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睿丰 《城市住宅》2021,28(2):192-193
阐述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优势对文化遗产进行记录与传播.在视觉传播从静态化向动态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需对信息存储、共享与传播的形式有新的认识.而对建筑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需在观念与意识上及时转变,制定统一的技术应用标准与规定,实现数字技术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精准对接,从而为建筑文...  相似文献   

2.
吴皓月 《居业》2022,(7):97-99
我国文化遗产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领域也比较多,从整体上看,建筑文化遗产可以算作我国所有文化遗产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历史发展状态,是我国精神力量和精神文明的代表,包含着我国每一代人的努力和智慧,具有非常重要的纪念意义和现实意义。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部分城市建筑物格局受到影响,建筑物无法实现全面化的保存和管理,严重影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对城市发展中建筑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措施进行分析和说明,希望可以帮助我国城市加强对建筑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更新新的保护措施,使建筑物从根本上发挥出最重要的自身价值和意义,进而使我国的建筑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建筑格局,提升我国整体建筑水平,提出的部分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文化遗产已经是人类无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但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文化遗产的保护却存在着重要的危险。城市文化,是该区域固有的名片,对于城市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文化遗产,则承载了城市对于文化的表达与传扬,是与城市相为一体的。在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加强对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又要协调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必须重视起来。本文针对城市规划中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研究策略展开研究与讨论辩题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城市的规划与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4.
陈飞虎 《中外建筑》1997,(6):36-36,35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其内容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建筑美术教育一直是建筑学领域的重要部分,纵观建筑史的发展,无不反映着、蕴含着当时建筑美术教育的成就。 在古代、建筑技艺的传统同其它技艺的传授一样,主要靠师徒相承,口传心授。最早创办建筑学校的是在世界建筑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罗马,从那时起,将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建筑美术教育就伴随着建筑学的发展而延续至今。 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工程师维特鲁维在所著的《建筑十书》中,对建筑教育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他强调,建筑师是知识分子,除通晓几何、音乐、历史、哲学及法律、天文、数学外,最擅长的应该具有美术才能。到公元288年,罗马城出现了第一所建筑工程技术学院,该校的学生在进校后都开设绘图课。公元334年,罗马各地设立建筑工程训练学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市作为我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冰城夏都、东方巴黎的美誉,尤其是市内的各种文化建筑独具特色.只有重视对这些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才能发挥出它们最大的旅游开发价值.文章就哈尔滨市内的建筑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现状进行研究,并对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提出若干科学性建议,期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徐怡珊  玉镇珲 《山西建筑》2009,35(12):50-51
以建筑与建筑学为切入点,从比较评析和求解释义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与建筑学的发展,深入剖析相关定义,从而全面解读建筑、建筑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探求其真实涵义。  相似文献   

7.
繁荣建筑创作,这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课题,鉴于建筑本身的综合性,其途径也应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本文试从建筑文化研究,加强建筑创作的文化内涵问题谈起,对如何发展地区建筑问题略陈管见。 一.研究建筑文化繁荣建筑创作 中国城市化进入了高潮,1995年城市化水平为28.85%,按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对城市化过程的划分,已进入了“加速阶段”。城镇建设,无论其规模还是速度,都可以说史无前例,这种现象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期。然而,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建设中,尽管各方面成绩很大,原有城市的特色却在逐渐消失。宜人的环境,十分满意的优秀作品,并不多见,这是当今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天津大学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多次合作,是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合作范例。文章系统回顾了天津大学与故宫博物院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合作历史,揭示了高校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优势,以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特点,阐述了跨学科合作、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建立共享平台的重要性,指出建筑教学科研融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建筑教育创新实践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不同时代建筑的结合,城市是由故事组成的,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应让人阅读出个性,而不应在发展中渐渐丧失自我.建筑师的创造应该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融于建筑规划之中,建筑必须带有中国本色特征.与遗产有关的城市环境管理和规划设计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历史研究既是传统的,又是前沿的。从广义的角度看,对历史的看法均会受到当代的影响;就是同一个人,前后不同时期对同一段历史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历史指的就是过去的事物。实际上,某种程度而言,历史就是现在,历史和现在是一体两面,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在,反之亦然。历史传统是现代的基石,现代可以超越传统历史,但不可以剥离,发展不意味着必须丢掉历史。我们首先要思考我们从哪里来,进而才能发出疑问——我们往哪里  相似文献   

