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大气等离子喷涂Sm2Zr2O7热障涂层的拉伸断裂机制.结果表明,涂层主要从靠近表面陶瓷层/金属粘结层界面处的陶瓷层内部断裂,部分从表面陶瓷层/金属粘结层界面处断裂.涂层内部熔融颗粒之间结合得不牢固及显微裂纹是涂层从陶瓷层内部断裂的主要原因,陶瓷层/金属粘结层界面处的疏松组织造成涂层部分从其界面处断裂.  相似文献   

3.
拉伸方向对针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试针织物5个方向(纵向、横向、3个斜向)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值,得出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与拉伸方向成三角函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纳米螺旋碳纤维表面金属涂层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铁片试样上化学镀镍铁合金涂层的工艺,考察了主盐、还原剂对化学镀反应沉积速率的影响。利用此工艺在经过敏化、活化处理后的纳米螺旋碳纤维表面沉积出Ni-Fe-P合金涂层。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谱(EDS)分析得出涂层成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层形貌。结果表明,可以在纳米螺旋碳纤维表面沉积连续、均匀的合金涂层。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碳纤维与钢筋混凝土界面粘贴强度的测量方法还没有相应的规范,基于静力平衡原理推导出在拉伸状态下,碳纤维的拉应变与钢筋混凝土界面之间剪应力的定量关系,通过应变率确定界面之间的剪应力。在试验方面实现了理论推导公式中基本力学量的测量方法,并得到测量结果;在数据处理方面,采用函数拟合方法得到应变沿试件长度方向变化的函数关系,进而得到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和最大剪切应力。应用该方法可以为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设计提供可靠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6.
碳纤维与混凝土界面粘贴强度的精确测量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目前碳纤维与钢筋混凝土界面粘贴强度的测量方法还没有相应的规范,基于静力平衡原理推导出在拉伸状态下,碳纤维的拉应变与钢筋混凝土界面之间剪应力的定量关系,通过应变率确定界面之间的剪应力.在试验方面实现了理论推导公式中基本力学量的测量方法,并得到测量结果;在数据处理方面,采用函数拟合方法得到应变沿试件长度方向变化的函数关系,进而得到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和最大剪切应力.应用该方法可以为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设计提供可靠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7.
表面处理碳纤维对增强尼龙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空气氧化法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 ,以注塑成型法制备碳纤维增强尼龙 1 0 1 0复合材料 .研究发现表面处理碳纤维可明显提高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摩擦学性能 ,其中摩擦系数较未处理碳纤维增强降低了 3 0 %~ 5 0 % ,而耐磨性提高了 2~ 3倍 .用扫描电镜对拉伸断口和磨损表面形貌分析发现 ,表面处理可显著改善碳纤维和尼龙基体间的界面结合性能 .最后对影响表面处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有限元法,对添加涂层后的I型V形切口尖端附近的最大周向应力和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涂层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大,切口尖端附近的最大周向应力和应力强度因子均增大;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切口尖端附近的最大周向应力减小,而应力强度因子减少的很小。对于双层结构的涂层,弹性模量大的区域中的最大周向应力大;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相差越大,在界面处最大周向热应力突变越大。  相似文献   

9.
电弧喷涂工艺参数对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案,在钢基材上采用电弧喷涂制备铝涂层,进行涂层结合强度试验,获得了最佳喷涂工艺参数组合 ,并探讨了涂层度与结合强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屈服强度σ0.2对32CrNiMoV钢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屈服强度σ0.2对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应力强度△Kth,断裂韧性KIC和冲击韧性αK都有较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研究碳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与碳纤维掺量的关系,试验得出随着碳纤维掺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碳纤维掺量达到0.6%时抗压强度最大,当碳纤维掺量达到0.8%时劈裂抗拉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2.
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对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杂后对高强混凝土C60强度的影响。设计了15组不同纤维增强C60试件和1组C60对比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在高强混凝土C60中同时掺加不同质量分数的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后,抗压强度没有明显增大趋势;抗拉强度平均值达3.46MPa;拉压比增加了5%-26%。适量掺加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后可明显提高高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拉压比。  相似文献   

