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工程类比经验法确定水下隧道岩石覆盖层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琼  陈颖芳  杜素云 《山西建筑》2009,35(22):341-343
归纳了国内外常用确定最小岩石覆盖层厚度的方法——挪威经验法、国内顶水采煤经验法、隔水岩柱经验计算法和日本经验公式,利用上述四种方法对重庆两江隧道中的长江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层厚度进行工程类比分析得到,长江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层厚度取值为21m~32m。  相似文献   

2.
《建筑机械化》2008,29(1):18
近日在重庆市政府自主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文天平表示,朝天门两江隧道一定会建!朝天门两江隧道总投资估算约36亿,但建设时间还未确定,待东水门大桥和千厮门大桥两桥交通流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启动。目前朝天门两江隧道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规划部门已对隧道的出人口位置进行了规划预留。  相似文献   

3.
大型江底地下互通式立交枢纽建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两江隧道工程拟用隧道的方式构建江底全互通式立交,采用钻爆法施工,共有6处平交、4处近距离立交隧道。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大型江底地下互通式立交枢纽建造全过程的施工力学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已建成类似工程,提出江底钻爆法隧道间的平交段与近距离重叠立交段的关键设计参数,如:隧道平交段与近距离重叠立交段合理间距。建立大型江底地下互通式立交平交段和立交段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组织方案,特别是钻爆法隧道之间的平交和立交施工方案。对地下互通式立交枢纽建设中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在世界上首创地下互通式立交枢纽修建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建筑技术开发》2009,(4):71-72
武汉长江公路隧道中的过江盾构隧道全长2537m,按照世界先进的江底隧道标准建设,是目前我国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江底隧道工程。隧道地质含黏土、粉土、粉细砂、孵石,还有岩层等13种围岩,尤其是上软下硬的地层施工难度极大。施工中遇到12个技术难题,面临姿态控制、高水压、超浅埋、强透水、长距离掘进等5项世界性难题。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确定水下隧道覆盖层厚度是建设水下隧道关键技术之一.一方面,覆盖层厚度是水下隧道建设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在水下隧道线路方案确定以后,覆盖层厚度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水下隧道的长度,从而影响水下隧道的建设费用.另一方面,覆盖层厚度还是控制水下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通过有限元流固耦合分析,提出了长沙市湘江大道浏阳河隧道合理覆盖层厚度,直接指导了该隧道设计,同时对其它水下隧道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浙商朝天门中心项目建筑红线在平面位置上与规划中的两江隧道之望龙门隧道部分重叠。为避免浙商朝天门中心项目实施后对两江隧道今后的建设造成影响,文章根据相关设计资料,对浙商朝天门中心项目和未来两江隧道建设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为朝天门中心项目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王海泉  韦伟  王延璞 《山西建筑》2010,36(35):318-319
结合水下隧道掘进爆破施工特点,从防灾减灾角度出发,对爆破施工优化进行了探讨,从安全判据的选取,最小覆盖层厚度的确定,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终实现了爆破参数的优化,并得出了水下隧道的减震措施。  相似文献   

8.
陈馈 《建筑机械化》2004,25(8):29-32
通过重庆市主城排水长江隧道的施工,介绍了过江隧道盾构法施工的关键技术以及江底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武汉长江隧道盾构过江施工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盾构长距离穿越砂层,盾构承受水压高,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状况非常复杂,江底段隧道最小覆土厚度小于隧道直径,而且水底部分与覆土压力相比水压力更大,特别是武昌深槽段水压力主导的施工。为了确保盾构过江安全,对水土压力设定与控制、泥浆特性、隧道上浮问题和管片变形及软硬不均地层盾构姿态控制等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双连拱隧道两种工法的施工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连拱隧道施工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围岩坍塌、已修筑的衬砌产生大面积裂缝等问题。金洞隧道位于渝怀线甘家坝与鱼泉之间。设计预留了二线隧道条件。二线位于一线右侧,进口两线间距14.09m,有分修条件:出口两线间距5.03m,设150m“燕尾”式隧道段,其中连拱隧道长42.2m。连拱隧道施工有很多种方法,在围岩条件较好时,往往采用三导洞法或两导洞法。为了比较这2种方法的施工安全性,采用有限元法对该区段隧道施工过程进行力学模拟计‘算,比较了2种不同施工方法下的洞周位移、初期支护的内力、安全系数等,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作为连拱隧道施工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建设海底隧道无疑是最安全经济、路线最短的方案。自从1936年第1条海底隧道--日本关门隧道开始建造以来,在世界各地,已有近百条海底隧道相继建设,海底隧道的设计与施工,还有许多技术问题丞待解决。结合我国拟建厦门海底隧道的工程实际,探讨了国内外海峡海底隧道工程的特点及其最小岩石覆盖层厚度的问题;结合世界上已建海底隧道的工程经验,应用经验类比法和数值分析法,研究厦门海底隧道的岩石覆盖厚度。研究成果将对我国未来的海峡海底隧道修建工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市松花江隧道顶部覆土安全厚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拟建哈尔滨市松花江隧道的施工过程,首先假定考虑各种不同工况及场地条件下的40种施工设计模型,建立尽可能逼近实际问题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反复进行模拟计算,据此绘制各单项影响因子与隧道顶部覆土安全厚度之间相互变化关系曲线,并分别给出其高精度的拟合关系式。同时讨论各单项影响因子与隧道顶部覆土安全厚度之间的相关变化规律,从而遴选出影响隧道顶部覆土安全厚度的主要影响因子,然后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获得能够综合体现各主要影响因子共同作用的隧道顶部覆土安全厚度预测模型。最后,以一相似的隧道工程为例,对所得到的隧道顶部覆土安全厚度预测模型进行有效性与可靠性校验。  相似文献   

