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防震避难空间规划探讨——以西昌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艳  郑岭  高捷 《规划师》2011,27(8):19-25
日本、我国台湾等地的防震避难空间规划的实践经验包括:以防灾生活圈作为空间组织的基本单元,结合城市用地分级设置避难场所,有效组织防灾避难的通道系统.借鉴以上经验,我国大陆城市防震避难空间体系应以防灾生活圈作为组织核心,由三级防灾生活圈与防灾隔离带共同构成.西昌城区防震避难空间规划基于以上体系,结合避难场所划定防灾生活圈,...  相似文献   

2.
日本避难场所规划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锐  刘皆谊 《新建筑》2009,(2):102-106
通过对日本避难场所规划的回顾,归纳出其分级与定义、设置原则、设置要求与发展策略。指出日本避难场所是以经验与行为学为设置原则,逐渐强化日本的防灾计划体系,而以建构防灾生活圈为核心的体系与强化避难场所的引导行为作为主要发展策略。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我国完善既有的防灾体系和规划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城市成为了人口和建筑高度集中的地段,也成为了防灾避难场所规划重点地区。本文从日本,美国,中国三国防灾发展历程研究人手,思考如何构筑我国大城市防灾避难规划体系,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校园因历史原因具有人群密度高、区域内功能划分混乱的特点,这使其成为当今城市各项防灾体系中较为脆弱的一环.文章以日本"防灾生活圈"理念为基础,以大连理工大学主校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场地建设、功能分区、人群行为和疏散路径这四个方面的特点与优势,运用实地调研和GIS数据平台,对校园防灾规划进行分析与总结.对大连理工大学主校区的防灾规划提出改进意见,提出"环绕式避难场"的高校防灾规划构想,提升地震灾后校内人员的避难效率,提升我国校园防灾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5.
《新建筑》2016,(6)
创建更加安全与高效的城市是日本防灾的主流方向,而防灾公园作为灾时避难场地是城市防灾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日本防灾公园建设存在指标体系混乱、忽视老龄群体、建设缺乏统筹、法律与管理缺位、公众参与制度失衡、社会资本投入与开发目标相悖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统一指标体系、细化建筑细节、建设"区域一体化"避难体系、组建"一体两级"法律及"软性"管理系统、重塑公众参与及建立"特别区域规划"开发模式等相应的管理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受自然灾害威胁严重的国家,但我国防灾减灾事业起步较晚,目前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灾害对策体系,在灾后重建及应对方面也比较缺乏经验。因此,借鉴他国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对我国城市发展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进而维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该文针对我国防灾体系的不足,对日本防灾减灾管理体系的内容、避难空间设计、传统木构建筑的防灾措施、生态环境建设及宣传普及工作等方面进行总结,为加强我国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李军  叶勇 《室内设计》2016,(4):73-78
近年来我国村镇地区灾害频发、 损失严重,编制综合防灾规划的意义重大, 但具体编制工作仍举步维艰。本研究认为 村镇综合防灾规划具有独特性,不能完全 照搬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村镇综合防灾规 划的困境在于指导性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编 制体系不够完善、管理实施困难。本文借鉴 了美国和日本地方综合防灾规划的经验,指 出我国村镇综合防灾规划对策在于完善规 划法律体系、完善规划编制体系、突出规划 的实施性、重视防灾避难空间建设、探索规 划实施的新机制等,并以神农架松柏镇为例 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黄兆生  熊洪俊 《山西建筑》2009,35(30):14-15
探讨了体育场馆防灾避难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和现实意义,提出了体育场馆防灾避难综合利用的设计原则,分三个层面探讨了体育场馆防灾避难综合利用的模式,以使体育场馆成为城市防灾体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一、立题背景 人类防灾减灾思想由来已久,但国内外在城市防灾备灾,应急避难空间规划方面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美国芝加哥在1871年火灾后就考虑建设具有抗火灾能力的公园系统,提高城市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此规划方法与思想为后来防灾型绿地系统规划的先驱.2001年,美国政府积极推动建立以"防灾型社区"为中心的公众安全文化教育体系,具备灾前预防及准备功能、灾时应变及抵御功能、灾后复原及整体改进功能.日本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历史上多次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使其充分重视城市应急避难空间规划和防灾避险绿地建设.其在1956年制定了《城市公园法》,规定城市公园必须具备防灾功能,1978年创立了防灾公园制度,在公园内部补充备灾设施,并在各大城市建立完善的临时——区域——广域防灾避险绿地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从分析我国防灾规划现状入手,借鉴日本防灾规划经验,提出我国近期防灾规划完善可着重于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灾害应急避难系统、救灾物质储备系统、医疗救治系统和救灾通道及物质运输系统、志愿者救灾参与系统等六个方面的防灾基础设施规划。  相似文献   

