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文雯  陈绘如 《化学试剂》2014,(11):1003-1005,1041
匹多莫德是一种新型的可刺激机体免疫活性的生物反应促进剂。归纳了该免疫促进剂的合成方法,根据中间体的不同,将合成路线分为三大类,并对这3类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祁晋双  冀增 《河北化工》2006,29(10):50-50,52
对注射用匹多莫德行了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注射用匹多莫德L=0.75 EU/mg 以λ=0.25EU/mL的鲎试剂按检查浓度C=0.33 mg/mL 进行检验结果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3.
吕瑞彬 《化工时刊》2010,24(2):17-20
建立了邻二氮菲-Fe3+法测定L-半胱氨酸盐酸盐含量的计算模型,吸光度与含量间的关系为y10 842.1x,方差R0.999 0;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L-半胱氨酸盐酸盐的合成工艺条件,经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盐酸盐合成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时间4 h、HCl浓度4 mol/L、反应温度80℃,产品收率高达99.51%,比文献收率提高了9.5%。  相似文献   

4.
d-生物素中间体合成工艺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凯龙  李云政  张青山 《精细化工》2005,22(2):133-134,148
通过Zn/TiCl4、H4AlLi/TiCl4、Zn Cu/TiCl3低价钛催化剂比较,选择了稳定的Zn Cu/TiCl3为催化剂,反应制得生物素中间体(6aR) 1,3 二苄基 4 (4 甲氧羰基丁基) 二氢 噻吩并[3,4 d]咪唑 2 酮(Ⅵ)。改用异氰酸苄酯为关环试剂环化合成了(7aR) 3 苯基 6 苄基 1H,3H 咪唑并[1,5 c]噻唑 5,7 二酮(Ⅲ),选用CH3COOH/(CH3CO)2O代替CH3COOH作溶剂,反应时间由17h缩短为3h,产率从75%提高到93%。以L 半胱氨酸盐酸盐为原料,依次以苯甲醛、异氰酸苄酯为关环试剂环化合成Ⅲ,以锌为还原剂于90℃下开环合成了N,N′ 二苄基 L 巯基海因(Ⅳ),经与己二酸单甲酯酰氯于0℃下的酯化反应引入侧链,Zn Cu/TiCl3为催化剂,反应得到Ⅵ,5步反应建立了生物素所需骨架结构,总产率达56%。  相似文献   

5.
马程军  姚斐  张关永 《化学世界》2003,44(7):370-372
以 L-半胱氨酸为原料 ,磷酸三甲酯为甲基化试剂合成了 S-甲基 - L-半胱氨酸。研究了 p H值、温度等反应条件对产品品质和收率的影响。发现在严格控制 p H为 7.0 ,反应温度不高于 37°C的条件下 ,并不出现消旋作用。这一合成路线可用于工业上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6.
以L-(-)苹果酸为起始原料,经甲酯化、硼烷选择性还原、三苯甲基保护、克莱森酯缩合、立体选择性还原、缩酮保护、脱三苯甲基保护、斯文氧化制得匹伐他汀钙重要中间体(3R,5S)-3,5-二羟基-6-氧代-3,5-O-亚异丙基己酸叔丁酯,收率为21.2%。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收率,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N-乙酰-L-半胱氨酸合成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衡  张群  孔学军 《精细化工》2000,17(4):205-207
以乙酸酐为酰化剂一步合成N 乙酰 L 半胱氨酸的新工艺过程 ,获得最佳反应条件为 :乙酸酐与半胱氨酸的物质的量比为 1 30∶1 2 5,酰化试剂分两次加料完成 ;反应温度分段控制 :1 0~ 1 2、35~ 38、55~ 60℃ ;重结晶试剂为乙醇 ;产物收率为 83 1 % ,产品质量分数为 99 3%。  相似文献   

8.
9.
由溴化苄和L-半胱氨酸直接合成S-苄基-L-半胱氨酸,通过正交试验及统计分析,检验了各影响因子的显著性,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2.5h,反应温度45℃,原料配比n(溴化苄):n(L-半胱氨酸)=1:1.在此条件下反应,摩尔产率可达到95%.  相似文献   

10.
寇广会  周昌平  刘淑云  陈宁 《现代化工》2006,26(Z2):267-270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TS1138经DL-2-氨基-△2-噻唑啉-4-羧酸(DL-ATC)的诱导,在菌体内能产生催化该诱导物生成L-半胱氨酸的酶系.对产酶培养基及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出DL-ATC的最适添加量为0.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尿素,最适培养温度为27~29℃,最适摇瓶装液量为40mL.根据摇瓶优化结果,进行了7 L罐试验,酶活力最高达1 780 U/mL.  相似文献   

11.
以L-焦谷氨酸为原料,合成了L-焦谷氨酸酯,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介绍了其在日化和医药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3,4-二甲氧基肉桂酸为起始物料,经缩合、成环和甲基化反应制得伊曲茶碱。反应总收率达61.3%,纯度达99.8%,目标化合物结构经MS和1H NMR确证。改进后的合成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许静 《山东化工》2005,34(1):11-12
针对合成三氯异氰尿酸(TCCA)几种主要方法的优缺点,对三氯异氰尿酸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使该工艺具有生产成本低,产率高,后处理简单的特点;对影响三氯异氰尿酸合成的几个影响因素——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液pH和碱用量做了研究与讨论,通过正交实验得最佳工艺条件:n(氰尿酸)∶n(碱)=1∶3.30;反应温度10℃,反应时间1.5h,pH值在3~4之间,该条件下产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将壳聚糖和L-半胱氨酸修饰到玻碳电极基底表面,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将此传感器应用于对L-抗坏血酸的测定。通过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该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作了表征。通过线性伏安实验发现:L-抗坏血酸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5~2.0×10-3mol/L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3×10-6mol/L,且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并将此传感器成功应用于对维生素C药片中L-抗坏血酸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白色氰尿酸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种类、后处理工艺等因素对液相法合成氰尿酸新工艺的影响,着重解决了液相法氰尿酸产品色泽深的问题。确定其新工艺:尿素加入预热到200~210℃的环丁砜中,反应2~3 h,氮气保护、快速冷却、流化床干燥后得到合格的白色氰尿酸成品。产品质量分析表明,其溶剂残留、纯度、色泽等指标均与采用固相法传统工艺的国内外同类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16.
以对甲苯酚为起始原料,经醋酐酯化、傅瑞斯(Fries)重排和双氧水氧化,合成了4-甲基儿茶酚,总收率为67%,其结构经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7.
溴乙烷合成方法的改进与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验室合成溴乙烷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讨论.从反应原理,反应物、产物、催化剂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实验室操作方便和实验人员安全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出发,提出了更为合理的反应步骤及产物收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苯乙胺为原料,经乙酰化反应得乙酰苯乙胺(3),在甲基磺酸的作用下环合得1-甲基-3,4-二氢异喹啉(4),经硼氢化钠还原得1-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1)。改进了合成工艺,总收率达8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