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窑青花瓷文化艺术成就卓越,景德镇民窑青花瓷更是中国陶瓷文化的璀璨明星。民窑陶瓷表面粗糙,质地不够细腻,但功能结构合理,形体比例恰当,艺术风格独特。民窑青花装饰最大的艺术特征是追求洒脱自由,并注重人与自然的结合,这正是其平民性的生动具体表现,也是其区别于官窑青花的最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2.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秀丽瑰宝,中国瓷器的烧制始于东汉,到现在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青花瓷作为陶瓷中的一个特殊品种,无疑是中国陶瓷中的一朵奇葩。青花瓷自唐代产生以来,基本上是沿着官窑和民窑两个体系发展的。唐宋时期的青花瓷发展较缓慢,一直处于萌芽状态,自元代开始,民窑青花和官窑青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元、明、清三代民窑青花的发展历程,将元、明、清三代民窑青花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生长期、繁荣期和高峰期,并对这三个时期民窑青花的发展分别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青花瓷发展到了明代,已经成为当时景德镇陶瓷的主流产品,明代景薷镇官窑和民窑的青花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尽管由于历史偏见,民窑不曾被载入史册,但是作为商品它广泛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中,它的产量之大是官窑瓷器所不能及的。民窑青花的纹饰及风格突破了官窑规范化的束缚,画面简练豪放、青翠滋润,所绘花鸟草虫、山水人物小品,皆构图简洁,寥寥数笔,简朴清新,生趣盎然,令人望之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4.
官搭民烧是中国古代官窑瓷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即将部分官窑产品派烧于民窑。官搭民烧始于宋元时期,明嘉靖时期实现了制度化。官搭民烧对嘉靖青花瓷产生了显著影响,推动其迅猛发展,并形成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邱含  陈敏 《陶瓷研究》2010,(1):117-120
青花瓷画自元代出现以来到明代官窑民窑并进,无论在题材上和技法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的青花瓷画一方面继承了磁州窑等一些窑口的绘画特点,另一方面大量元明戏曲小说木版画以及同时代织绣对青花瓷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以人物、山水、花鸟、图案等门类的青花瓷画。  相似文献   

6.
幽静明艳的青花瓷在中国的产量很大,其应用的非常广泛,无论是官窑青花瓷的精益求精,还是民窑青花瓷的逸笔草草,都饱含着东方艺术独特的意蕴美。青花分水常被视作一种简单的绘画技法,但是,能够完全掌握且又可以灵活的运用,实在是不易之事。  相似文献   

7.
从民窑和官窑的制度关系着手,分析景德镇窑业制度的发展历程.传统景德镇陶瓷生产包括官窑和民窑两大体系,景德镇陶瓷业发端于民窑,成熟于官窑,官窑又进一步促进民窑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形成了官窑和民窑共同发展的局面.民窑制度是规范窑业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其目的是为了民窑业稳定有序;而官窑制度是政府对窑业的关注和管理方法及其手段.民窑制度是官窑制度的基础,而官窑制度在民窑制度的基础上深入而严格.两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进而清朝形成“官民竞市”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青花是景德镇传统装饰方法之一,位于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早在唐宋之际,青花瓷器就已经脱颖而出,但留传下来的极少。元代中期,青花瓷器日趋成熟,到明清两代,青花瓷器得到空前发展,尤其是明代盛况一时,被称为我国青花瓷器的繁荣时期,并有官窑和民窑之分,数量大、品种多、质量高,销路广,成为当时景德镇瓷业生产的主流,一直沿袭至今久盛不衰。  相似文献   

9.
艺术的源泉来源于生活,青花瓷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它的民族气魄,带着浓郁的东方魅力,名扬中外驰誉艺林。自元明清到现代,历久不衰。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奴隶社会原始瓷器,都是古代劳动人员的智慧,创造自东汉、西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没有官、民窑之别,到了五代末期才由单一民窑分化为民窑和官窑两大体。  相似文献   

