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布式电源带有输配电损耗小、调峰好等优点,但接入配电网后会使系统运行方式复杂化,造成传统电流保护无法适应。结合分布式电源接入给配电网带来的影响,以原本继电保护装置为基础,根据分布式电源容量与配电网短路电流关系实现系统侧电源和分布式电源短路电流计算,能够对各保护装置保护值进行重新整定。从算例计算结果来看,利用分布式电源容量实现配电网保护整定值的自适应调整,能够使分布式电源接入给配电网带来的影响得到削弱,从而使配电网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
大量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入电网,对传统单电源辐射状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带来诸多挑战。现介绍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方式,详细分析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后对配电网潮流分布、节点电压、继电保护整定配置等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方向元件的配电网保护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电源的分类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亮 《仪器仪表用户》2008,15(2):119-120
分布式发电系统对配电网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传统的放射状链式配电网接入分布式发电系统后,配电网继电保护及妥全自动装置的配置和整定变得非常复杂和困难。本文分析了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原有的配电网继电保护和妥全自动装置运行的影响,并研究了分布式电源的分类、不同容量分布式电源对系统电压的影响,以及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分布式电源由于容量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其向系统注入的短路电流不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影响较大。采用负载率、容量因子评价指标,分别从最大负荷时刻和平均负荷水平两个方面探讨了非间歇性与间歇性两种类型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影响,并给出了示例分析。结合间歇性分布式电源降低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原因,从分布式电源的角度提出了提高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三点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电力企业提高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分布式作为新兴发电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备模块化、小型化、小容量优势,同时与当前国家提倡的节能环保理念相契合,解决了传统配电网固化单电源网络模式存在的缺陷。在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以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部分负荷抵消,使配网潮流分布得到有效改善。如果系统出现短路,分布式电源会将短路电流注入至故障点,使配电网节点短路水平改变的同时,达到继电保护的目的。本文通过探讨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对馈线始端、中端及末端继电影响进行分析,给予了切实可行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明军  连新凯  黄飞腾  宣臣柱 《机电工程》2012,29(10):1205-1208
分布式发电系统广泛应用于配电网后传统的单电源供电模式变为多端电源供电模式,从而导致系统潮流分布和拓扑结构发生改变,使各线路发生故障时的短路电流大小和流向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会对配电网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和动作整定值增加难度.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由大系统、风电场、地方热电厂三方供电组成的多电源复杂配电系统,通过建立35 kV配电系统模型的等效电路,重点分析了风电场接入后,风电场接入线路上以及相邻线路上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对系统各母线电压和各线路电流的影响,以及故障点位置对系统故障分量的影响,从而为多端供电网络的保护策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线路故障分量与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以及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7.
智能配电网的主要特征之一支持分布式电源(DER)的大量接入,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改变系统的故障电流水平、持续时间及方向,影响继电保护可靠性和安全性,对灵敏度的改变尤为明显。以珠海3C智能电网的光伏发电电源为依托,对电源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随分布式电源出力的变化,故障电流整定值相应变化的整定方案,从而消除对灵敏度降低的不良影响,并通过实际算例加以佐证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韩紫烨  骆宁  朱珈葳  李强  方谦 《机电信息》2020,(24):26-27,29
随着现代化社会对能源需求的急剧提升,分布式能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传统电网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为充分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其电压产生的影响,利用MATLAB软件的SIMULINK功能模块,对分布式电源和典型负荷两个部分分别搭建了典型的配电网模型,并从分布式能源接入与否与接入位置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对传统电网产生的影响。经MATLAB/SIMULINK仿真运行得到配电网模型中各节点的电压,并进行数据处理,找到分布式电源接入传统电网中对其影响较小的位置,即配电网系统的中部以及靠近配电网母线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随着分布式电源(DG)渗透率的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面临挑战。从机理上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线路电流和网络损耗的影响,通过典型10 k V配电线路的仿真,研究不同分布式电源渗透率下,配电网的电压分布、线路电流和网络损耗等运行参数的变化规律,最后据此提出提升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的措施。研究成果对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传统继电保护产生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配置方案,为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Distributed measurement system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In this paper the technologies that permit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ed measurement systems over the internet are discussed. The different concepts of virtual instrumentation are summarized.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measur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are compared — the first is based on th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environment , and the second, widely used in the research field, is based on the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相似文献   

12.
流程安全系统也遵循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相同路径:新系统常常是先分布;然后通过三重化安全控制器和本地I/O构成集中式系统;现在是由SIL等级的安全控制器和网络连接安全等级的智能I/O、智能仪表构成分布式系统。  相似文献   

13.
Collaborative production is viewed in two related dimensions: collaboration among machines to achieve increased reliability,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and collaboration between machines and human supervisors to combine internal and global control information. A structure, combining centralised planning and human-machine integration, is developed for distributed planning of such collaborative production. The centralised planning relies on game-theoretic optimisation techniques supported by knowledge-based rules for coalition formation of cooperating production operations. The product of the centralised planner is a general, common production plan.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odel is demonstrated mathematically. If the centralised planner cannot reach a solution, then human input is sought. For integrating the human and machine knowledge to reach effective solutions, a neural network model is demonstrated. A simulat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distributed human and machine inputs can be combined under this framework. Such a distributed planning structure can overcome the major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computerised production systems that seek full automation.  相似文献   

14.
起重机分布式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舒 《机电一体化》2005,11(4):81-83
该文介绍了一种CAN总线起重机分布式控制系统。该系统用于起重机的水平和垂直控制,主要论述了系统工作原理、CAN总线特点、控制系统整体结构以及上位PC机软件。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GPIB测试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鸿钰  陈瑾 《仪表技术》2000,(6):16-17,41
介绍一种使用GPIB-ENET和现存的以太网开发的分布式GPIB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机器设计师和最终用户的需求。很多自动化输入/输出结构已经被拆散了。而同时依然能够提供类似于集中式系统一样的性能。自动化岛尽可能靠近机器安装。这些新型的“岛式”结构节省了传感器布线的时间和成本,并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计算在平面不规则零件排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设计了一个分布式计算模型用来提高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s,GA)的运行速度,使遗传算法在解决平面不规则零件排样问题时具有更好的实用性。该模型建立在局域网环境中,以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为主框架。服务器协调遗传算法的运行过程,它将种群中的个体发送到客户机;客户机负责解码计算以获得个体适应度,并将适应度送回服务器。实验表明,应用该模型可以大大加快遗传算法的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基于CORBA规范的应用程序框架,构建大型机组的实时监测系统,并利用多线程技术,进行远程设备的分布式工况监测与集中数据处理,解决了大型机组难以集中监测的难题,也为企业系统集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采用多片MCS-51单片机,设计分布式全电动注塑机控制系统.详细阐述了分布式系统中各节点单片机的系统组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方法来实现单片机的多机通讯.  相似文献   

20.
分布式CAPP中的多智能体协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异地分布的企业和部门要求现代CAPP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分布、并行协同的工作环境,而多智能体技术作为支持该系统环境的重要研究和实现手段,其关键点及难点是使各智能体协同工作。本文在充分研究多智能体协作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黑板结构的协作机制,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分布式CAPP中智能体的协作运算过程,从而使CAPP中异地、异工种规划单元之间达到并行协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