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秀环 《建筑知识》2014,(4):369-369,371
本文对水泥混凝土旧路面的处理方法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简述,并分析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防裂技术,同时给出我国目前已经采用的加铺沥青混凝土的主要结构形式,为进一步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的研究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通过多方案比较分析、数值模拟仿真分析等研究方法介绍了高层混凝土建筑室内加层的两种结构形式:钢框架室内加层结构和混凝土框架室内加层结构,通过对比基本周期、地震剪力、层间位移角等技术指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方法阐明两种加层结构体系的优缺点,提出适用于高层混凝土建筑室内加层的钢框架结构体系。根据本文研究可知:室内加层对主体结构无不利影响,主体建筑的整体刚度、基本自振周期等技术指标基本不受室内加层设置的影响,主体建筑抗震设计只需考虑加层设置前后的恒、活荷载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后加混凝土构件加固方法是在原有砌体结构外部新增钢筋混凝土构件,形成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本文对采用后加混凝土构件加固的某中学砌体教学楼进行抗震能力分析,通过计算分析可以发现:1采用后加混凝土构件加固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了原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2不同地震水准作用下,后加混凝土构件均充分发挥了分担水平地震荷载和增加结构整体性的作用;3设计的连接构件具有良好的连接性能,满足后加混凝土构件与原砌体结构协同工作的要求;4通过对层间位移角,层位移等指标的研究,验证了提出的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混凝土细观结构的扫描电镜图像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试样包括普通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和掺加膨胀剂的粉煤灰混凝土,并对以上不同混凝土试样细观结构表征指标如密实度和孔隙率进行了定量测定比较。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加层结构工程实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框架结构模型,研究混凝土加层和钢结构加层两种不同的加层方案。分别对原有框架结构、混凝土框架加层的整体结构、钢结构框架加层的整体结构进行模态分析,为选择合理的结构加层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加层后的整体结构自振周期增加,第三振型的扭转变形大且影响到结构的使用;混凝土加层整体结构的周期和振型都大于钢结构加层的整体结构。说明钢结构加层方案比混凝土加层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某超长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例,介绍了采用掺加混凝土膨胀剂、留置后浇带及施加预应力综合方法控制超长结构混凝土开裂技术,希望能为同类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混凝土细观结构的扫描电镜图像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试样包括普通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和掺加膨胀剂的粉煤灰混凝土。并对以上不同混凝土试样细观结构表征指标如密度度和孔隙率进行了定量测定比较。  相似文献   

8.
耐磨混凝土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改善混凝土细观结构的角度出发,分别研究了细集料、混凝土的成型方法和混凝土耐磨剂对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作者研制了一种掺加耐磨剂的混凝土,其耐磨性较普通混凝土提高了二倍以上,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浅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祖凤 《山西建筑》2011,37(3):26-27
阐述了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原因,详细介绍了混凝土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及加固技术,并提出了加固中的注意事项,以指导实践,增强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结构工程试验承台的特点,介绍了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及“冷却-加热”养护方法及型钢桁架的施工要点,总结了大体积劲性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最新研发的多层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结构技术方面包括轻钢墙体、轻钢搁栅楼盖、与抗震抗风相关的钢板剪力墙及轻钢与普钢的混合结构体系。对轻钢住宅的防火与保温技术也作了详细介绍,对多层轻钢结构住宅的优点进行了讨论,同时对技术引进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最新研发的多层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结构技术方面包括轻钢墙体、轻钢搁栅楼盖、与抗震抗风相关的钢板剪力墙及轻钢与普钢的混合结构体系.对轻钢住宅的防火与保温技术也作了详细介绍,对多层轻钢结构住宅的优点进行了讨论,同时对技术引进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多层轻钢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多层轻钢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既有高层钢结构工程的特点 ,又含有单层钢结构工程的特点 ,以某工程的施工为实例 ,介绍了多层轻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阻尼支撑控制结构薄弱层的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震中震损严重的含薄弱层结构,计算分析了薄弱层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基于"补偿刚度"概念,根据阻尼器和附加体系的力学特征,提出了控制薄弱层层间位移的阻尼支撑简化设计方法.通过时程分析验证,该简化设计方法能精准控制薄弱层层间位移到目标值,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多层钢结构工业厂房的轻型化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多层轻钢厂房在技术、经济、安全性等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 ,但现有普钢规范不能满足这种新型结构的设计要求。为了推广多层轻钢厂房 ,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它的结构体系、布置特点、计算方法等。通过具体方案的比较 ,框架 -支撑体系具有更好的侧向刚度与更优越的经济性 ,而组合楼盖梁在增大净空、加强体系刚度、降低造价等方面有良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多层轻钢框架的地震时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多层轻钢框架结构抗震分析理论 ,通过某单跨 5层轻钢框架的时程分析 ,得到了结构的动力响应 ,讨论了多层轻钢框架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7.
轻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钱商 《山西建筑》2009,35(6):87-88
介绍了多层轻钢框架结构在抗震方面的发展,以一个轻钢框架的设计为例子,用通用软件ANSYS对结构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专用软件PKPM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轻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主要的控制因素是层间位移。  相似文献   

18.
多层轻钢住宅结构体系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两种基本多层钢结构住宅体系——纯框架体系和框架一支撑体系,对影响其用钢量和受力性能的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得到两种基本体系的适用范围,所得结论可供轻钢住宅结构选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A shaking table test of a 12‐story steel/reinforced concrete (S/RC) frame, which is composed of a 4‐story steel frame in the higher part, a 1‐story S/RC frame as a transition story in the middle part, and a 7‐story reinforced concrete (RC) frame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model, has been conducted, and its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 standard 12‐story RC frame to evaluat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is S/RC fram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such hybrid frame structure has been performed and validated by the abov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irregular lateral‐stiffness distribution along structural height will not only increase rotation at the joint of boundary between transition story and steel frame or concrete frame but also enlarge rotation at such joint and lead to more obvious rigid deformation in steel frame of S/RC frame, which will undoubtedly intensify bending failure. Meanwhile, acceleration response of the upper steel frame will reach its peak when characteristic site period is near the counterpart of the upper steel frame. Further, the maximum interstory drift under frequent earthquake excitation is at the lower substructure, namely, the RC frame, but this is not the case in rare earthquake situation. When it comes to determining damping ratio for vertical hybrid structure, a general method for engineering, which takes concrete and steel damping ratio for the whole structure analysis and then gets envelopes of these results for design, may yield conservative results. Meanwhile, such method may underestimate responses near the transition story.  相似文献   

20.
中山古镇灯都商厦呈传统油灯状,其体形凹凸变化十分突出,采用单一的结构体系很难满足抗侧刚度的全楼均匀性,给结构设计造成了非常大的挑战.为此,结合工程本身的外形变化特性,结构设计上采取了多种结构体系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平面尺寸对整体刚度的影响以及各种体系对抗侧刚度的贡献,交替采用了多种结构体系,以保证体形复杂的结构在抗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