10.
历史悠久的民窑青花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山水纹饰独树一帜。青花山水纹饰从元代开始出现,经过明朝的继承发展和开拓创新,最终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传统陶瓷艺术结合在一起,使得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有别于其它瓷器的根本属性。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的审美思想,对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使得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体现出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情与理的交融。从明代民窑青花瓷山水纹饰艺术的审美研究中,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1.
朱峰  邵婕 《江苏陶瓷》2009,42(1):16-18
民间产青花瓷在我国分布广泛、产地众多,历史上的民窑多,无法考证。本文就现代民间青花瓷的产地与艺术特色方面作出了一些分析,分为“用途广泛,设色符合中国人的色彩喜好”、“产地分散,选材多变”、“造型与描画的艺术特色各随区域流派”、“与官窑产青花瓷有比较明显的不同”四个角度,旨在说明传统制瓷工艺在民间保存完好,更具有原生态特色与实用价值的这一典型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民窑雅器     
曹新民 《陶瓷研究》2005,20(1):43-46
Z:老师,上次您介绍了官窑以及官窑烧造的御器,今天能不能给我讲讲景德镇的民窑和民窑瓷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明清景德镇民窑和官窑器物美学风格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华 《中国陶瓷》2007,43(10):62-65
从明清景德镇民窑和官窑器物的造型、胎釉、装饰、纹饰、工艺等比较出发,在找寻景德镇陶瓷器物的材质之美、装饰之美、釉色之美、纹饰之美、人文之美的前提下,分析官窑和民窑器物在美学风格上出现的精和粗、雅和俗、端正和自由、大传统与小传统等分野,以求更客观地评价民窑和官窑的历史地位、更好地欣赏精美的景德镇陶瓷器物,更恰当地理解、继承和发扬民窑和官窑的艺术价值和美学精髓。  相似文献   

14.
民窑青花瓷的发展是在市井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其文化内涵和消费对象都是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社会意识形态和阶层的。本文剖析了市井文化的特征及民窑青花瓷的典型风格,阐述了民窑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5.
名窑青花瓷在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名窑虽质地不细腻,加工制作不精巧,而且陶瓷表面上看起来比较粗糙,但它功能结构合理、形体比例恰当、艺术风格独特清新,远非官窑陶瓷。纵使存在某些不足,但它形式生动、独具匠心。青色是一种自然色、生命色,青花瓷具有色彩协调、色调清新、纹饰素雅、釉色莹润等艺术效果,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民窑青花装饰题材丰富多彩、有简洁流畅  相似文献   

16.
民窑青花瓷的发展是在市井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其文化内涵和消费对象都是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社会意识形态和阶层的。本文剖析了市井文化的特征及民窑青花瓷的典型风格,阐述了民窑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逸品说为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最重要观点之一,在明末清初时发展至一个新阶段,并对明末清初民窑青花瓷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明末清初民窑青花瓷呈现出鲜明的逸品艺术风格特色,并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邹丽华 《陶瓷研究》2005,20(1):18-20
民窑青花瓷的发展是在市井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其文化内涵和消费对象都是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社会意识形态和阶层的,本文剖析了市井文化的民窑青花瓷的典型风格,阐述了民窑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9.
民窑青花瓷在清代时大量生产,因其特殊的社会背景,以及奔放的艺术风格特征而被专家学者、艺术家和陶瓷爱好者们所追捧。本文试从景德镇清代民窑青花瓷的渊源开始梳理,浅谈其艺术特点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晚明青花民窑窑口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民窑青花瓷生产以景德镇为主流,但也不乏各地其他青花窑场,给晚明青花瓷鉴定带来断窑口的问题.本文试从胎釉及青花发色和纹饰等方面简要比较景德镇窑与其他诸窑之差别,以期对晚明民窑青花瓷窑口的断定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