13.
泥水式盾构工法是水底软土隧道施工的首选工法,施工时泥水压力过大可导致开挖面前方地层劈裂,引发泥水喷发、河(海)水倒灌事故。以此类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地层劈裂发生、伸展机制及不同泥水压力对地层劈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底隧道泥水式盾构施工时,开挖面前方地层微小劈裂纹不可避免,但泥水喷发现象能否发生与盾构掘进参数、泥水性质、地层特性及盾构覆土厚度密切相关,通过理论分析和盾构掘进模型试验,得出了泥水喷发半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止泥水喷发现象发生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厦门海底隧道结构防排水原则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海底隧道不同于陆地隧道,水压高,水源充足,又无天然出口,海底隧道的渗水问题远比陆地隧道严重得多,处理起来也困难得多。海底隧道结构防排水系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是海底隧道成功的关键,也是控制运营费用的主要部分,海底隧道结构防排水原则和标准的确定又是设计合理防排水系统的基础。在分析国外已建成海底隧道防排水设计的基础上,提出确定海底隧道防排水原则的临界地下水位,并通过数值分析计算厦门海底隧道设置盲管排水系统后的排水量和衬砌背后水压,从运营经济性角度分析排导系统设置的可行性,提出厦门海底隧道应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防排水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厦门海底隧道合理的防排水体系,并在工程中得到应用。提出的研究方法也可为其他海底隧道结构防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重庆朝天门大桥防腐施工特点及涂装设计方案,对施工难度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合理可靠的施工工艺保证措施,并通过应用验证了施工工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新型铁路隧道门洞口段结构受力特征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现有的铁路隧道洞门的设计只是经验性地照搬标准图的模式,而对新型隧道门的研究是必要的。一种新型隧道门在满足它的美学效果、环境保护等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应保证隧道洞口结构受力后的安全性。对采用新型隧道门的洞口段围岩压力和衬砌内力进行现场测试,并将单线斜切式隧道门洞口段的现场试验结果与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了洞口段围岩压力分布和衬砌结构受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斜切式隧道门洞口段围岩压力和衬砌内力从洞口向洞内逐渐增大,其大小随覆盖层厚度增大而增大,围岩压力在仰拱处最大;衬砌结构处于复杂的三维受力状态,既有横向轴力、弯矩,又有纵向轴力、弯矩,其受力特征类似于壳体结构,因此,按壳体结构设计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膨胀性土及膨胀性泥岩的基本特性及支护要求,并结合重钢西昌矿业有限公司破石头改道工程大型引水隧洞施工中膨胀性泥岩隧洞段的开挖支护经验,提出针对该类围岩隧洞的施工应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理念,尽可能缩短开挖围岩的暴露时间,从而有效减少此类围岩的失稳垮塌。实践经验表明,文中介绍的施工工艺对于大断面膨胀性泥岩隧洞施工而言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钢拱肋制造精度控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黄鑫  钱叶祥 《钢结构》2009,24(9):60-62,50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主桥为3跨连续钢桁系杆拱桥,节点为高强度螺栓连接,连接关系复杂,螺栓孔连接精度要求高。通过对主桁杆件、节点板等关键构件的制造精度控制,在试拼装过程中对累积误差进行精度管理,确保了拱肋精确安装合龙及拱肋线形。  相似文献   

1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将于2009年4月颁布执行.介绍了规范中防水等级标准的确定依据、修正原因、检测方法等,并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了英国、德国铁路、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标准及借鉴内容,指出我国新修订的防水标准在湿迹、渗漏水量要求方面均有合理改进,说明了两种渗漏水量检测方法:在有流动水的隧道内设集水井和贮水堰进行积水量检测.并分析了湿迹与漏点的检测与换算.  相似文献   

20.
轻轨地下车站主体结构设计与施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重庆轻轨工程临江门车站主体洞室开挖宽度达23.040m,开挖高度达20.578m。车站最小覆盖层厚度为10.5m,属于超浅埋单跨车站工程。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结构采用等截面复合式衬砌,施工采用双侧壁台阶组合法暗挖施工,工程设计难度大、施工风险高。以该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研究为依托,详细介绍了工程的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主要结构形式、施工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