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高、中水肥条件下春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的播种量、施氮量、施磷量及灌溉定额等4项农艺措施与产量间的关系,建立了不同水肥条件下春小麦的产量与4项农艺措施的函数模型,通过数学模拟筛选出了高水肥春小麦平均产量6750kg/hm~2,中水肥平均产量3000kg/hm~2以上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坝上高寒干旱地区春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一个模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河北省和沧州地区水资源的严重不足,提出了“节水型吨粮田”的研究计划,目标是比现行吨粮田节省灌溉用水100m^3。通过对冬小麦现行灌溉制度的分析认为,目前的春季三水制麦田,其弊端是对过分强调通过灌溉实现产量目标,忽视土壤水的作用。为此,将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作为突破口,改变现行春季三水制麦田以消耗灌溉水为主的耗水结构,形成以消耗土壤水为主的新的耗水结构,实现春灌一水亩产400kg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3.
坝上干旱地区春小麦节水灌溉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小麦是坝上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也是农业需水大户.由于该区属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不足.降雨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加上灌溉技术不合理,浪费水严重.致使该区小麦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开展了坝上干旱地区春小麦不同生育期水分亏损与产量关系研究.提出了节水灌溉制度模式,为解决坝上地区缺水的矛盾,为发展节水型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提要本文是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灌水量、N肥施量、P肥施量的春小麦产量响应。在连续监测土壤水分变化和作物需水规律基础上,求得—套春小麦节水灌溉制度,供春麦地区节水灌溉使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我国西北干旱区滴灌春小麦适宜的优质高效灌水指标,通过2个生长季(2012—2013年)的人工控水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和灌水周期对春小麦耗水量、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水分和低水分处理的小麦株高随着灌水频率的降低而减小,中水分处理随着灌水频率的降低而增大;小麦产量随着灌溉定额的降低而降低,并且以高水中频灌溉处理(灌溉定额为495 mm,灌水周期为7 d)的产量最高,低水低频灌溉处理(灌溉定额为344mm,灌水周期为10 d)的产量最低;中水高频处理(灌溉定额为400 mm,灌水周期为3 d)及高水中频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相当,且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的。综合考虑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试验条件下以高水中频和中水高频处理最优,特别是中水高频处理,与高水中频处理相比,产量降低10.01%~12.44%,但节约了14.14%的灌溉水资源,可作为当地春小麦的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6.
单本栽培是运用“最少基本苗”,使水稻多发低位蘖,水稻二、三次分蘖是形成大穗增产的主要因素。单本技术能充分发挥稻株自身生长能力,大幅度延长稻株分蘖天数,使有效分蘖天数增加,减少无效分蘖天数,提高蘖、穗调节率,使水稻形成高产形体。团山子试验站与依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协作,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认定水稻单本高产栽培技术是适应黑龙江高寒地区水稻高产栽培的一项新技术。它完全可以解决因水稻品种“早熟不高产,高产不早熟”的越区的种植难题。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易于掌握的成功的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水稻浅湿干交替间歇灌溉是寒区节水、丰产的管理模式,结合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有效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从而促进水稻增产,提高经济效益,宜大力推广这一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9.
北京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证农业持续性发展,增加大田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特引进高效抗旱剂进行试验.试验表明,该产品对作物产量有显著的增产节水效果,对品质和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0.
节水灌溉的发展与普及是当前国内外势必发展的必由之路,普及推广节水灌溉意味着实现农业灌溉从粗放经营管理向集约经营管理的转变,是我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甘南县春小麦喷灌效应示范,提出了不同喷灌方式,小麦喷灌适宜时期、喷洒水量及其喷头组合方式,春小麦喷灌土壤湿度、耗水量及小白龙灌溉的经济效益、方水产量,为同素地区发展节水灌溉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11.
水稻直播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自然生产条件改变和科学技术进步,水稻直播栽培得到很快发展,成为世上水稻生产新潮流。通过近几年水稻直播栽培调研试验,组装水稻“自穿膜+沟浸灌”直播畦化栽培节水、节工、低耗,节本,还能高产;甚至可比插秧栽培高产,很值得进行试验探索,以便适时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三元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针对影响夏玉米产量的主要可控因子——灌溉定额、施氮量、种植密度进行了定量研究,并通过计算机分析,建立了产量和耗水量的两组数学模型,根据边际分析原理,分析了3个因子的单独作用及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规律,得出产量为675O~975Okg/ha时各资源的用量及各资源的最优、最佳组合,并在大面积生产中进行了示范推广,证明是可用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春小麦水平畦灌试验,研究了石羊河流域不同灌水技术参数组合对灌水质量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着畦田纵坡的增大,灌水质量和春小麦产量降低;单宽流量越大,灌水效率越高,而单宽流量过大,有可能对田面造成冲刷,造成灌水均匀度降低;随着畦长的增大,灌水效率减小,灌水均匀度也减小。为此,提出了适合于石羊河流域金塔灌区水平畦灌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4.
杨明军 《陕西水利》2012,(2):139-140
本文分析了山区小型水库养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山区小型水库养鱼的技术要领,分析了其经济效益,值得有小型水库条件的养殖户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以广利灌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坑试验,研究确定在新的生产条件下作物各生育阶段的日需水强度、阶段需水量和全生育期需水量。同时调查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作物各生育阶段耗水量与产量的关系,建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分析确定作物的需水主、次关键时期和灌水关键期。结合不同供水条件下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水分状况、冬小麦耗水量和最终产量的观测结果,分析确定冬小麦生育阶段的适宜土壤水分控制指标,为制定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结合桂西南地区木薯种植特点,在广西水利科学研究院陇铎试验基地,采用华南205木薯品种,通过30种水肥处理方式的田间试验,对木薯滴灌水肥高效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最优灌水量为田间持水率的16%,丰水年灌水5次灌水量156.8 mm,平水年灌水6次灌水量190.4 mm,枯水年灌水7次灌水量218.4 mm,可增产30.2%;最优施肥为基肥40 kg/亩、苗肥20 kg/亩、结薯肥20 kg/亩,可增产114%。  相似文献   

17.
小麦和玉米液体地膜覆盖的产量与WUE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液体地膜覆盖对小麦和玉米生产的调控作用,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液体地膜覆盖对小麦、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覆膜相比,液体地膜覆盖有利于小麦、玉米产量的提高,小麦在80%、70%和60%灌水下限(田间持水量的80%、70%、60%)处理情况下产量分别提高了6.12%、24.17%、35.6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0.43%、29.00%、38.01%;玉米在80%、70%和60%灌水下限处理情况下产量分别提高了3.48%、1.48%、3.7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6.56%、6.85%、10.46%。  相似文献   

18.
爆破成腔技术在旱作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进谦  严宝文  李靖  包忠漠 《水利学报》2002,33(10):0103-0106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爆破成腔技术在干旱地区农田土壤蓄水保墒和增产中的效应。结果表明:爆破成腔技术是提高干旱地区农田土壤调蓄降水能力、改善旱季农田土壤墒情的有效措施,可使干旱地区农田在100cm深度内的蓄水量增加10%~37%左右,无降水时间越长增加幅度越大,冬小麦平均增产28%。  相似文献   

19.
廊坊市主要以平原为主,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环渤海腹地,素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和"联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之称。然而廊坊市水资源极为紧缺,属于全国资源型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目前是河北省唯一没有地表水库的城市,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两高一优”农业的内容,指出了灌溉排水是“两高一优”农业的基本保障。文章认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灌溉排水需要加强五方面工作:①积极改造已有灌区;②增加灌溉面积;③加快耕地改造工作;④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⑤加强农田排水,治渍改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