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折射层析反演静校正在伊朗卡山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折射层析反演静校正能够较好地解决复杂近地表引起的静校正量问题。该技术最新的算法利用非显式的射线追踪方法求解近地表模型,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减少了复杂地表和地质条件下速度∕深度模型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在伊朗卡山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利用该项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近地表引起的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2.
折射静校正在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介绍了三维折射静校正方法的实现步骤,并通过实例证实三维折射校正方法替代野外小折射测量,更好地解决复杂地表条件下野外近地表风化层引起的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层析静校正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塔里木盆地地表条件复杂,存在平原、沙漠、戈壁和山地等不同的地表条件,基于模型的野外静校正方法无法满足这些地表条件,通过分析不同的静校正技术的适用前提,针对不同的适用条件和地区,分别对比试验了沙丘曲线模型法、大炮初至折射法及层析静校正等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层析静校正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复杂近地表区综合长波长静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近地表区长波长静校正问题一直是地震资料处理难点之一,其原因不是野外数据密度不够,就是方法假设条件不能满足。在复杂近地表情况下,精确求解风化层速度、厚度和高速层速度是严重的非线性问题。本文通过非线性问题线性化、模型参数替代方法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野外表层调查和地震数据中含有丰富长波长信息,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应该综合考虑这两方面因素。本文在表层调查和初至折射波速度的共同约束下,建立初始速度场,利用层析静校正进行近地表速度场反演获得近地表模型,再运用初至波旅行时拟合迭代技术,在地震数据共炮点、共检波点和共炮检距道集上综合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中国西部黄土塬地区野外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复杂近地表条件下能够很好地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5.
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玲 《石油物探》2012,51(4):383-387,317
折射静校正方法的假设前提决定了其在表层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效果欠佳,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能够适应低降速带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和近地表成层性差等复杂条件。在简要分析折射静校正方法对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不适应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步骤;给出了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在西部近地表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结果,对比了层析反演时有无约束条件下的近地表建模精度与静校正效果差异,表明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在解决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静校正时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6.
SMODEL层析反演近地表模型静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折射波静校正方法是解决复杂地表静校正问题的一种方法。但折射波静校正的理论是建立在具有稳定折射界面的条件下,利用拾取的折射波初至时间计算静校正量,这样折射波静校正应用有其一定的适用条件,在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提出SMODEL层析反演近地表模型静校正方法,该方法利用了所有的初至信息,包括直达波初至、折射波初至和反射波初至。在算法上采用小波变换与Lipschitz指数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自动拾取初至时间,提高了初至拾取的效率、精度与抗干扰能力;采用梯度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反演近地表模型,提高了反演的收敛速度和精度。实例表明,SMODEL层析反演近地表模型静校正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复杂地表(特别是低速带变化比较剧烈)情况下的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7.
折射层析反演静校正及其在伊朗卡山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折射层析反演静校正能够较好地解决复杂近地表引起的静校正量问题。该技术最新的算法结合了首波法和回转波法的优点,利用所有偏移距信息进行反演,减少了复杂地表和地质条件下速度-深度模型的不确定性。利用反演出的模型分别求取激发点和接收点的静校正量,可以消除长、短波长静校正量的影响。伊朗卡山地区地震资料的近地表校正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在西部复杂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校正技术在复杂地表区地震资料处理中至关重要。在中国西部地区,地表起伏剧烈,表层低速带横向速度变化较大,静校正问题严重。传统的野外静校正和初至折射静校正方法在复杂近地表条件下很难求准近地表速度模型和静校正量。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通过非线性算法反演出准确的近地表速度模型,求出准确的静校正量。给出了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包括射线追踪和联立迭代重构法反演。通过在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的实际应用,明显改善了地震叠加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地表起伏剧烈,近地表速度横向变化较大,静校正问题十分突出。阐述了近道约束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的基本原理,给出了该技术在塔里木盆地近地表结构复杂地区的应用结果,对比了层析反演时有、无近道约束条件下的近地表建模精度和静校正效果。应用结果表明,近道约束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在解决塔里木盆地复杂地区的静校正问题时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0.
