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开清棉除尘系统正压运行的设计与应用.分别介绍了开清棉除尘系统正压和负压运行的特点,阐述了开清棉除尘系统正压运行的应用原则、主要技术措施、管道设计、工艺设计和运行效果,分析了除尘系统正压运行对开清棉各单机和管理的影响.实践证明:开清棉除尘系统正压运行减少了除尘机组主风机,可实现节能降耗.改进设计后,除尘机组运行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转杯针织纱的棉结杂质,根据系统工程棉纺工艺学的理论,针对转杯纺原料的特点,在纺纱各工序进行了工艺参数的优化配置:清梳合理工艺隔距,加强开松和转移,充分梳理,减少纤维损伤,增加落棉含杂率,减少棉结杂质;转杯纺优化纺杯、分梳辊转速,合理选择负压;加强设备、操作及温湿度管理,从而减少了成纱的棉结和杂质.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要分析了SF011滤尘器,阐述了应用于转杯纺纱工序中的风量、风速的设计与配置以及维护保养情况,通过成纱质量结果证明其应用于转杯纺生产的开清棉、梳棉、转杯纺纱流程的吸风与除尘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开清棉除尘设备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叙述了转杯纺纱工程中为适应除尘负荷大的麻棉、麻粘混纺纱的纺制要求,开清棉除尘设备的改造方案、改造过程和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5.
BD200SN型转杯纺纱机技术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除尘风量对成纱百万米断头的影响;试验对比了54 mm和66mm直径纺杯,以及同纺杯直径加速后的成纱千米棉结,通过对比表明使用54 mm的纺杯后棉结明显下降,而且可大幅提高产量;同时在实践中总结出OE58.3 tex以下的纱线宜采用54 mm的纺杯,达到高产目的;用改装变频器代替引纱变速箱,可从根本上防止引纱速度降低现象,从而稳定成纱质量,提高运转效率.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纺杯速度、工艺风压、分梳辊速度对苎麻棉转杯纱成纱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53tex苎麻75/棉25特杯砂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纺杯速度对转杯纺苎麻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强力CV值、条干CV值影响显著;分梳辊速度对强力CV值 、最小强度、结杂粒数影响显著;工艺排风风压对条干CV值影响显著。综合考虑转杯纱各项性能,选择纺杯速度55000r/min、分梳辊速度9000r/rain、工艺排风风压1200Pa为最佳工艺组舍。  相似文献   

7.
陈玉峰  陆振挺  马新帮 《纺织器材》2011,38(1):30-33,36
为了解决自排风转杯纺纱易产生螺纹纱,在织造中易造成棉结毛羽,影响布面清晰度,造成布面发毛的问题,介绍了自排风转杯纺螺纹纱的特征、对纱线质量的影响及其形成原因,重点对螺纹纱与质量有关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从优选转杯速度、负压、阻捻头、胶辊压力,合理选择用棉、清梳工艺等方面提出了减小自排风转杯纺螺纹纱的控制措施.指出: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从配棉、开清棉、梳棉、并条、转杯纺以及温湿度控制等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达到节约用棉稳定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探讨JWF1204A型梳棉机纺制苎麻棉混纺纱的技术措施.针对纺制苎麻/棉85/15 58.3 tex混纺转杯纱梳棉工序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对新型梳棉机进行加高棉箱或加装木罗拉、将排尘滤网更换为80目/(25.4 mm)2的不锈钢丝布等局部改进措施,优化前部牵伸配置并加装胶圈导棉装置,增大刺辊第一落杂区的长度等工艺优化配置,加强清洁保养工作,最终使梳棉机产量大幅提高,生条质量稳定,所纺制的苎麻/棉85/15 58.3 tex混纺转杯纱质量指标满足了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0.
应用aQura仪分析了转杯纺精梳纱生产中从原料到末并条棉结数量、棉结直径的变化规律,得出开清棉工序的打手数量是影响成纱棉结的主要因素以及打手数量与开清棉棉卷的二次相关关系。探讨了依据精梳条棉结数量计算转杯纺精梳纱棉结数量的方法以及转杯纺对不同线密度纱线棉结的去除能力。利用MatLab数学软件中的函数polyfit求解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得到精梳棉条棉结数与转杯纺成纱各分档棉结数的回归关系,对生产质量控制及工艺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