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上接本刊2011年第2期) 3.3第3次成矿作用温度 3.3.1基本情况选取第3次热液成矿作用形成的矿石(黑灰色纹层状铁质萤石矿)1件用包裹体均一法进行了温度测试(样号ZK4001-B5)。  相似文献   

2.
辽宁青城子矿田为不同矿种重要成矿集中区。古元古代裂谷沉积建造是区域成矿的基础,此后经历了古元古代钾质花岗岩上侵- 地壳伸展、中元古代钠质花岗岩侵入、印支期岩浆侵入活动和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等4 次主要构造热事件。在青城子矿田内4 次构造热事件的热点在空间上比较集中,后生构造活动的热点往往在前一次热点的边缘或附近地区,具有明显“同位”的特征,这是出现同位成矿作用致关重要的条件。只有与成矿作用有关的热点趋于同一空间部位产出,受这种多期构造热事件的驱动,成矿流体才能稳定、有序地向同一构造空间部位迁移、沉淀。这种同位成矿作用是形成青城子矿化集中区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3.
姚精选 《山西建筑》2004,30(13):56-57
介绍了武家沟铜金矿类型与胡篦型铜矿床的可比性,指出从矿化特征看,武家沟铜金矿成矿作用有三期,早期为原始沉积成矿,中期为断裂构造作用改造就位,晚期为燕山期岩浆活动加富,由三期成矿作用迭加而形成。  相似文献   

4.
与花岗岩有关的矿床是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来源,对该类矿床成矿作用的持续时间、成矿深度、成矿规模的研究等鲜有报道,但这些科学问题的解决却对找矿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总结认为:与花岗岩有关的成矿作用持续时间一般约为1 Ma,但也可持续更长时间;成矿深度一般不超过5~10 km;成矿系统的垂向延深一般5~10 km,水平延伸一般不超过10~30 km;热液矿化蚀变空间分带的内因可能主要是离子电位和离子半径的差异,围岩的热导率可能是矿化蚀变空间分带的主要外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广西大厂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同位叠加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厂矿田各地质历史时期地质环境条件以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分析表明,100 号矿体是大厂矿田内层状、脉状两种基本矿化类型之外的独特类型,可称为块状矿化类型,属有机成矿成因。大厂矿田成矿元素多、品位富、规模特大的原因在于古老基底Sn 等成矿元素预富集作用、泥盆纪热水沉积成矿作用、有机成矿作用、燕山期花岗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等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多种成矿作用在特定空间部位叠加。  相似文献   

6.
李家沟铅锌矿床产于中泥盆统安家岔组厂坝层中级变质的碎屑岩加碳酸盐岩建造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与围岩整合产出。矿石具条带状、块状构造。地层、岩石、岩相古地理和相变带是主要控矿因素。矿石硫化物它集重破,铅同位素基本上属较均匀单阶段演化的正常铅。矿体方解石与围岩方解石的氧、碳同位素值相近。原始成矿溶液为高盐度的氯化物型热卤水。该矿床应属地下热卤水喷益一沉积变质层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7.
从共生的镍钼钒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入手,将黑色岩系中的贵金属矿化划分为镍钼-金银(铂钯)矿化和钒-银矿化两类。并通过成矿条件与控矿因素探讨,指出其主导成矿作用和矿床(化)成因以及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发育南北不对称的矿化与蚀变分带。矿区南部的分带性较完整,从九区Cu(Au)矿化带往南依次为银山区Cu-Pb-Zn矿化带、含银Pb-Zn矿化带和南山区Pb-Ag矿化带,形成了相应的矿物共生组合及演化序列。矿化作用发生在成矿热液的缓慢演化过程中。九区Cu(Au)矿化带北侧的九区Zn-Pb矿化带,是在物理化学条件急剧变化的热液体系中,各种矿物在溶液浓度同时达到饱和或过饱和后快速沉淀的产物。在银山矿床的上部(尤其是九区Zn-Pb矿化带)还发育高岭石化和重晶石化蚀变。它们是受蒸气加热的酸性地下水淋滤作用的产物,矿化带成矿体系物理化学条件的急剧变化极可能与这种酸性地下热水的混入有关。  相似文献   