复杂地区综合寻优静校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地震勘探常规静校正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地表区的静校正问题,联合使用综合模型法野外一次静校正、综合寻优折射波静校正、综合寻优反射波静校正三种静校正方法,解决复杂地区的静校正问题。本文方法避免了拾取单炮初至,直接对野外近地表信息和地震记录的折射波和反射波时窗进行计算。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法是一种快速解决复杂地区长、中、短波长静校正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复杂地区静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校正问题的解决要做到有理有序。有理就是根据近地表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静校正方法;有序就是解决静校正问题需要遵循先长波长、后中短波长及剩余静校正的顺序。为了解决复杂地区的静校正问题,首先要建立近地表模型.然后应用模型约束折射静校正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接着应用折射波剩余静校正解决中短波长问题,最后应用分频静校正解决剩余静校正问题。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这套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勘探地区地表条件的日趋复杂,静校正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以往的常规折射静校正方法受复杂的地表条件的影响,不能完全解决中长波长静校正问题,无法满足复杂地表的静校正精度。通过对Omega层析反演静校正的关键步骤及其参数选取的研究,确定了适合复杂地表条件下的静校正流程与合理参数,形成一套有效改善复杂地区地震资料处理的方法。在复杂区块的应用显示,Omega层析反演静校正应用效果明显,能够很好地解决中、长波长的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油气地球物理》2014,(1):19-23
阿什里地区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工区地表条件复杂,以山地为主,主体处于伊连哈比尔尕山山前带,相对高差变化大,地形变化剧烈,地层推覆作用导致出露地层多样,产状多变,近地表结构复杂,单炮上的初至和有效同相轴表现出较强扭曲现象,静校正问题非常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采用了近地表约束的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层析反演中引入小折射和微测井信息,约束层析反演的初始模型,使最终反演出的近地表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有效地解决了该地区的野外静校正问题,提高了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4.
几种常用静校正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30,自引:9,他引:21  
林伯香  孙晶梅  徐颖  李博 《石油物探》2006,45(4):367-372
随着地震勘探区域地表条件复杂化,静校正在资料处理中的作用日显重要。因此,有必要对各种静校正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析。为此,对目前常用的高程静校正、模型静校正、折射静校正和层析静校正等方法的基本理论和适用条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认为基于初至时间的层析静校正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复杂地表区由于地形和低速带变化引起的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同时讨论了多域统计剩余静校正、相对折射法剩余静校正和反射剩余静校正等方法,认为基于初至时间的多域统计剩余静校正是解决由测量误差和表层速度模型误差引起的残留短波长静校正问题的较好方法,只要应用得当,同样适合复杂地表区的资料处理。  相似文献   

15.
以沙漠区野外近地表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低、降速层的分层情况及常用的几种野外静校正方法的原理,依据各种野外静校正方法的优势和实际资料处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针对沙漠区资料野外静校正的方法——利用层析反演约束近地表模型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资料的初至信息与野外近地表调查数据资料,获得更为准确的野外静校正量,更好地解决了沙漠区野外静校正问题,在实际资料处理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在地表地质条件复杂地区,一般会产生静校正问题,对于解决这些地区静校正问题,层析静校正方法是较为合适的,因为一方面它对初至波没有严格限制,另一方面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演地表地层结构,较好地解决静校正问题。本文介绍的层析静校正方法,是利用反演的初至波和实际拾取的初至波进行相减,得到一个修正量,然后重复这个过程,迭代计算得到精确的近地表模型,消除静校正问题对反射时距曲线的影响。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万城地区复杂地表条件引起的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17.
苏里格气田地表条件复杂,北部为沙漠、草原区,南部为黄土塬地貌,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如何解决不同地表类型的静校正问题是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探讨和分析了折射波静校正、走时层析反演静校正和初至波线性拟合静校正等方法在该气田多个工区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折射波静校正方法对于具有稳定折射层的地区,应用效果较好;走时层析反演静校正是一种非线性反演近地表速度模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复杂地区的静校正问题;初至波线性拟合静校正是一种剩余静校正方法,可以进一步解决残余的静校正。因此,解决苏里格气田复杂地表的静校正问题必须根据实际地表地质条件,采用组合静校正,实现多种静校正方法的优势互补和有机组合。  相似文献   

18.
阿尔及利亚Guerana地区地表地质状况非常复杂,存在严重的静校正问题。在认真分析Guerana地区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折射静校正、高程静校正、层析反演静校正等不同静校正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试验,选用Tomodel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该地区的静校正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找到了解决沙漠、戈壁、砾石层的静校正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实用技术。伪三维层析反演静校正将二维测线的地震数据视为三维数据体,即基于二维测线的地震数据求取一个三维近地表速度模型,并计算出二维测线的静校正量,据此解决二维测线之间的闭合差问题;同时,产生的三维近地表速度模型有助于研究二维测线位置周围的近地表速度。将伪三维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应用于巴基斯坦M区二维资料的实际资料处理,结果显示该方法求取的近地表速度准确,且明显提高了地震剖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由于现有静校正方法的应用存在一些局限,因此不能很好地解决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的静校正问题。为此,研究了基于有限差分算子的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技术。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实现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雷琼地区徐闻区块丘陵地区的地震数据处理。单炮记录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改善反射波同相轴的连续性,还可以较好地压制噪声。对经过野外静校正、初至层析静校正和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处理的叠加剖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能够较好地消除复杂近地表结构的影响,提供更高精度的成像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