11.
基于当前城市防灾规划的情况,提出将高校校园纳入刚刚提上我国城市规划日程中的城市防灾体系的可能性,并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探讨了实现这种可能性的技术措施及优势如果能有更多的校园被纳入城市防灾体系中,那么对我国城市防灾体系的完善和公民防灾意识的增强会自很大的促进  相似文献   

12.
四川汶川大地震反映出我国城市防灾系统空间规划的薄弱问题,本文以地震频发的台湾地区为对象,介绍了其都市防灾系统空间规划的相关理论与框架,并以员林镇为案例重点引介了其中比较关键的规划方法与措施,旨在为我们的城市防灾系统空间规划提供一些经验与启迪。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市防灾公园绿地建设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鲁木齐市是国家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公园绿地分布不均,未来的地震灾害也将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愈加严重,目前乌鲁木齐市缺乏防灾公园等避灾场所的规划建设。本文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当前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存在问题的,提出在现有绿地系统的基础上构建防灾公园绿地体系,并对乌鲁木齐现有公园绿地进行分析,归类为中心防灾公园、固定防灾公园及临时防灾绿地,提出相关的防灾建设内容,建议平灾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园绿地的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4.
马慧历 《山西建筑》2010,36(28):29-30
以阳泉市为例,对城市防灾避险规划之防灾救灾指挥系统、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消防治安系统、医疗卫生救护系统、救援物资储运系统、救援人员中转系统六大应急避险支撑系统进行了示范性的布局设计与规划,以提高阳泉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蕊 《新建筑》2009,(2):98-101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防灾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对城市公园绿地与避难场所在面积、空间位置等方面的比较,论证了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各类避难场所的可行性。同时根据灾时避难和救援的要求,总结出具有防灾功能的城市公园绿地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并从总体设计、元素设计和细部设计三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城『人口急剧膨胀,建设力度增大,Ei城市防灾减灾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进程.通过对郑州老城区防灾避难型绿地建设情况、空间布局和避难容量的调查、分析,提出落实完善防灾绿地系统,加强绿地防灾避难功能改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日本绿地规划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日本“绿地”概念的形成、绿地的分类、绿地规划体系和绿地保护体系的内容,发现日本绿地规划与保护体系具有重视市民参与、重视绿地配置标准、重视防灾减灾功能的特点,同时指出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茵 《时代建筑》2009,(1):42-45
文章通过对日本社会防灾体系的学习和介绍阐明了它对建立和提高下代的安全防灾意识的重要性。抗震防灾教育不仅在日本而且在世界各国都同样重要它是一个国际性的重要课题。在中国学校同样应该通过进行类似的抗震防灾教育活动,以达到普及灾害知识和提高灾害防范意识的具体效果。  相似文献   

19.
阪神·淡路大地震后日本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芸 《中国园林》2007,23(7):13-15
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势必导致各种城市灾害的发生,减灾防灾已成为一项艰巨的工作,而城市防灾公园的建设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日本城市公园绿地在历次震灾中都发挥了避难疏散的重要作用,成为市民可利用的安全有效的防灾减灾空间。在回顾日本城市防灾公园发展的基础上,概述阪神·淡路大地震之后提出的防灾公园的新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布局原则,并结合实例着重介绍近10年来日本兵库县及其他地区在进行防灾公园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果,并以此作为我国规划建设城市防灾公园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我国防灾公园研究与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外防灾公园理论与实践案例研究为切入点,阐述防灾公园最新研究动向。通过横向对比与纵向追溯,归纳出当今我国相关理论研究方面(认知论、技术论、制度体系和其他相关研究)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进而以城市规划为视角对我国防灾公园建设现状进行解读,以制定基于实施严肃化、体系健全化、法制完善化及筹资多元化的综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