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在何方?──北京城市道路交通杂谈马良伟近几年,北京的机动车总量急剧增加,到目前为止,全市机动车总量已达100余万辆。但是,城市*道路的增长和交通管理手段的发展却远远不能与之*相比,以致于城市道路上的交通阻塞越来越严重。*随着机动车出行量的增加,高峰...  相似文献   

2.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北京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城市交通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城市交通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客货运输能力明显增强.但是,随着北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交通机动化进程加快,交通需求迅猛增长,机动车特别是小汽车交通量大幅增加,给道路交通造成巨大压力.市区主要干道全面拥堵,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高缓慢,出行效率降低,出行时耗增加,交通安全隐患增高,交通公害问题日益严重市区道路网以及城市运输服务系统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失去了应有的整体调节能力,系统的脆弱性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3.
北京公共交通发展的历史回顾 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60年的历史可以看出,北京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呈现出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特征:一方面,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体现着城市发展的水平;另一方面,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步伐和政策环境呈现着不同历史时期政策变化的印记,这是由各种需求主体和需求目标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北京自行车交通的三个问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在对小汽车似乎过于溺爱的北京,感受着尾气的熏陶,眼见着马路越来越宽而自行车却越来越受挤兑,有时还越修路自行车越绕远,就非常想为我们踏了几十年并且难以割舍的自行车说道说道。虽然这些纯属是一个贸然的交通专业门外汉自问自答,但总希望比沉默有用些吧。一段时期以来,言及建设现代城市交通系统,必小汽车交通、轨道交通,即使是争论也最终落脚在如何如何发展上,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对于我们骑了几十年的自行车却较少提及。拿《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来说,市区交通部分就机动车道路系统、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等方面着墨甚重,而就自行车仅仅…  相似文献   

5.
苏旭  袁树君 《山西建筑》2011,37(28):16-17
从当前小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了小城市交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管理、教育、组织、技术等方面提出交通管理发展的策略及建议,从而提高小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改变出行方式——北京轨道交通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汽车尤其是私人小汽车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北京轨道交通系统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是北京市坚定不移的交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的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则是发展公共交通系统的重中之重.如何科学规划和建设北京市轨道交通系统,使其能够真正引导和带动城市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使轨道交通成为服务于城市交通的主导客运方式,是北京市中心城及各新城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2000年入关后中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私人出行机动化程度加剧,停车需求迅速增长。由于停车资源贮备不足,停车矛盾逐渐上升为城市交通的主要矛盾之一,直接影响了城市的交通效率。为此,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开展修订停车配建标准和公共停车场建设,其中,修订停车场配建标  相似文献   

9.
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难点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缓解交通拥堵、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草案)》中提到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重点区域停车收费价格等都是必要的。同时,为缓解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和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为转变北京市交通发展模式赢得时间,《报告》提出了继续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也是很有必要的。但从中长期的时间跨度来看,这些措施仍难以取得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难题,故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北京建成投入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有4条线路,即地铁1号线、2号线(地铁环线)、13号线(城市铁路)和八通线,正在进行建设的线路有地铁4号线、5号线、10号线、奥运支线和机场线.预计到2008年,北京可以形成覆盖中心城大部分地区的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届时轨道交通会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运输系统,将有力缓解城市交通紧张状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天津为例,论述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行车交通的特点,其持续稳定发展的原因和带来的不利因素以及发展对策等。  相似文献   

12.
论大城市交通问题——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最近有两条惊人的消息:一条是2009年我国的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另一条是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400万辆,居全国城市之最。相应地是,入冬以来,市民感到北京街道上交通拥堵状况较前有所恶化。  相似文献   

13.
节源开流加强科学交通管理缓解首都城市交通拥堵段里仁进入90年代以来,北京的交通拥挤、堵塞问题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又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呢?一、北京城市交通拥堵的基本原因1.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呈...  相似文献   

14.
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国大城市普遍面对的问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成为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共识。在解决交通拥挤问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进程中,如何对待自行车交通?是历数其对交通的影响,并加以指责和限制,还是通过加快公交发展的步伐,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引导、吸引部分市民主动放弃自行车,从而改善城市交通出行结构?本文特从报刊的载文中引出两种不同观念予以比较,从中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首都北京经济高速发展,在快速城镇化、机动化的双重作用下,城市空间迅速扩张,城市人口快速增加,交通出行需求增长迅速.目前,北京市日交通量变化规律显示已经没有明显的早晚高峰,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特别是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已超过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承载负荷和建设速度,行车堵、停车难已经成为北京交通的两个突出问题.交通拥堵、交通安全、交通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北京的经济建设和运转效率,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与损害,已经成为制约北京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交通问题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城市功能结构与土地利用布局,土地利用是产生城市交通的源泉,决定城市交通的发生、吸引、分布与方式选择,从宏观上规定了城市交通需求及其结构模式,特别是交通需求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勤交通.因此本研究从用地与交通的角度出发,讨论如何通过调整土地利用、城市规划,来协调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从调节需求的角度,减少交通需求总量,优化交通需求分布,来缓解交通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拥有1000万以上的人口,近几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均有了迅猛的发展态势,这就加剧了交通需求与道路交通设施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市民出行仍以自行车为主,主要道路机非混行现象严重,公交平均运营速度仅为18.5km/h,原有的仅7.4km的地铁线路根本不能满足大流量的交通需求,更谈不上发挥轨道交通的作用,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天津的轨道交通建设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迫切需要对轨道交通进行全面建设,百姓再也不用抱怨坐车的各种痛苦,通过对天津市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城市交通发展需求以及城市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未来几年天津地铁建设将全面驶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2月30日,北京市南中轴路快速公交全线贯通并正式运营,2008年7月30日北京朝阳路、安立路快速公交同时开通,表明快速公交在北京地面公交系统中已成为多元化的一种交通方式,并为城市居民所喜爱。快速公交线路改善了北京地面公共交通环境,实现了公共交通系统质的飞跃,推动了城市交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北京交通拥堵的直接原因是车与路之间的矛盾。《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从抑制城市交通需求,增强城市交通承载能力两个方面,提出了全面系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近几年大城市交通的发展建设中,机动车(特别是小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加,道路拥堵日趋严重。日益严重的拥堵使人们不得不对大城市中的交通结构作出优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的战略思想已经得到公认。人们的注意力片面地集中到小汽车、公交车等机动车运行的通畅上,对自行车的关注日渐冷淡。在郑州市的实际建设中.特别是在旧路改造中出现严重排挤自行车的倾向。那么.拥有量最大、占出行比例相当高的自行车在以公交为主的大城市交通体系中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2009年4月、8月,《风景园林》杂志社分别与北京园林学会、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联合举办了"北京风景园林60年座谈会"和"建国60周年杭州风景园林建设座谈会"。7月,《风景园林》与广东园林学会、福建省园林学会、广西风景园林学会、海南省风景园林协会、香港园境师学会、澳门特区民政总署园林绿化部在羊城联合主办"风景园林60年岭南论坛",来自北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及香港、澳门等地的行业领导、知名专家学者连同岭南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共计300余人齐聚广州,共话风景园林60年。之所以选择在这三地召开相关会议,既考虑了北京、杭州和广州作为中国传统园林流派――皇家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重要策源地的因素,也因为这三座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典型性,其园林理论和实践某种程度上可视为60年来中国城市园林面貌变迁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座谈会和论坛上,专家们以中肯、务实的态度,客观总结了风景园林60年的成绩,也毫不回避地剖析了当前出现的各类问题。这三场会议,应该说是行业近些年来涉及地域较广、参与专家人数较多的一次具有阶段反思性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