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研究稻壳灰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和抗冻融性能的影响,在不同稻壳灰掺量、不同龄期以及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等因素影响下开展了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的研究,运用SPSS软件建立了冻融循环试验后掺入稻壳灰的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通过SEM试验揭示了稻壳灰对水泥基材料的抗冻融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稻壳灰掺量在一定范围内,水泥基材料的强度与稻壳灰掺量成正比例关系;养护龄期28 d、稻壳灰掺量7%水泥基材料的抗折和抗压强度与基准组相比分别提高了44.1%、74.4%;随着冻融循环试验次数的增加,稻壳灰水泥基材料的抗折和抗压强度降低速率与基准组相比较为缓慢;SEM试验结构表明水泥基材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稻壳灰可有效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冻融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氯化胆碱为促进剂,超细二氧化硅为活化剂,沸石粉为反应助剂,5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为粘结剂,石英砂为结构增强剂,搅拌混匀后,将其与水按照0.4∶1比例,配置成混凝土用修复剂涂覆于混凝土试件表面,标准养护后便得到自修复混凝土试件。考察了自修复混凝土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抗渗性能,采用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机和动弹仪对试件分别在Na_2SO_4、MgSO_4、NaCl溶液侵蚀下抗盐冻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自修复混凝土抗渗性、抗盐冻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一次抗渗压力(28 d)、二次抗渗压力(28 d)均明显高于基准混凝土抗渗压力,在NaCl溶液中,经冻融循环200次后,自修复混凝土质量损失率较基准混凝土减少了45%,其相对动弹模量较基准混凝土下降趋势更缓。  相似文献   

3.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拉伸应变硬化特性,并伴随多条细密裂缝特征,具有良好的裂缝控制功效,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在冻融循环条件和抗渗条件下的性能是否发生显著改变是我们关心的一个问题。本试验研究利用铁尾矿砂研制PVA水泥基复合材料,探讨PVA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抵抗冻融能力和抗渗能力及不同尾矿砂替代率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冻和抗渗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经过250次冻融循环,尾矿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质量损失和弹性损失不超过5.1%,具备良好的抗冻融性能,能够完全满足寒冷地区工程的需要;②材料的抗渗系数随尾矿砂替代率的增加而增加;③尾矿砂替代率等于50%时为抗冻抗渗性能最佳的合理砂率。  相似文献   

4.
利用液氮作为环境介质进行超低温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超低温对水泥基材料抗冻性能的影响。观测冻融循环前后试件外观、质量和强度等宏观性能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水泥基材料冻融循环前后微观结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超低温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明显强于砂浆,且随混凝土强度提高其抗冻性能呈增长趋势;SEM分析结果表明超低温冻融循环后泡水融化试件结构内存在明显缺陷;超低温冻融循环试验可以加速水泥基材料破坏进程,明显减少试验周期,能相对较快的评价出水泥基材料的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环保型裂缝修复材料(简称ECRM)的作用机理,并通过试验研究了ECRM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渗性能,抗中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ECRM处理的混凝土试件,其力学性能有显著的提高,与基准试件相比,试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可分别提高17%、10%、22%以上;抗渗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赋予了混凝土自修复能力;混凝土试件的抗中性化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自制了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岭土复合吸水材料,并将其用于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材料的保湿、增强改性。通过掺加一定量SAP,水泥胶砂试体可实现自养护(即免养护),且力学强度有显著提高。掺0.22%SAP的试样,7d抗折、抗压强度最大可比空白样提高25%左右。采用SEM、XRD分析,探索了SAP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盐类及干湿循环耦合条件下水泥基材料的腐蚀情况,通过抗压强度损失率、抗渗性能评价水泥基材料的抗腐蚀性能;通过SEM观测水泥基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干湿循环过程中,海水主要成分对水泥基材料侵蚀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gSO4、K2SO4 MgC12、NaC1,降低水胶比和添加掺合料可有效提高水泥基材料抗海水腐蚀性能.NaCl对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破坏有限,Mg2+和SO42-侵蚀后微观结构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8.
以水玻璃为主要原料,加入甲基硅醇纳、尿素、重铬酸钾等进行改性,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获得水玻璃基养护剂的最佳配合比.通过SEM、XRD分别研究了各种养护方法下混凝土表层的微观形貌和结晶程度,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空白样和标准养护试样,喷涂养护剂试样表层更加致密,结晶程度更好.探讨了用水量对养护剂性能的影响,并比较各种养护方法下,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及耐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喷涂养护剂试样的后期抗压强度、渗水高度与标准养护相当,比空白样更好,喷涂养护剂试样的耐磨性明显优于标准养护和空白样.  相似文献   

