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卓 《玻璃纤维》2005,(1):30-31
1概述 磨碎玻璃纤维是指由无碱或中碱玻璃纤维原丝经粉碎、碾磨以及筛选等过程而制成的极短的纤维,主要用作增强各种热固性和热塑性树脂,如填充聚四氟乙烯、增强尼龙、PP、ABS、环氧及酚醛等.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磨碎纤维,可以明显改善制品的各种性能,如能提高制品的刚度、尺寸稳定性和耐冲击强度,并在制品的抗裂性和耐磨性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改进树脂粘结剂的稳定性.特别用于浇铸制品、模具等制品等时可以找平外表面缺陷,改善表面裂纹现象,降低模塑收缩率.因此磨碎玻璃纤维广泛用于冶金、矿山、化工、纺织、国防等工业部门.  相似文献   

2.
磨碎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磨碎玻璃纤维与玻璃粉等一般填充材料不同,它同时具有填充和增强作用。本文介绍了磨碎玻璃纤维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领域,并简介了磨碎玻璃纤维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磨碎玻璃纤维──一种特型增强材料李继民(南京图腾玻纤科学研究所210012)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品种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较长时间以来,磨碎玻璃纤维和玻璃粉的概念在相当的范围内被混淆了。这里特别介绍这种特型增强材料——磨碎玻璃纤维...  相似文献   

4.
聚四氟乙烯树脂中加入填充料,可使聚四氟乙烯树脂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产生明显的变化例如使聚四氟乙烯树脂制品的耐磨性、抗蠕变性、弹性弯曲模量、硬度、导热性显著提高,线系数明显降低,从而适应纯聚四氟乙烯所无法胜任的某些特定场合下的工艺技术要求,使氟乙烯树脂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玻璃纤维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无机填料之一,由于玻璃纤维成份和制备方法的不同,产品的和性能有较大的差异,玻璃纤维的性能对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填充效果也有很大影响。通于填充聚四氟乙烯的玻璃必须是无碱玻璃,且表面不能有处理剂。含碱量>1%的玻璃,是中碱和高碱玻璃将明显影响填充制件的物理机械性能、电绝缘性能和耐开裂性能。为聚四氟乙烯填充制品的质量,特请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一所郑智工程师在本刊对聚乙烯填充用磨碎“E”玻璃纤维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30 t轴重重载铁路扣件系统用绝缘轨距块原材料及加工产品进行研究,以开发满足产品性能和使用要求的高性能材料。通过分别添加质量分数5%的磨碎玻纤、实心玻璃微珠、硅灰石对尼龙(PA)66树脂进行改性,制得高性能PA66改性树脂。研究发现,质量分数30%玻璃纤维与质量分数5%实心玻璃微珠增强的PA66树脂性能优异、尺寸稳定性较高,使用该材料加工的绝缘轨距块具有较高的尺寸稳定性和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6.
磨碎纤维及其应用磨碎纤维是用球磨机、锤磨机等粉磨设备将玻璃纤维原丝粉磨后的产品,纤维的平均长度在0.1~0.5mm之间。磨碎纤维与玻璃粉的区别在于玻璃粉成颗粒状,颗粒尺寸仅为50~100μm。玻璃粉一般仅用作填料,而磨碎纤维可用作增强材料。磨碎纤维与...  相似文献   

7.
考察磨碎玻璃纤维对铸型(MC)尼龙复合材料填料分布、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增韧剂对MC尼龙复合材料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磨碎玻璃纤维改性MC尼龙的物理力学性能优良,当加入10%的磨碎玻璃纤维时,制品收缩率降低,热变形温度提高20℃,制品具有填料分布均匀、外观光泽优良等优点;制品的拉伸强度比纯MC尼龙提高26%,弯曲强度提高13%,压缩强度提高36%。加入增韧剂六甲基磷酰三胺后,复合材料的韧性大幅度提高,添加量为5%-1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聚四氟乙烯(PTFE)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须在树脂基体中添加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本文以超细玻璃纤维棉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低速磨碎设备,通过调节设备的转速和磨碎的时间,调控棉状纤维的长度分布,采用鲍尔筛分仪表征纤维的长度分布,并与PTFE和陶瓷粉混合,制成短玻纤增强材料随机填充的PTFE基超薄复合片材。实验结果表明,以70 rpm、10 s的低速磨碎工艺条件制备的短玻纤长度分布适中,满足制备PTFE基复合材料的条件,在50目、100目、200目和400目筛网截留玻纤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3wt%、20.8wt%、19.5wt%和14.6wt%,配置的纤维水浆料分散均匀无团聚体,制备的PTFE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和压缩模量分别提升至15.4 MPa、762 MPa和1232 MPa。  相似文献   

