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纺织车间粉尘的特点,参照国家标准GB 12218—1989和欧洲标准EN779:2002,建立过滤材料过滤性能测试装置,对针织长毛绒空气过滤材料以及针刺和熔喷非织造空气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表明:针织长毛绒空气过滤材料更适用于纺织车间的除尘和回风过滤,其绒毛平均长度和直径对过滤性能的影响显著,而基布横密对过滤性能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明确了造成“煤灰纱”的因素为粒径小于12.5μm的微细颗粒物(PM2.5)。然后对多种过滤材料的结构和过滤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0.5~0.8m/s的过滤风速下,驻极体过滤材料能对环境空气中的PM2.5进行有效过滤.防治细纱车间“煤灰纱”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基于目前国家要求对大气环境中PM2.5粉尘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对采用超细纤维生产的非织造针刺毡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孔径及分级过滤效率等性能进行研究阐述,证明超细纤维针刺毡可以有效地对排入空气的PM2.5等微细粉尘进行过滤、捕集和回收。  相似文献   

4.
选取不同类型驻极体过滤材料,研究了随测试尘源类型的不同以及滤速的不同其阻力特性和过滤性能特性(DEHS计数效率、KCl计数效率、PM2.5净化效率和PM10净化效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驻极体过滤材料测试过程中使用DEHS气溶胶作为试验尘源对过滤材料的阻力几乎没有影响,而使用KCl气溶胶进行试验将会使阻力大大增加;在相同滤速条件下,相同驻极体过滤材料的DEHS计数效率要小于KCl计数效率;当使用DEHS气溶胶作为试验尘源时,随着滤速的增大,计数效率明显降低,尤其是对于1.0μm以下粒径的粒子,而使用KCl气溶胶时滤速对效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针对空气颗粒物污染问题,为实现对空气中PM2.5以及其它有害颗粒物的高效过滤,从而达到保护人体生命健康的目的,将介电性与极性良好的聚偏氟乙烯(PVDF)与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并经过熔喷纺丝工艺结合电晕驻极,制备出具有纤维直径细、孔径小、过滤效率高、过滤阻力低的环境友好型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通过系统研究PVDF对PLA电晕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的结晶行为、电荷存储性能及其机制与过滤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PVDF的引入对PLA/PVDF熔喷非织造布纤维的结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可使PLA结晶速度加快,结晶度增加。PLA/PVDF电晕驻极熔喷布的初始表面静电势高达3 kV以上,热刺激放电测试峰值更高,电荷存储量有明显提升。特别地,在85 L/min纺丝流速下测试,PLA/PVDF单层电晕驻极熔喷非织造布过滤性可达85%,过滤阻力小于40 Pa,相较于未添加PVDF的电晕驻极熔喷非织造布过滤效率提升20%以上;探讨了电晕驻极后PLA/PVDF熔喷非织造布的电荷存储机制,发现PLA/PVDF熔喷非织造布的电荷存储性能提升最终使过滤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PM_(2.5)日常防护用过滤材料存在的缺陷,以纺粘非织造布(S)和熔喷非织造布(M)的3种组合形式(SSS、SMM、SMS)的复合过滤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动滤料测试系统考察复合方式和气体流量对空气中PM_(2.5)过滤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污染天气下复合过滤材料对空气中PM_(2.5)的过滤防护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体流量对3种复合滤材的过滤效率和阻力压降均有较大的影响,品质因子随气体流量增加而减小; 3种复合滤材对PM_(2.5)的综合过滤性能为SMSSMMSSS,在各种污染天气条件下对PM_(2.5)均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可用于PM_(2.5)的日常防护。  相似文献   

7.
测试了不同面密度的聚丙烯针刺驻极体过滤材料及其在经受雨水淋洗和自来水浸泡后的过滤性能,分析了过滤性能发生变化的原因,提出了对驻极体过滤材料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双组分聚烯烃非织造材料在空气过滤领域的应用前景,分别选取针刺、纺黏、热风3种非织造工艺制备了聚乙烯/聚丙烯(PE/PP)双组分空气过滤材料,并对滤材的结构、纤维直径、表面形貌、孔径和过滤性能进行系统表征。为提高滤材的过滤性能,对3种试样均进行了驻极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经驻极处理后,针刺和纺黏非织造滤料的过滤效率均达到高中效过滤器使用标准,热风非织造滤料的过滤效率达到中效过滤器标准。其中,针刺非织造滤料的平均孔径为32.81μm,驻极后的过滤效率为75.53%,阻力压降为5.91 Pa,品质因数为0.238 2 Pa~(-1)。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采用高压极化法制备驻极体高效低阻空气滤材的工艺。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驻极电压、驻极距离、驻极速度、驻极温度等工艺参数以及栅网电极、二次驻极对驻极体滤材的表面静电势和过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驻极电压对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的表面静电势和过滤效率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驻极速度和充电距离,驻极温度的影响最小。增加栅网电极有助于空气过滤材料获得均匀稳定的表面静电势,而二次驻极有利于驻极体空气滤材获得更高的表面静电势和过滤效率,电荷存储性也更佳。  相似文献   

10.
驻极体过滤材料用于防治“煤灰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威 《产业用纺织品》2005,23(12):28-32
颗粒物污染造成的“煤灰纱”严重影响我国纺织产品的质量。针对出现“煤灰纱”时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分布情况,对多种驻极体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驻极体过滤材料的鼓式过滤器能对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有效过滤,防治纺织企业“煤灰纱”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