11.
长沙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蔚  魏春雨 《工业建筑》2011,41(4):54-58,128
通过分析长沙地区近代工业发展状况,选取三个具有不同时期代表的工业建筑遗产改造案例,从建筑结构保留、功能空间再利用、历史文脉延续、纪念性空间营造、潜在艺术价值的挖掘等的多个角度,详细阐述长沙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与再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发展迅速,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带来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结构的重组,城市旧工业区进入改造、整合阶段,工业遗产何去何从引发广泛关注,工业遗产属于文化遗产范畴,是物化了的人类工业文化。按照文化遗产的分类,工业遗产包括可移动的工业文物、不可移动的工业建筑群和工业遗址、非物质工业文化等。就城市改造、更新过程中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保护性再利用的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消费文化涌动下城市文化遗产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许多城市文化遗产都被改造为时尚消费的场所,涌动的消费文化正悄然改变着遗产保护的理念与方式。文章针对由上海新天地引发的全国城市文化遗产克隆热潮,通过消费文化演变阶段、消费文化本身,及保护规划等方面的解读,认为引发热潮的原因在于规划精英们的引领,制造了文化的"同一化"。并进一步揭示了克隆背后更深层的危机:文化与保护规划理念的危机。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缺乏历史的心境。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培育历史的心境,即在遗产保护中应尽量接近于真实而客观的历史和社会现实,尊重"城市过程"与"遗产本身及其经历"。  相似文献   

14.
邸锐  黄华明 《工业建筑》2011,41(8):18-21
广州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在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广州工业建筑景观遗产的固有脉络的梳理,以国内外相关城市在工业建筑景观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分析广州市工业建筑景观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广州工业建筑景观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蒲培勇  唐柱 《工业建筑》2012,42(6):29-33
西南三线建设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旧工业建筑,不仅具有物质功能,也承载着历史和文化。分析攀枝花三线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提出保护与再利用构想,并指出延续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是西南三线工业城市文脉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以青岛四方机车厂改造为例,探讨了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下普遍性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途径,提出面向市民生活,强调再利用,促进社区发展的老工厂改造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申玲  张昉 《工业建筑》2012,42(1):70-73
阐述港口工业建筑遗产的概念和类型特征。从历史文化、资源环境和经济价值三个方面对港口工业建筑遗产更新的意义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外经验,总结归纳出更新式保护的一般方法,即实现目的性开发与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综合平衡的更新步骤。进而提出以"景观先行"逐步带动港口工业建筑遗产区域发展的新模式,以期为国内港口工业建筑遗产的更新式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杨鑫  张琦 《世界建筑》2011,(4):107-111
特鲁利建筑是意大利南部典型的乡土建筑形式之一,主要分布于普利亚区的阿尔贝罗贝洛城镇。本文重点剖析了特鲁利建筑传统的建造技艺、起源假说以及现代发展。乡土建筑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持续演变与进化不仅是建筑文化传承的关键所在,也是建筑技术发展的重要启明灯。以阿尔贝罗贝洛城镇的特鲁利建筑的发展为例,探讨特鲁利建筑的建造技艺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更新,以期抛砖引玉,为乡土建筑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要努力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作为中国建筑师其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应当学习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才能从中获取有价值的文化营养.以此为基础,融合世界建筑之长,进行富于活力的创造.从寻求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角度看,目前国內建筑创作有“外西内中式”、“建筑符号式”、“新古典式”、“仿古式”等倾向,探索中虽不乏佳作,但较多的却表现出对传统的斥贬、误用、滥用,以至复古主义流行或建筑理论上的混乱.这反映了对传统建筑文化认识上的模糊与理解上的肤浅,反映了对中国建筑历史及理论研究的薄弱.中外建筑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筑史研究推动建筑创作,是建筑发展的一大规律,中国现代建筑创作已向广大建筑师提出了对中国建筑文化再学习、再研究的理论课题.积极提倡建筑史研究同建筑创作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润生  朱宁  高琦 《工业建筑》2013,43(1):14-16
通过介绍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分析青岛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并借鉴优秀改造实例,探讨工业遗产保护应以追溯城市记忆和提高工业遗产适应性为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作为目标;以强调工业遗产的"真实性"、合理制定保护和再利用方式及具体策略为主要内容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