9.
张勇  孟庆秀  匡福祥  王冲 《矿产勘查》2018,9(3):276-283
溧水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东端,区域构造凹陷带内同时期形成的几个知名火山岩盆地之一。其形成时间为135~128 Ma,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后,板内拉伸岩石圈减薄的构造背景。盆地内中基性火山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其物质来源于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岩石圈地幔,总体上有俯冲大洋板块交代作用的特征。在岩浆熔融深部动力学方面,主要原因是岩石圈地幔的热扰动和岩石圈伸展—减薄作用。通过对溧水盆地主成矿期和成矿作用的梳理,认为主成矿作用发生在135~128 Ma之间。主要有两个成矿系列:一个是与早期龙王山旋回中偏基性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Fe、Cu、Au、Pb、Zn矿化;二是观山旋回中偏碱性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Cu、Pb、Zn、Au、Ag矿化,以及微量元素Sr、稀散元素Ge、放射性元素U矿化。成矿类型主要有类"玢岩型"、接触交代型、高温充填交代型、低温充填型等。  相似文献   

10.
本矿床成矿期次有4次,以第1和4期次为主。大量数据显示:第1期次成矿过程萤石形成温度为240~121℃,平均176℃,属中—低温、以低温为主的热液成矿作用;第2期次成矿全过程的温度为1 221~169℃,平均734℃,属高温气液蚀变成矿作用,萤石在中—低温阶段形成;第3期次成矿过程萤石形成温度为168~123℃,平均142℃,属低温热液成矿作用;第4期次成矿过程萤石形成温度为246~115℃,平均150℃,属中—低温、以低温为主的热液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英坪磷矿位于黔中地区瓮福矿田内,为大型海相生物化学沉积磷块岩矿床。通过前后两次勘查工作,区内发现磷矿体仅b矿层具有工业价值,在此之下的a矿层以及之上的Zb-p含磷标志层均不具工业价值;也证实了Ⅱ号矿体为区内主矿体,单矿体资源量已超亿吨,占比97%。Ⅱ号矿体厚度具有相对集中(稳定)、厚大(厚层)的特点;P2O5含量相对稳定,变化幅度小,具有均匀的特点;受破矿断层的影响,矿体在横向上叠瓦状排列而重复,在走向上错列而断开。矿石自然类型有致密状、团块状及砂砾状磷块岩;矿石结构有凝胶(胶状)结构、砂屑结构及砾屑(粒屑)结构;矿石构造有块状构造、层纹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及团块状构造。通过英坪磷矿控矿因素分析认为,早震旦世-早寒武世含磷岩系的沉积演化是形成海相同生沉积磷块岩矿床的先决条件;黔中古构造运动形成了区域上由西向东依次为古陆-滨岸-浅海-深海的古地理格局;黔中古陆的沉积环境及岩相直接控制了磷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干燥、炎热的古气候是磷质聚集、浓缩与富集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任厚州  赵征  谭华  兰安平  安琦 《矿产勘查》2018,9(8):1577-1586
福泉磨坊和英坪磷矿是陡山沱期磷矿的典型矿床之一,其中陡山沱期磷矿的上矿层(b矿层)开采条件较好、含磷资源量较大及品位较高的海相含碘磷块岩矿床为典型的特征。主要类型为砂屑磷块岩、含磷质或白云质团块状磷块岩和致密块状磷块岩,矿层下部发育有条带状构造,P2O5品位较高,并矿层下部向上逐渐增高。研究区晚陡山沱期与磷矿有关的沉积环境为聚磷浅滩相,它是经历了一次陆地抬升之后又下降接受沉积发展而来的。在该层底部存在一侵蚀面,它对磷块岩的沉积厚度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建蕊  张杰 《建材地质》2011,(1):25-27,59
选择贵州织金新华戈仲伍地区含稀土白云质磷块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特征。矿石主要矿物为白云石、氟磷灰石、石英等。矿石P2O5平均含量20.18%,主要稀土为钇(Y2O3)、镧(La2O3)、钕(Nd2O3)、铈(CeO2),占稀土总量的84.51%~85.50%。矿石中P2O5和稀土元素含量均随风化程度加深而增加。本研究为该矿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郭闯  邵拥军  宛克勇 《矿产勘查》2019,(9):2261-2269
黑石砣铜多金属矿床是近些年在衡阳盆地北缘发现的富含Cu、Pb、Fe等多种有色金属的中型规模矿床。矿床产于硅化破碎带中,由12个铜矿体、3个铅矿体和7个铁矿体构成。文章在详细阐述矿床区域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厘定矿床成因、总结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认为该矿床是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矿体完全受断层F_1控制,硅化、重晶石化、钾化、黄铁矿化是该矿床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郑兰强  刘亮  邹林  马运超 《矿产勘查》2021,12(3):640-649
绵竹是中国四大磷矿基地之一,区内磷矿分布集中,但对其成因认识、找矿标志还存在不同认识.为此,选择在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的绵竹红岩地区,对磷矿矿层、矿体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总结,以期为绵竹地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借鉴.工程揭露显示下泥盆统沙窝子组一段(D3s1)为赋矿地层,矿体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呈层状、似层状产出,走向北东-南...  相似文献   

