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研究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在长江中游河道地形测绘中的适用性,利用RTK测量数据等方法验证了不同地表覆盖类型激光雷达点云的平面位置精度及高程精度。结果表明:(1)点云高程较差分布具有集中性、对称性;(2) DOM平面位置精度优于点云平面位置精度;(3)点云高程精度与地表覆盖物类型有关,地表植被覆盖越密集,点云高程精度越低。长江中游河道常见地物中芦苇地高程精度最低。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生产的DOM平面精度、点云平面精度、点云高程精度均满足SL257-2017《水道观测规范》中对专用地形图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在地形测量中由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数据生产周期短、精度高、受天气影响小等特点,目前在河道堤防测量中已有应用.为了获得河道堤防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该文提出采用垂起固定翼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系统对河道堤防进行测量,通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点云数据的平面精度、高程精度和DEM精度,并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质量成果... 相似文献
4.
5.
林方建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8):130-131
在工程测绘阶段,受原始扫描数据质量的影响,最终的测绘误差较大,为此,提出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山区河道水电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借助激光雷达在数据扫描阶段的精度优势,将其嵌入到无人机中,实现对目标范围数据的采集,并通过设置标靶,实现对采集数据的校正。在山区河道水电工程模型绘制阶段,采用点云滤波的方式去除原始数据的噪声,再利用点云拼接的方式实现对工程模型的构建。在测试结果中,设计工程测绘方法下的误差始终稳定在1 m以内,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7.
渭河下游堤防部分堤段不同程度的存在隐患,每遇洪水均有险情出现.高密度电法勘探在堤防隐患探测方面有较好的适用性.本文结合探测堤段地质简况,阐述了该法的野外工作布置,并进行了野外观测数据的资料解释及成果分析,可配合工程勘探对堤防工程地质单元进行较准确的划分. 相似文献
8.
机载激光雷达技术是通过将全球定位、惯性导航、激光、光学技术等先进技术集于一体组成的测量新技术,通过安装于飞机之上来探测地面的三维坐标,生产相应的"4D"测绘产品。文中简单介绍了机载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及应用,通过生产实践,分析激光雷达测绘技术的数据,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信息采集效率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阐述雷达测绘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应用领域,总结水利枢纽工程应用的经验,展望激光雷达技术在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一、堤防隐患探测的必要性河北省共有主要行洪河道30余条,堤防总长度4200多公里。这些工程在历次抗洪斗争中对保卫首都、天津两大城市和京广、京沪等八大铁路干线、华北、大港两大油田及河北省10个中等城市和广大农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着重要作用。自1963年大水以后,迄今未发生较大洪水。20多年来,由于受社会因素、自然条件的影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辽宁省浑河堤防隐患探测中的应用,为堤防除险加固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实践表明,该探测技术应用在堤防隐患探测中,具有快速高效,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探测结果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直流电阻率法在吉林省嫩江干流堤防上的应用表明,该套技术适合土质堤坝的隐患探测。对于探测堤坝中的裂缝、孔洞、松散土夹层等隐患具备实用性,探测结果形象、直观、可靠,该方法对及时掌握堤防质量状况,有针对性地处理堤身各种隐患,确保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京杭运河堤防检测中的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系统组成、原理以及方案。证明了这种新技术是堤坝的质量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手段,文末对隐患探测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任长安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1)
以南拒马河河堤防检测为例,使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河堤进行地球物理勘探,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对工程无损的特点,同时根据地下层面电阻率分布特征判断可能发生的隐患,为堤防检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ZDT—I探测仪在滏阳新河堤防隐患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锁庄 《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2,(5):27-28
采用ZDT-I智能堤坝隐患探测仪对滏阳新河右堤衡水市桃城区段堤身进行探测,发现堤身存在严重裂缝及孔洞隐患。本文对探测原理,堤防隐患探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堤防除险加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