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与配电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茹颖  朱毅勇 《供用电》2009,26(3):33-35
各自独立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和配电地理信息系统不利于配电网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介绍了泉州电业局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和配电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平台建设的总体设计思想、原则、技术线路,阐述了一体化平台的结构体系和技术难点,为将来其它系统的接入打下平台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配电地理信息系统(GIS)导出数据在实际配电网评估与规划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规则的数据校验与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数据表、拓扑结构和电气参数3部分的校验与修复。开发了可人机交互的GIS导出数据校验与修复系统,并在某城市配电网评估中得到应用。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及所开发的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GIS导出数据的校验与修复,使之满足配电网评估规划等高级分析计算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商业化组件的配电网智能规划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规划领域最新的理论成果,提出了构建集数据管理和智能规划为一体的企业配电网智能规划平台。给出了系统的总体功能、接口、算法和规划流程,并汲取国外大型软件的开发经验,设计了基于商业化组件的软件体系结构,提高了软件的复用率和应用的灵活性。介绍了以数据关系为主线的图模一体化的数据结构和实现方法,保证了拓扑数据的一致性。该软件在Visual C 6.0集成开发环境下,嵌入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组件MapX完成了系统的开发。最后以实际规划案例验证了该系统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阮小勇 《供用电》1998,15(2):22-24
介绍了微机平台利用AutoCAD开发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法;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展望了这一系统在配电网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供用电》2016,(11)
配电网规划是智能配电网发展与建设的首要环节,传统的配电网规划系统和方法已不适应"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加快配电网规划平台建设。文章详细分析了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对配电网规划智能辅助决策平台的功能定位、功能需求和数据需求;介绍了基于电力企业云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网规划智能辅助决策平台的实施方案,包括功能架构、信息化架构、数据支撑、系统集成及部署方案等。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配电网规划设计辅助平台,对于全面提升智能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地理信息系统(GIS) 是城市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电力系统的GIS 平台的开发应用, 是目前我国城网改造及配电自动化探讨与实现的重要课题之一。如何在实现配电网自动化过程中,将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该系统采用Arc/info 平台, 自主开发应用软件系统平台, 既避免了国外软件系统在应用时的二次开发困难, 又解决了与电力生产、经营的其他数据信息共享的问题。在配电管理及配电网自动化的基础上, 又成功地实现了生产指挥与营销决策功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配电网中电网结构复杂、系统数据维护困难的特点,建立了城市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并将GIS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与电网规划工作紧密结合,开发了基于组件式GIS的城市电网规划软件.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精准规划是指导企业决策和电网科学发展的动力,但目前“网上电网”平台规划设计模块的功能还不足以支撑实用化的配电网规划设计;直接将配电网规划的具体业务功能集成在项目中台,会与中台的功能定位相冲突。随着配电网规划工作广泛开展,亟需相应的规划工具支持。为此,基于新型配电网规划的需求,开发了可接入项目中台的新型配电网智能规划功能实用化拓展平台,使配电网规划项目从必要性分析到最终图纸报告报表出版的全流程均纳入其中。该平台可作为“输入插头”接入数据中台以获取所需的输入数据,作为“输出插头”将编制好的完整项目输出至项目中台。  相似文献   

9.
大规模光伏并网的规划方案能否满足电压约束,由电网和控制系统联合决定,方案形成必须进行控制系统仿真以验证是否满足规划需求。因此,本文结合配网电压控制领域最新的理论成果,设计并研发了基于.NET平台的含大量光伏配电网的电压控制仿真分析系统,为大量光伏并网规划时电压控制系统的选择提供辅助分析。该系统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集成开发环境下,通过嵌入地理信息系统(GIS)组件MapX完成了系统的开发。最后用改进的IEEE33-69案例验证了仿真系统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网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开发,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生产力与竞争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主要介绍了无锡供电公司配电网络GIS平台系统的研制开发过程及后续应用扩展,并对配网GIS系统数据建设及配网生产管理流程整合进行研究。项目的研究推动了无锡配电网络的建设,也可供其他城市配电网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配电网数据结构多样、数据源不唯一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配用电统一数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广西配用电大数据分析平台。该平台打通了配网不同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了配网生产管理、营销、运行、GIS等数据的融合,并形成了高效、有序的信息共享模式,为配电网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客户服务等提供了高效的数据辅助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2.
基于空间GIS和Tabu搜索技术的城市中压配电网络规划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王成山  王赛一 《电网技术》2004,28(14):68-73,78
该文结合中压配电网空间数据结构的特点,设计了适合于配电网络规划的GIS空间数据库和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线路沿街道布局的特点,采用了变长度的符号编码策略来表示线路的结构,并用最短路径法形成初始网架.作者采用具有禁忌搜索思想的TS算法对初始网架进行了优化.通过对实际算例的分析,发现以空间GIS为平台将网络规划问题和地理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并以TS算法指导搜索过程,是配电网络规划工作中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使电网规划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各种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配电网规划辅助系统的架构,利用Visual Studio 2010和Arc GIS Engine9.3开发系统主要模块,实现配电网负荷预测、变电站自动布点、网络结构规划以及线路路径规划等基本功能。该系统已成功测试并运用于湖北黄冈地区的电力系统中,实践证明该系统不仅可以减轻电网规划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还为其提供了先进的工作手段,提高了电网规划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面向公共电网GIS平台的电网地理图形应用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级公共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独立部署的技术发展趋势突破了传统的直接基于GIS平台开发应用系统的技术框架。提出一种新的以公共电网GIS平台为中心的电网地理图形应用架构,以适应技术发展需要。通过深入分析电网企业GIs图形应用需求,提出公共电网GIS平台应成为一个位置感知与电网感知相结合的应用透明的平台设计思想。将架构涉及的应用系统归纳为4种主要类型,并结合典型应用场景给出了4类系统与公共电网GIS平台数据共享与功能互动的具体集成方案,实现了各类应用系统与平台之间数据分布和功能协同的优化。该架构方案在国家电网公司“SGl86”工程中得以实际应用,可充分发挥公共电网GIS平台的中心枢纽和基础支撑作用,并保障整个电网地理信息、设备信息和拓扑信息等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周小波  宗明 《供用电》2007,24(2):8-9,13
介绍了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南供电公司针对配电网高速发展中暴露的问题,进行的基于地理信息的配电网基础图形平台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负荷预测分析系统、配电网评估系统、中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动态分析统计和评价系统的建设。应用实践证明,配电网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苗培青  李越  黄伟  王钰 《电力建设》2014,35(8):49-53
为实现电网规划与设计工作的高效性与科学性,通过建立统一的电网规划设计数据中心,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和调度SCADA、生产PMIS、电网GIS数据,以CAD可视化技术为支撑,融合国网统一规划平台,整合现有电网仿真分析工具,研发一个将规划研究、工程可研、技术评价、经济分析高度融合的可视化、向导式的电网规划与设计一体化平台,实现网架自动规划、计划自动排序、标准设计套用的规划设计编制与评审系统,使电网规划设计高效化、科学化,提高规划与设计成果的统一管理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中压配电网空间数据结构的特点,开发了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库,为配电网规划工作提供了可靠的辅助手段.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启发式方法本身固有的优点和配电网规划的实际特点,借鉴了集成电路布线设计中采用的最短路径法产生中压配电网的辐射初始网架,并采用启发式方法中适合复杂系统全局优化搜索的遗传算法来优化初始网架.遗传算法的编码策略采用变长度符号编码,使配电网规划同地理环境真正结合起来.通过对算例的分析,以空间GIS为平台,将网络优化问题和图形问题无缝地结合,在配电网规划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