16.
可可塔勒铅锌矿床为泥盆系海相火山岩系中沉积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位于阿尔泰山南缘多金属成矿带的麦兹地区。该火山岩系以K_2O>Na_2O为特征。含矿岩系下部多数岩石中Pb、Zn等元素的含量明显偏低,容矿岩石CaO、TFe、MgO及Mn的含量较高,且富含Pb、Zn等元素。矿体位于Na_2O、Al_2O_3的亏损带及CaO、TFe、MgO和Mn的高含量区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集中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莫古吐铁锡矿床位于该成矿带南段,其产出位置及成矿地质特征与黄岗梁锡铁矿床具有可对比性,矿床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区内矽卡岩型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的认识。本文通过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研究,对莫古吐铁锡矿床成因进行初步分析,认为矿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均有利于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莫古吐岩体的侵位是主导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NE向构造是主要的容矿、导矿构造。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附近有利于成矿物质的富集,矽卡岩化作用与矿床形成关系密切,是控制矿体形态、规模及铁锡富集程度的主要因素,可作为本区寻找矽卡岩型矿床的主要标志。综合分析认为,莫古吐矿床属于典型的与酸性岩浆有关的矽卡岩型铁锡矿床。  相似文献   

18.
南金山金矿床是我国甘肃北山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受控于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组成的帚状构造系统,成矿地质背景条件独特。研究表明:南金山金矿主要赋存于次生石英脉体中,以透镜状、似脉状、脉状为主,具分支复合、膨大紧缩现象,帚状构造收敛区域构造应力集中,含矿热液来源丰富,有利于交代成矿;金(银)矿向西倾伏,深部找矿潜力巨大,向东跷起,尚未发现稍有规模的盲矿体;金的富集与矿石中黄铁矿等金属矿物及其次生氧化矿物的含量具正消长关系;矿石中金银含量具正消长关系。  相似文献   

19.
吴小伟  纪冬平  陶朴 《矿产勘查》2023,14(3):459-470
陕西汉中地区位于扬子克拉通西北缘,是中国重要的磷矿分布地区,赋矿层位主要为下震旦统陡山沱组和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探讨该地区磷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及其成矿模式,本文选取汉中地区新铺磷矿、宽川铺磷矿和阳平关磷矿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新铺磷矿赋存于下震旦统陡山沱组,为正常陆源碎屑沉积,成矿物质来源于碧口古陆基性火山岩区,磷矿形成于氧化/还原沉积环境分界位置。宽川铺和阳平关磷矿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磷矿沉积时有基性岩浆成因热水物质的加入,沉积环境为缺氧的还原环境。综合研究表明,扬子克拉通西北缘存在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磷矿,两者在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及成矿模式方面显著不同。研究结果对验证、充实磷矿成矿理论及该区域指导找矿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丁涛  刘建平  何强  邵拥军  郑旭  袁玲玲  谢云 《矿产勘查》2021,12(11):2179-2191
茶山锡铅锌矿床是湘南香花岭矿田重要的矿床,垂向矿化空间分带明显,查明其矿化空间分带规律对深边部矿产勘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显微鉴定及矿物电子探针等方法,开展了矿床垂向矿化分带与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茶山矿床矿体受北东向断裂带控制,矿体定位于断裂构造走向变化的引张部位,具有主干断裂富锡,次级断裂沉淀铅锌的规律。该矿床垂向分带特征显著,浅部发育铅锌矿石且以富集铅为特点,深部(海拔200 m以深)发育锡矿石。矿物组合上,铅锌矿体以石英-方解石-方铅矿-浅色闪锌矿为特点,颗粒较粗;锡矿体上部发育黑色闪锌矿-黄铁矿-(锡石)组合的含锡的铅锌矿石,下部以黄铜矿-磁黄铁矿-毒砂-锡石为组合的锡石硫化物矿石,底部局部见矽卡岩型磁铁矿-锡石-(毒砂)矿物组合。锡矿体中发育3个世代毒砂,由深到浅Sb、Zn含量逐渐增高。锡矿体和铅锌矿体中发育4个世代的闪锌矿,锡石硫化物矿石中闪锌矿(SpⅠ)和(SpⅡ)为富Fe、In、Cu的闪锌矿,而闪锌矿(SpⅢ)和(SpⅣ)为贫Fe、富Mn闪锌矿。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相学研究,认为茶山锡铅锌矿床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经历了2期4阶段的成矿过程,为岩浆热液高中温锡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