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智能可穿戴设备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各类用户群的生活中,智能鞋靴产品也逐渐进入了用户的视野.根据功能将智能鞋靴分为人体数据监测功能、外部辅助功能两大类.通过对国内外专利文献样本的归类与分析,分别分析了两类智能鞋靴的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智能鞋靴产品的功能会更加多元化与“集成化”、续航时间更长或实现自供电等发展趋势.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智能鞋靴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与用户选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电子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医疗健康领域智能鞋技术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目前国内外对医疗健康领域智能鞋的研究较多,但在无线传输、低功耗、集成度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技术与应用视觉角度对健康医疗智能鞋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有待突破和优化的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总结分析近年来智能鞋靴的研究进展,调研消费者对后疫情时代户外智能鞋靴产品的关注度、对产品的功能和服用性能需求、价格的接受度和接受行为意愿.结果发现,69.76%的消费者对户外智能鞋靴感兴趣,健康评估、智能识别、手机互联、安全控制、自动感应是期望产品的主要功能需求,而舒适、安全、健康、耐用是其希望的服用性能需求;70.99%的消费者接受产品价格范围在300~800元之间.在此基础上提出户外智能鞋靴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智能穿戴产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得从化学安全和物理安全两个方面考虑谷歌眼镜、智能鞋、智能手环、智能头盔……越来越多的智能穿戴产品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广泛地应用于运动健身、信息娱乐、医疗保健、军事工业等领域。根据可穿戴产品市场数据预估,全球智能穿戴产品市场在未来5年内,预计将会大幅增长。市场营业额在2018年会达到220亿欧元(约合1616亿元),到2019年,全球智能穿戴设备的年出货量将达1.48亿台,与2014年的3300万台相比,复合年增长率高  相似文献   

5.
概述女性健康类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开发现状,将现有产品分为女性健康监测类、女性养生保健类和女性安全防护类智能可穿戴设备。分别对各类女性健康类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开发及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各类智能可穿戴设备在设计研究和应用中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指出女性健康类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包括更准确地监测、更安全的操作、更舒适的体验、更时尚的外观。该研究对女性健康类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废旧皮革的特殊性,从皮革的翻新与整理、结构的借用与设计、部件的分割与组合等要点着手,对废旧皮革再造在鞋靴产品中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同时,结合鞋靴的产品特点,运用艺术再加工的形式,分析了增形、减形等多元化的再造工艺及民间手工技艺的融合方法。通过鞋靴设计案例的分析与实践,对皮革进行形态上的处理,丰富了鞋靴产品的视觉效果,并提炼出安全、便捷、经济的废旧皮革再造方法,为废旧皮革的循环利用和鞋靴品牌的价值提升,探寻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结合废旧皮革的特殊性,从皮革的翻新与整理、结构的借用与设计、部件的分割与组合等要点着手,对废旧皮革再造在鞋靴产品中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同时,结合鞋靴的产品特点,运用艺术再加工的形式,分析了增形、减形等多元化的再造工艺及民间手工技艺的融合方法。通过鞋靴设计案例的分析与实践,对皮革进行形态上的处理,丰富了鞋靴产品的视觉效果,并提炼出安全、便捷、经济的废旧皮革再造方法,为废旧皮革的循环利用和鞋靴品牌的价值提升,探寻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传统文化与鞋靴设计的有机融合,提升鞋靴产品的整体文化内涵。以禅意美学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传统文化的现代鞋靴设计造型元素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在鞋靴设计当中;在研究禅意美学含义和特点的基础上,从鞋靴的造型、色彩、图案、材质、工艺等方面探究了其在鞋靴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将禅意美学与鞋靴设计进行合理融合,设计出具有禅意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鞋靴,让鞋靴回到最初的朴素实用之中。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智能可穿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穿戴设备已经从眼镜、手表这种装饰性的简易智能穿戴向鞋子、衣服等难度更高的必需品发展。从2012年前后阿迪达斯、耐克把智能鞋的概念带进国内市场后,智能鞋就逐渐成为国内企业追逐的新方向。进入2015年后,智能鞋迎来快速发展,智能鞋生产商数量与智能鞋出货量都有较大的增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国内可穿戴技术与智能纺织服装技术融合及产业化发展,通过详细阐述国内外可穿戴感知手套、可穿戴体育用品、特种用可穿戴设备、时尚性可穿戴设备特征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探讨智能可穿戴设备研发路径、方法以及在各领域产业化上存在的技术瓶颈.指出未来的智能可穿戴产品是集监测人体健康、信息传递、通信、人机交互等特定功能性和时...  相似文献   

