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为研究底排污系统对传统池塘养殖水质的改良效果,2016年4月到10月在永济市黄河滩涂选择两个面积为6 670 m~2的标准养殖池塘和一个面积为3 334 m~2的水质净化池塘进行试验。一个池塘建设底排污系统,一个池塘作为对照塘,两个池塘同时投放相同规格、数量的黄河鲤苗种,水质净化池塘铺设生物浮床种植水雍菜。结果表明,底排污池塘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塘。养殖中后期底排污池塘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塘,溶氧始终高于对照塘。说明对传统养殖池塘进行底排污改造不仅能改良水质,还能提高养殖对象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水是水生动物(鱼虾蟹等)赖以生存的环境,水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在水产养殖中,水质控制和管理极为重要,它对养殖生产安全和养殖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池塘养鱼是我市渔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亦是关系渔业经济好坏和渔民致富的关键.水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渔业产量和水产品质量.调水增肥是水质管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孟凡杰 《山西水利》2007,23(2):79-80
养好一塘水是池塘养鱼的关键技术之一,控制好池塘水质是池塘养鱼高产、稳产、高效的一项重要措施,看水色是养鱼的基本功。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山西省北中部地区渔业养殖应根据水色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才能控制好池塘水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数组水质条件和养殖条件相同的鱼类养殖池塘群分别投放底部微孔增氧盘和叶轮增氧机,测量池塘溶氧量以及24 h溶氧量监测,来研究底部微孔增氧方式对池塘溶氧分布、变化以及短期和长期的影响,试验结果准确验证了底部微孔增氧对池塘水体溶氧改善的优势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传统池塘养殖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应用水生态模型对养殖池塘水生态环境进行模拟。以太湖流域 某养殖池塘为例,通过水量平衡分析得到具体补排水时间序列,输入 AQUATOX 水生态模型软件进行建模,经过 率定验证后进行控制模拟,针对投饵率对水质与养殖品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基于降雨-水位 的补排水识别方法能弥补具体补排水量的测量空白;饵料对研究池塘水质影响较大,在 1%~7% 的投饵率梯度中, 随着投饵率的增加,TP、TN 和氨氮质量浓度整体上大幅增加;以养殖品安全质量浓度为界,在 1%~7% 的投饵率 梯度内养殖品产量随氨氮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该研究建立的水生态系统模型模拟效果较好, 综合考虑保持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与经济成本,该池塘养殖中的建议投饵率为 2.5%~3.0%。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光合细菌(PSB)的营养成分,提出了使用专用培养基在密闭条件下培养光合细菌的生产工艺,对光合细菌在池塘养殖中的作用及在鱼类肠道中的存活状态进行了试验和研究。试验结果论证了光合细菌可以改善养殖池塘水质,有效防治鱼病的发生,提高苗种成活率,增加单位水体的出苗率,从而增加养殖产量、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7.
池塘养殖青虾高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虾作为一种名优水产品,受到市场的普遍欢迎。从水质要求、苗种选择、饲料种类、池塘管理和捕捞方法介绍了青虾人工养殖的新观念、新技术,可为同类养殖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水质和养殖条件基本相同的养鱼池塘,分别投放底部微孔增氧盘和叶轮增氧机,测量6月到9月中旬池塘溶氧量以及监测晴天24 h溶氧量,来研究底部微孔增氧方式对池塘溶氧分布和变化的影响。发现底部微孔增氧相对于叶轮增氧在提高池塘溶氧和改良底质条件两个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杨春娟 《山西水利》2011,27(10):24-25
根据养殖水体环境的物质循环理论,对精养鱼池的水质调控处理进行试验,介绍了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底泥、氨氮、亚硝酸态氨及溶解氧对水质及鱼类的影响,为全省精养鱼池水质调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李振华 《山西水利》2005,21(1):71-71,73
