合各高校的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对考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使考物理化学科目的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  相似文献   

9.
刘金强  邓冬生 《山东化工》2012,41(8):100-102
根据化工热力学课程特点,并结合教学及科研中的实践体会,对如何提高化工热力学绪论课教学效果做了一些尝试,主要包括:纠正错误观念;强调课程在化工学科的基础地位;介绍化工热力学课程的主线和常用的研究方法;结合实际例子,合理设疑,锻炼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0.
热力学过程的性质、方向和限度判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东江 《化工高等教育》2007,24(1):47-49,63
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上,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相关限制条件,给出了热力学过程性质、方向和限度的判据.对熵判据与其他各种判据的一致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熵判据是热力学过程的基本判据,在相应适用条件下,其他各种热力学判据都可归结为孤立体系的熵增加原理.探讨了热力学过程性质判据与方向和限度判据的特点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