9.
利用一步法制备了磨碎玻纤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详细探讨了磨碎玻纤用量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硬度、断裂伸长率、流动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有机处理的磨碎玻璃纤维对弹性体有增强增韧作用,尤其玻纤质量分数为15%时,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偶联剂的发展可以追溯到40年代初期。当时由于玻璃纤维工业的兴起,促进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的发展。热固性树脂与玻璃纤维两种基本材料组成的玻璃钢,它的强度与性能,除了决定于树脂与玻璃纤维的强度和化学、物理性质之外,还和树脂与玻璃纤维界面的结合状态有密切关系。为此,曾用过上千种化学表面处理剂进行玻璃纤维表面处理的研究工作。1947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Witt,R. K.等人用丙烯基硅烷衍生物处理玻璃纤维,  相似文献   

11.
1.概述玻璃纤维作为热固性树脂及热塑性树脂的增强用纤维,从开始使用至今已有50年以上历史.特别在最近,开发出能耐碱性的玻璃纤维,其用途逐渐推广到电气、电子材料、汽车、建筑材料、体育用品等多方面.现在市售的增强用玻璃纤维种类及其组分见表1.表1 玻璃纤维的组分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通用乙烯基酯树脂基体对玻璃纤维的浸润性能,考察了两种乙烯基酯树脂基体、三种玻璃纤维。通过添加助剂改变树脂体系的表面张力,以靶环实验测试不同树脂体系对三种玻璃纤维的浸润速率,采用RTM工艺灌注平板试验验证各树脂体系对玻璃纤维的浸润效果,优选出匹配性最好的树脂基体和玻璃纤维。研究表明,降低树脂体系表面张力有利于树脂对玻璃纤维的充分浸润,批产应用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玻璃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界面作用是提高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关键.本实验通过在可控制备不同粒径的SiO2微球,加入到浸润剂中,利用在线涂覆研究其对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微球修饰玻璃纤维表面能显著提高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的抗拉性能,当SiO2微球的直径小于200 nm时,有利于提高玻璃纤维复丝的强度,当直径大于200 nm时,有利于提高玻璃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强度.  相似文献   

14.
专利摘要     
《玻璃纤维》2009,(6):26-26
一种树脂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桥面板 本实用新型属于树脂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树脂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桥面板。所说的树脂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桥面板,由拉挤树脂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型材(1)和钢板(2)构成,钢板(2)通过粘结剂粘结在拉挤树脂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型材(1)中,然后再将它们通过粘结剂连接在一起形成桥面板。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 "玻璃钢"是中国的名称,国外称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用缩写的英文字母FRP表示.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称为热塑性玻璃钢,用英文字母FRTP表示;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称为热固性玻璃钢,即通常的FRP.目前的玻璃钢主要是指热固性而言.  相似文献   

16.
RFL胶乳用RF树脂的反应终点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碱催化条件下合成玻璃纤维线绳用RF树脂的反应终点的几种判定方法,并着重研究了RF树脂合成过程中的pH的变化,通过pH的变化及玻璃纤维线绳用RF树脂实际使用过程的要求,确定RF树脂反应终点.  相似文献   

17.
前言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砂轮网片是以玻璃纤维网格布为基材,经浸渍树脂、烘干、切裁后,用于高速切割树脂砂轮(PB)和高速磨削树脂砂轮(JB)的增强,以提高砂轮的回转速度和抗冲击强度.在玻璃纤维网布的规格确定之后,浸渍树脂的性能及浸渍工艺对网片起主要的作用.以前国内通用的浸渍树脂是热固性酚醛,基本适用于砂轮手工生产冷压成型的工艺,但存在着包装后网片之间相互粘联,存放期短,以及制成砂轮抗冲  相似文献   

18.
据讯,日本开发了高介电常数玻璃纤维.这种玻璃纤维有利于使面向高频设备的印刷线路板实现小型化.对于这些便携式器件来说,印刷线路板的小型化是必要前提,因此需要采用介电常数高的覆铜层压板.用于这种覆铜板的树脂自然应是高介电常数树脂,同时作为基材的玻璃布也必须具有高介电常数.为此开发了介电常数高达11.6的非铅类钛硅酸盐玻璃纤维.  相似文献   

19.
《玻璃纤维》2009,(2):37-37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砂轮,尤其是整体成型固化、用于切割金属材料的树脂切割砂轮。本实用新型呈圆盘形,中心开孔,由磨料、有机树脂、玻璃纤维网布和短玻璃纤维丝构成,磨料和短玻璃纤维丝都均匀分布于有机树脂内,玻璃纤维网布平行于两端面沿轴向均匀分布于有机树脂内,磨料露出两个端面之上;有机树脂选用酚醛树脂,  相似文献   

20.
详细对比研究了一种高折射率玻璃纤维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对PC树脂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这种玻璃纤维的折射率达到了1.585左右,拉伸强度超过2700 MPa,拉伸模量超过92 GPa,增强PC树脂时,复合材料透光率提高了6倍以上,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均提高5%以上,综合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玻璃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