针对目前池塘养鱼成本高、增效难的状况,提出了降低饲料成本的措施:放养鱼种要优质量准,突出主养鱼;选择高标准的池塘;选用优质颗粒饲料;掌握投饲数量;采用科学的投喂方法;注意调控水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做好鱼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水域面积广阔,渔业资源丰富,2015年江西渔业总产值为453.46亿元,其中淡水养殖产值为385.79亿元.江西省淡水养殖面积为437.53 khm~2,淡水养殖产量为237.84万t,占江西水产品总量的90.01%.江西省淡水养殖品种主要分为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观赏鱼以及其他类,其中鱼类占了90.64%.养殖水域主要分为池塘、水库、湖泊、河沟、稻田及其它,其中池塘、湖泊和水库养殖水域的水产品产出占了淡水养殖总量的92.18%.江西省水产养殖单位面积产量逐年上升,至2015年单位面积产量达到0.54 t/khm~2,比2007年增长22.64%,其中其他、池塘、河沟养殖方式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稻田养殖方式单位面积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业也步入了快速变革的时期.传统上,水产养殖业过度的追求高产,这一目的迫使养殖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和污染,池塘原本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尤其是池塘底部.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追求、对环境的重视,修复并还原已经受到了破坏的池塘生态成了一个需要引起重视关注的话题.基于此,结合实践经验对水产养殖池塘底质的完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安康地区匙吻鲟池塘和网箱养殖模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超  李婧  吉红  孙海涛 《陕西水利》2011,(2):105-107
在安康地区进行了池塘投饵和网箱不投饵养殖匙吻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池塘养殖匙吻鲟目增重高于网箱养殖,而网箱养殖匙吻鲟产出/投入比较高。总体看来,池塘养殖匙吻鲟生长周期短,但投入较大;网箱养殖匙吻鲟则投入少,单位产量高,但生产周期长。建议养殖户结合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文中针对淡水池塘养殖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我国淡水池塘养殖环境的外源性污染及影响予以详细分析,结合开展的工作,进一步探讨了当前池塘"鱼菜共生"、人工湿地循环等我国主要净化模式的作用与问题,目的旨在为改善我国淡水池塘养殖环境问题,提供池塘养殖环境优化的有效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渔业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单位水体的鱼产量也在不断提高(如有的池塘亩产已高达1500多公斤),然而,集约化养殖将会出现水体恶化,发生鱼病。其作用机理是:高产高密度——强化投饵——残饵及排泄物沉积超过水体自净力——溶解氧不足——水质恶化——生长缓慢——诱发疾病。目前,渔业生产中常用化学药剂改善水质、广谱抗生素控制鱼病,但是,化学药剂和抗生素药物的过度使用,不仅存在二次污染,而且会造成病菌的耐药性增加,破坏了养殖环境的自然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利用商品鱼养殖池塘培育锦鲤,具有产量高、投资小、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文章对于锦鲤养殖过程中的品种选育、人工繁殖、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利用商品鱼养殖池塘培育锦鲤,具有产量高、投资小、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文章对于锦鲤养殖过程中的品种选育、人工繁殖、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多元化养殖模式的迅猛发展,内陆养殖的增产技术也急需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健康环保池塘养殖技术的优点,探讨了进行增产养殖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模式,这对总结其他养殖行业的优势,深化养殖增产技术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泰峰 《山西水利科技》2015,(1):120-121,128
池塘网箱养殖是利用网箱在池塘养殖水产经济动物的一种养殖方式。目前,随着绿色生态养殖理念的日益增强,加之网箱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清洁健康养鱼技术与其相结合的趋势方兴未艾。文中就池塘网箱清洁健康养鱼技术在晋北高寒区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该养殖模式的方法、效果和需注意的问题作了简要讨论,对类似网箱养殖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苏州市东山镇池塘养蟹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全国污染源普查活动,以苏州市养殖老区东山镇养殖池塘为典型,调查其现行养殖模式、经济效益、养殖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东山镇现有养殖面积为2 253.33 hm2,主养品种为河蟹。1个养殖周期中,养殖池塘通过沟渠排入外界的TN、TP含量分别平均为21.25 kg/hm2、2.34 kg/hm2;密度为9 000只/hm2的低密度养殖池外排的TN含量为16.79 kg/hm2,而无TP排出。分析苏州地区池塘养殖产生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从池塘管理体制改革、科学生态养殖技术及养殖尾水处理等方面探讨池塘养殖污水零排放技术,为苏州市养殖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提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