13.
应用有限元法分析碳纤维复合飞轮强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具有的各向异性的特点,分别采用弹性力学的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对集成化储能系统中的碳纤维复合转子进行了强度分析,给出了碳纤维复合转子强度计算的解析公式,对有限元法在该问题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说明。文中最后对比了二者在应用中的差异,并提出了采用密度小、弹性模量低的材料做轴或在轴与飞轮之间添加弹性层,可以提高飞轮转速,最大限度地利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优良性能这一优化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配合比参数对纤维沥青碎石表层性能的影响,根据纤维沥青碎石的材料组成和力学特性,采用直接拉拔和正压扭剪实验对试件进行强度测试,并应用正交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各配比对纤维沥青碎石表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用量和碎石用量对纤维沥青碎石表层强度的影响水平比纤维用量和纤维长度显著;层间抗拉强度随着乳化沥青用量和碎石用量的增多而逐渐增大,抗剪强度随着乳化沥青用量的增多而增大,随着碎石用量的增多先增大后减小;当乳化沥青用量为2.0 kg/m2、碎石用量为13 kg/m2、纤维用量为0.1 kg/m2和纤维长度为60 mm时,纤维沥青碎石表层的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5.
FRP筋由于已完成固化,不易改变形状;FRP筋的弯折损伤又会造成强度折减,因此FRP筋不利于布置为体内曲线预应力筋.纯纤维绳没有经过树脂固化工序,具有模量高、强度高、抗折能力强等特点,可用于结构中为混凝土施加预应力.本文基于平行布置碳纤维绳展开,分析了其强度性质和试验表现,通过纤维绳试件拉伸强度试验总结得到:两端固化中间自由的纤维绳,其破坏均在固化界面;试样纤维强度利用率较低,但细试件要高于粗试件.纤维绳拉伸试验中,受固化界面的影响,绳子破坏强度低于其计算值.欲提高纤维强度利用效率,需改进绳的生产工艺和张拉锚固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用Weibull评价表面处理对玻璃纤维强度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破璃纤维拉伸强度的分散性与其表面随机分布缺陷的大小和数量有关。通过对纤维表面处理对其强度分散性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Weibull统计理论对3种不同处理别处理的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分散性进行评价。分析得出,经过表面处理的纤维强度要比未经表面处理的纤维强度高,而且分散性也比后者减小许多。  相似文献   

17.
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拉压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揭示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杂后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和拉压比的影响.参照国家标准和试验方法,按不同的纤维掺量设计了9组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试件以及3组钢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对比试件和1组普通高性能混凝土对比试件,进行了大量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并对拉压比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后:对抗压强度影响不明显,但可使抗拉强度提高10%~30%,使拉压比增大到0.06~0.068;钢纤维体积掺量为0.8%、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为0.11%时,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拉压比为0.068;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劈裂抗拉试验为近似于延性断裂破坏.结论掺加适量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后,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拉压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有利于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杂后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和抗裂性能的影响.方法参照国家标准和试验方法,按不同的纤维掺量设计了16组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大量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抗拉性能试验研究.结果低体积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劈裂抗拉试验破坏为爆裂式破坏;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可使抗拉强度提高10%-40%,使拉压比增大到1/18-1/16;劈裂抗拉试验破坏为带有一定延性的破坏;钢纤维体积掺量为0.8%、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为0.11%时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复合增强效果最好,高性能混凝土拉压比为1/16.结论适量掺加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可使高性能混凝土的拉压比增大,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9.
玄武岩纤维强度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玄武岩纤维抗拉强度受限于各类缺陷,缺陷随机分布,其拉伸强度呈现出多分散性,分散性可用Weibull理论评价。本文采用Weibull理论及方法处理实验教据,计算出玄武岩纤维强度的二参数和三参数Weibull模数m,并阐述Weibull模数m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由统计数据结果得知,用三参数的Weibull分布可较好地表征玄武岩纤维的强度。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纤维表面形态,对其与玻璃纤维的强度差异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