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磊 《纺织导报》2016,(10):154-157
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天津工业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重点、校企协同育人为关键的思路,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基础上,以纺织工程专业针织与针织服装专业方向为试点,对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满足了当前行业、企业对创新型纺织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契合职业技能链的高职纺织服装贸易专业群,是主动服务江苏省苏南地区传统纺织服装贸易产业转型升级而构建的。契合职业技能链的高职纺织服装贸易专业群,由校企分类合作育人运行机制、技能贯通的教学实施方式、平台递进式的课程体系、学训兼修的技能实训模式和校企兼容的双师教学团队等子系统构成。契合职业技能链的高职纺织服装贸易专业群,创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教学实施方式和专业建设思路,解决了高职人才技能培养与产业人才技能需求契合度不佳、校企合作运行效率不高和专业建设不够系统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以"创新、突破、发展、提高"为主要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着力弘扬"工匠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基于"工匠精神"的纺织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是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保证,是纺织从业者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纺织人才培养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强化校企共同育人,校企联合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纺织人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大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和践行活动。  相似文献   

4.
契合职业技能链的高职纺织服装贸易育人系统是主动服务区域纺织服装贸易产业升级的人才新需求,依托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以纺织服装设计、加工、商贸职业技能链为轴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引领,整合校企优质教学资源,以系统式思维将纺织服装与商贸 2 类 5 个专业进行有机融合而构建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校"园"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携手,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渗透,更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相融合的互补行为。近年来,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悦达纺织科技工业园(简称悦达纺织园)多层面立体探究,实践校"园"深度融合,贴近企业做服务,一方面增强了学校的服务能力,提升了育人质量,另一方面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展示合作成果悦达纺织园由于建设起点高,技术装备精,员工素质强,产品定位高,为此盐城工院多家中小企业成功产学研合作的  相似文献   

6.
对接高端纺织服装产业群的纺织服装产业学院是推进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新途径。从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人才需求分析调研和实证研究出发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分析及育人策略建议。得出:校企双方构建复合创新型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产业业务发展需求共订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工作室、工作坊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发实用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共育"校企行所"混编师资团队,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建立"政校企行所社"多元协同治理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5月27日,南通职业大学校企合作推进大会在南通职业大学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以"百名企业家进校园"和"百名教授进企业"的"双百工程"校企合作由此全面启动,来自江苏省南通市纺织服装系统的江苏大生集团等多家纺织服装企业成为"优秀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8.
面对现代纺织产业发展需求,文章通过对纺织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问题的梳理,搭建了“五位一体”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平台,重构了纺织工程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创建了“两团队、六融合、八平台”学科竞赛体系,形成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双轨制育人模式,引入渐进式的双创助推实践活动,深度融合了实践教学、学科竞赛、校企融合、双创创新,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纺织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为纺织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借助针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多家针织企业的校企合作平台,江南大学开展了基于校企合作的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章阐述该培养模式的研究意义,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的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本科生宽理论与强技能综合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常涛  路静 《纺织教育》2010,25(5):43-46
探讨纺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和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立、"订单"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产学研合作等问题。校企合作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纺织技术专业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为培养纺织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探索了一条校企合作之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现代学徒制下推进课程思政理论创新;双导师(教师)主体作用发挥有特色;突出校企协同育人特色,推进机制优化、构建体系完善;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开发思想政治元素鲜明的课程思政资源;育人模式、实现路径途径、方法可推广、具有示范性,方法载体具有示范性等方面阐述校企合作高职现代学徒制课程思政育人创新和特色,明确校企合作高职现代学徒制课程思政育人的重点和难点是制度与机制的创新,难点是以企业为主导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管理制度与机制、研究设计制定教学文件。  相似文献   

12.
在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的大背景下,通过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建设实践,阐述校企协同育人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无缝对接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广西轻工业》2019,(7):164-166
针对地方院校校内的工程实践环境较为薄弱,需寻求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背景,提出校企协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双赢模式,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教学体系,并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优化,阐述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如何有效运行双赢模式以及开展校企协同培养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使高校与企业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根据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重点教研教改项目:基于高职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课程开发研究和实践(编号:JYA1303)研究成果形成的理论性观点。文中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最突出的"校企合作项目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效融合难"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有效解决办法,并通过其二级产业学院—沙溪纺织服装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过程举措,即:依托产业需求定专业目标方向;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建专业课程体系;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引进校企合作项目;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建立项目工作室及配套管理机制;以工作室项目为载体开发课程教学资源;通过项目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与企业协同育人和创新,构建形成"产教融合、学做一体"职教办学特色,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项目与课程教学有效融合提供可借鉴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广西轻工业》2019,(1):160-161
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引入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之中,学徒采用"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培养方式,实现校企融合、双场所学习,双主体培养,通过带徒弟的形式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相似文献   

16.
分析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路线,深化校企"二元制"合作育人新机制,搭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开展招生招工一体化,按照企业人才需求采用"菜单式"育人模式,结合企业岗位技术标准,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内容、课程标准进行重构,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与合作企业在共同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订单式、"前店后校"模式、组建职教集团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企双方的发展,但是当前的这些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合作内  相似文献   

18.
《纺织教育》2012,27(2)
日前,在由中国服装人才网、中国纺织人才网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纺织服装“校企合作示范院校”评选活动中,江西服装学院、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荣获“2011中国纺织服装校企合作示范院校”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就业市场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这一问题,分析就业市场上高校人才供应与企业需求不对等的就业困境,提出基于OBE理念的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本文以实际试验班的形式对基于OBE理念的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研究和实践,最后总结分析基于OBE理念的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效果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广西轻工业》2013,(6):176-177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以实现师资共享、资源共享、利益共享。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适用人才"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实践证明,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对企业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