11.
黄伟 《毛纺科技》2022,(9):106-112
婴幼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需要父母管理婴幼儿的健康,智能穿戴产品能够有效帮助父母监测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状况。为了促进婴幼儿健康监测智能穿戴产品的发展,针对婴幼儿智能穿戴产品的分类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重点分析婴幼儿健康监测智能穿戴产品的形态、功能、材料设计特点,并提出可行性设计建议。研究发现:这些产品能够有效监测人体心率、血氧、体温、呼吸频率、睡眠质量等生理信息,对危机状况能作出预断并发送警报,减轻了父母的育儿压力,保障了婴幼儿的生命安全。建议我国加强婴幼儿健康监测智能穿戴产品的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设计和服务水平,以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  相似文献   

12.
鞋靴流行的理论是鞋靴造型设计基础理论中消费心理理论、审美心理理论及市场销售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探讨鞋靴的流行,有助于鞋靴设计、生产、销售,使产品能适销对路,并有助于引导消费者美化生活,对推动鞋靴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柔性智能可穿戴领域面临的产品功能单一、续航能力低、穿着舒适性差及三维扭曲形变时与人体贴合性不佳等问题,研究了基于纺织、材料、电子、通信、生物、能源及环境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柔性智能可穿戴纺织品,分析了纤维基柔性智能可穿戴器件的制备方法、组成结构、三维形变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综述了近年来可 穿戴技术与产品的研究进展及纤维材料在柔性应变传感器、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基生化传感器、超级电容器、微生物燃料电池等柔性智能可穿戴领域的最新应用,指出可穿戴技术与纺织材料的融合是可穿戴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14.
杨春燕 《中国皮革》2022,(11):76-79+83
制式鞋靴是我国很多重要单位配装产品中的大类,制式鞋靴的产品质量代表了国内鞋靴发展的水平,也关乎配发企业仪容形象,甚至在某些配发单位,鞋靴质量决定其队伍战斗力。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制式鞋靴质量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风险,从质量意识、过程管控及改善建议等方面,提出制式鞋靴质量管理与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了静脉曲张辅助治疗功能的下肢智能穿戴鞋靴关键技术。通过文献分析、功能分析和推理法等方法,设计了一种可依据患者病情程度自行调节腿部及足部压力的智能穿戴产品,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该系统采用智能控制器芯片W801作为主控,具有蓝牙和WIFI无线通信功能,可通过手机控制。主要组件包括电池、智能控制器、PWM驱动和微型气泵等,工作原理为智能控制器驱动PWM驱动,带动微型气泵充气,对鞋子气囊进行充气以产生压力,从而减缓静脉曲张病痛。系统具有四种工作模式,电路部分包括电源、升压电路、稳压芯片、串口通信、射频部分、气泵控制电路和主控部分。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应考虑价格、隐私保护和续航时间。  相似文献   

16.
流行元素是时尚产业的代名词,流行元素需要时尚产品载体,鞋靴作为时尚单品,需要与流行元素进行结合,以更完美的形式诠释足下美丽。通过分析鞋靴设计现状,找出鞋靴设计弱势所在,结合鞋靴设计趋势,提出应该合理的将流行色彩元素、流行造型元素以及流行纹样元素融入鞋靴设计,更好的促进鞋靴设计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数字艺术在鞋靴设计中的各种应用场景为研究重点,聚焦于数字艺术概念,数字艺术对于鞋靴设计的意义,以及数字艺术在鞋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期待激发起鞋靴设计的创新活力,推动数字艺术在鞋靴设计领域的升级应用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高端功能鞋靴产品研发制造需求为突破口,对功能鞋靴传统制造流程进行了智能化升级,系统分析了裁断、制帮、制底及帮底成型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功能鞋靴智能制造体系理论和实践方法,设计并建设实施了全自动智能生产线及质量控制体系,实践证明其成效突出,对制鞋企业探索转型升级路径、激发行业变革热情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产品企划方案流程是鞋靴产品设计与生产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对后续工作的实施起到方向性和指导性的作用。从企业的发展与产品品牌定位、市场调研与流行资讯信息收集、产品企划方案等方面来正确掌握企业发展战略计划,从而整理分析出符合鞋靴行业日趋激烈的发展竞争的需要,符合市场需求的鞋靴产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着装形象,现代鞋靴作为时装的点睛之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对鞋靴的审美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质感的基础上力求多元化。因此,鞋靴材质的创新便显得尤为重要,软雕塑材质作为现代鞋靴设计的新宠,受到众多吹捧,为了设计出更多造型优美,形式多样的鞋靴,研究软雕塑艺术在现代鞋靴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