9.
水溶性渗透结晶(DPS)材料是在传统水泥基渗透结晶(CCCW)材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混凝土表面修护材料。借助平板开裂试验、渗水高度试验和透水速率试验,研究了DPS材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早期抗裂性能、裂后自愈合能力和抗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PS材料能够抑制混凝土的泛碱现象,降低早期裂缝的发生风险,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并显著提高抗渗性能和裂缝自愈合能力;DPS材料的裂缝修复效果与DPS材料用量、裂缝宽度、养护时间有关,在DPS材料用量为250~350 mL/m^(2)时,早期裂缝降低率可达88.2%~95.0%,喷涂后比较经济的养护时长为7~14 d。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FT-I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抗渗性能研究以及显微结构分析,表明该涂料对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两种水胶比粒化高炉矿渣高强水泥基材料的盐冻与自愈性能,利用快速冻融法进行盐冻与自愈试验。结果表明,经过500次盐冻循环后,粒化高炉矿渣高强水泥基材料的总体抗压强度下降率与普通石英砂高强水泥基材料类似;盐冻循环后经过适当养护,粒化高炉矿渣高强水泥基材料和普通石英砂高强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均有提高。扫描电镜(SEM)及硬化混凝土气孔结构测定仪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冻融循环下的含气量均表明粒化高炉矿渣高强水泥基材料有一定的自愈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系统试验验证了GB 18445-2012对涂层覆面材料、涂料用量、水固比、养护条件规定的必要性和科学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耐碱玻纤网格布作为覆面材料,易于操作且不影响测试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涂料用量越大,去除涂层砂浆试件的抗渗压力和带涂层混凝土试件的第二次抗渗压力越大;拌合用水量越大,去除涂层砂浆试件的抗渗压力和带涂层混凝土试件第二次抗渗压力越小;养护环境越干燥,去除涂层砂浆试件的抗渗压力和带涂层混凝土试件第二次抗渗压力越小.该结果对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现场施工质量监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制备性能优良水泥基流态土固化剂,通过研究水泥基流态土固化剂中拌合用水与回填土的比例、固化剂掺量与回填土质量的比例和水泥基流态土固化剂的组成,确定水泥基流态土固化剂的最佳掺量,探讨增强固化土抗压强度的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水泥基流态土固化剂的微观结构和水化产物,分析水泥基流态土固化剂的加固机理。研究表明,在一定钢渣的情况下,选择硫酸钠(掺量4%)作为碱激发剂材料,调整合适比例的水泥-矿粉产生饱和Ca(OH)2,可保证强度有效增长。钙矾石膨胀填充固化土中的孔隙是提高固化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涂层逐步被应用于混凝土养护及表面强化领域.研究了聚合物涂层对表层水泥基材料收缩性能、力学性能、碳化深度、毛细管吸附和氯离子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涂层可有效减少表层砂浆的收缩,涂层越厚减缩效果越好;相比标准养护,聚合物涂层可提高表层砂浆的早期强度;提升表层混凝土的抗碳化及抗氯离子扩散性能;改善表层砂浆的毛细管...  相似文献   

15.
水泥基材料自身的低强、高脆性是引起开裂的主要原因,裂缝的形成和开展也加速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劣化.在水泥基材料中引入高强高弹的聚乙烯醇纤维能够显著改善脆性,使其具有准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特性.通过四点弯曲试验,研究养护条件(标养、水养)、基体的厚度和龄期对应变硬化水泥基材料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标准养护优于水养,基体养护24h后浇筑砂浆有利于界面粘结和整体结构性能的发展,且20mm SHCC-砂浆组合试件的准应变硬化和多缝开展更显著,结构延性大幅度提高.此外,采用组合结构形式有利于应变硬化水泥基材料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大面积基础桩头防水使用了赛柏斯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固化成膜后最终形成柔性防水层,与防水混凝土主体组合为刚性、柔性2道防水设防,使其具有其它材料难以比拟的二次抗渗性以及与结构良好的相融性.介绍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防水机理、施工工艺,阐述了施工中的技术要求、施工工法以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养护条件对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抗渗性和自修复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不同养护条件下,对YJH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抗渗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YJH防水涂料早期的防水和抗渗性能指标与养护条件有很大关系,其中标准养护方法的性能最好;随着养护时间的延长,不同养护方法的试件性能基本上相同。  相似文献   

18.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刚性防水材料。它在混凝土中与水泥水化产物等发生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使混凝土致密、防水,具有二次抗渗性及与水泥混凝土良好的相容性。该文是通过试验来研究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材料对混凝土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材料对混凝土构件的裂缝修复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有所增加,即它对混凝土构件能起到补强堵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Soils and Foundations》2023,63(5):101359
Promo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Helin Airplane project where sandy loess is widely distribut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feasibility of improv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andy loess by using lignin,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aterial. Considering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in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sandy loess, such as strong evaporation and large diurn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extensive experiments including curing test, wet-dry cycle test, freeze–thaw cycle test, triaxial test, XRD test and SEM test a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lignin on sandy loess. Test results show that 21 days are enough for lignin-modified sandy loess to complete curing and obtain maximum compressive strength, which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lignin content. Lignin has in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esistance of sandy loess to wet-dry cycles, but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sistance to freeze–thaw cycles. Lignin causes significant alterations on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and mechanical response of sandy loess by mainly changing the cohesion while maintaining the frictional angle unchanged. SEM results show that lignin gradually plays the role of cementation, bonding, and fiber reinforcement with increasing content, and it mainly affects fine-grained soils while it has less effect on large particle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different experiments is obtained.  相似文献   

20.
浅埋煤层覆岩隔水性与保水开采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陕北浅埋煤层保水开采的模拟研究与采动损害实测,揭示采动覆岩裂隙主要由上行裂隙和下行裂隙构成,采动裂隙带的导通性决定着覆岩隔水层的隔水性。实验分析上行裂隙带发育高度的计算公式,模拟测定下行裂隙带的发育深度。基于采动裂隙发育程度与采高和隔水岩组的关系,提出以隔采比为指标的隔水性判据,由此将保水开采分为自然保水开采、可控保水开采和特殊保水开采3类,为浅埋煤层保水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