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也是政府和社会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如何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培养高质量人才是每一所地方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宁波工程学院在多年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协同创新科教融合"的发展思路,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力图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研档案在科技创新、教育、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高校科研档案价值实现的工作实践中,存在“重藏轻用”思想、知识产权保护和保密等限制、多元主体协同困难、共享利用机制不健全等协同困境。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提出了三条高校科研档案价值实现路径,从主体协同的角度提出了科研档案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框架,从业务协同的角度为高校科研档案分级利用提供了思路,从资源协同的角度提出了高校科研档案开发合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研究如何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高校创新主体的作用,认为通过组织管理体系、人事管理制度、科研组织模式、人才培养模式4个方面的改革,可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地方高校更加明确定位、服务所需、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的核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制度构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整合创新信息平台,建立容错机制,整体性推进高校协同创新发展,是当前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创立高校与地方企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培养人才有利于校企双方优势互补、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有利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实习平台。但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依然存在着组织体系不够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存在壁垒、支撑渠道过于狭窄、沟通存在障碍等问题。为此,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完善组织体系、建立全面资源共享机制、拓宽支撑渠道、建立长效校企沟通机制成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论文从协同育人的时代特征和本质要求出发,结合厦门理工学院多年来办学改革的探索实践,分别从学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统一;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专业群"深度对接"产业链";围绕人才培养,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一致;多种形式(校地、校企、校校、中外、闽台)协同育人,培养亲产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四个方面论述了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培养亲产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但目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认知浅表、学用脱节、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协同创新"理念的运用。通过对"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教育优势和各协同体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提出要从协同营造文化氛围、协同开展课堂教学、协同指导双创实践三个方面重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深受社会欢迎的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行业高职院校参与协同创新是国家协同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特点要求其在参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必须有不同于其他机构的协同模式.从人才的选聘到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企业学院的设立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政府的合作协议到与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技术协同、与中介机构及金融机构的合作到科技成果的转化、创新技术的社会服务等方面,对行业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机制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才是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基础要素。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促进区域科技人才之间的共享,最大程度发挥区域科技人才共享的协同效应,有助于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依据协同创新理论,首先阐明协同创新与区域科技人才共享的关系,然后从科技人才的共享意愿、共享效率、共享水平等角度,分析现阶段协同创新视域下区域科技人才共享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原因,最后分别从共享理念、共享政策、共享平台、制度保障以及人才共享激励机制等角度出发,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区域科技人才共享,推进协同创新进程。  相似文献   

10.
针对“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平台的构建,结合安全工程高等教育“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发展为例,阐述了其“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模式和内涵、初步的实践。该模式所取得的良好成效,为安全工程同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协同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能激发社会创造活力。资源共享可以互通有无,实现协同创新和共赢发展。本文以高校与社会为例,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假设前提,以实现协同创新为目标,分析了资源协同共享的内涵、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然后,从共享主体、内容、渠道与运行机制等方面,探索构建资源协同共享合作机制;最后,提出了促进资源共享合作的战略对策,以促进利益各方的"融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校二级学院作为一个行政管理组织,是高校办学目标的具体实践者.随着国家对建设一流高校及一流学科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高校二级学院内涵发展及特色办学目标也逐渐受到社会关注及重视.协同治理理念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和支持,对高校二级学院治理结构也提出更高要求,并为其指明改进方向.面对当前二级学院内部治理结构不协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对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进行研究,提高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探索了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协同创新发展的模式。基本内容是,在高职院校成立校企协同创新理事会,从理事会的任务和管理体制、业务范围和工作重点、校企协同创新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主体与形式、合作工作的流程、合作存续期间的常态管理、合作项目的评价制度,以及奖惩机制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协同创新发展的模式和方法。通过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对发挥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发展历经八年,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但其培养模式长期局限于学术型硕士学位(MA)的惯性思维,影响了学生培养的质量。而“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为导向,体现资源整合、共同创新,校外与政府、企业、研究院合作,构建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艺术创新型实践人才的培养。本文以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模式为案例,思考协同创新视角下MFA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内涵的界定,从创新投入能力、协同支撑能力、创新产出能力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择2011—2013年合芜蚌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数据作为分析对象,运用多维面板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该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能力,从构建重大创新载体、建立行政协同框架、促进科技金融合作、营造创新共生环境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因受生源质量、教师素质、发展定位等因素约束,人才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障。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必需人才,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对的困难与机遇。先从利益相关及驱动、知识增值、需求拉动、成果吸引、政府推动等因素入手研究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再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平台设计、产业集群——学科集群构建、技术联盟方面分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最后从制度保障、观念更新、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维度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对新时代高校善用“大思政课”涵养学生成长成才,推进思政育人路径探索,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格局,深刻领会要义和科学内涵,倡导社会正能量,自觉践行主流价值观,善用“大思政课”守正创新办好思政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是实现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成都赶超。跨越的重要机遇窗口。本文通过跟踪国内外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动态,针对成都当前存在的军地协同创新力度不够、科技成果双向转化不通畅、创新平台支撑引领不足、创新政策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要提升成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竞争力应高度重视创新生态圈建设、发挥龙头企业的核心引领作用、强化高校创新体系建设、夯实区域创新网络体系、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特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的高水平建设,必须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服务社会功能为出发点,通过创新理念、改革机制、搭建平台等方式,使高校的教学、科研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形成政、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才能使地方高校彰显自身价值,才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才能真正实现高校的特色发展、持续发展和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模式因自身的不适应性在新时期面临重重困境,协同创新理念已经成为当今高校探索资源共享新型研究生党建工作模式的必然选择。本文从理念、战略、利益三方面阐述对协同创新理念下研究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并从构建校园网络平台、加强研本互动、完善交流机制三个具体措施表达了对协同创新理念推动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