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葛广英  徐健健 《光电工程》2004,31(Z1):160-163
基于 MPEG-IV 编解码技术和 RTP/RTCP 网络传输协议,设计出一种以高速 DSPTMS320C6205 为核心处理器的实时图像信息处理传输系统(IPTS)。系统的总体构架采用Client/Server 模式,由现场视频信息采集前端、信息中心和视频信息传输网络构成。该系统融合了先进图像处理技术、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等,能实时地采集和处理图像信息,并进行网络传输和控制,是一种范围大、方位全、实时、准确和高效信息综合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贺学剑 《硅谷》2010,(3):68-69
当前,计算机相关应用技术日益广泛,伴随而来的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诸多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多媒体通信是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融合在一起,将图形、图像、音视频融纳入计算机的控制范围,把计算机的交互性、通信网络的分布性和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向人们提供全新的信息服务,然而在网络上传输多媒体等信息会遇到网络频带不足、网络延迟以及无法预料的网络堵塞,而数据压缩是多媒体通信的基本技术基础。因此,简要介绍在多媒体通信中关于数据压缩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5智能自动录播和远程教学系统采用的流媒体技术 5.1流媒体技术原理 流媒体技术(StreamMedia)是为解决网络直播、远程教学、远程监控、VOD(VideoOnDemand)视频点播和视频会议等多媒体信息源在网络传输中出现的实时性和接收到的多媒体信息的质量等问题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多媒体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对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现有的有限带宽以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具有庞大数据量的数字图像通信,更难以传输和存储,极大地制约了图像通信比如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所以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研发方面,必须随时掌握国际动态,才能把握好方向。本文就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以网络为载体,建设多媒体教学环境逐渐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现有的校内局域网和Internet网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数据库技术将各种多媒体信息数据组织起来,通过基于WEB的B/S网络教学管理软件实现多媒体信息的上传、下载以及浏览,从而建立起校内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应用平台,为实施多媒体网络教学提供了基础。校园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开放的交互的平台,为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上提供了网络空间,拓展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保护多媒体信息的安全成为研究的热门课题,介绍目前图像数字水印的现状,近年来的新用途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为核心的异步传输模式(ATM)传输技术的设计。用FPGA实现ATM网络用户层、ATM适配层、ATM层三个层次协议,与ATM物理层芯片对接,形成同步光纤网络(SONETSTS-3)帧结构,完成ATM全双工通信,所需硬件资源少、功耗低、处理速度快,纯数据速率可达140Mbps。  相似文献   

8.
郑勇  王琦 《照相机》2005,(2):65-65
扫描仪与数码相机一样,是计算机的外部输入设备.它能将各种图像信息(如图片、照片、透明幻灯片和文字资料等)通过扫描仪扫描后转变成数字信号,并输入计算机.再通过计算机完成对图像和文字信息的处理、管理、存贮和输出等.  相似文献   

9.
数码照片用途与存贮格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冒晓东 《照相机》2005,(12):64-65
随着数字相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码照片作为网络出版、印刷用图片原稿已很普遍,有时为了节省存贮空间或快速传送文件给对方,常把数字照片进行压缩存贮,压缩存贮会否影响使用质量,应该如何选择数码相机并正确设置存贮数码照片的文件格式呢?  相似文献   

10.
<正>系统构成安全防护主要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VSCS视频安防监控系统video surveillance control systemVSCS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此系统的前端设备是各种类型的摄像机(或视频报警器)、监视器及其附属设备,传输方式可采用同轴电缆传输或光纤传输;系统的终端设备是显示、记录、控制、通信设备(包括多媒体技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介绍了多媒体技术,然后重点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七大作用如利用计算机媒体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等等,最后对其前景作了展望.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是指把文字(Text)、音频(Audio)、视频(Video)、图形(Graphic)、图像(Images)、动画(Auimation)等多种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存储等加工处理和控制,再以单独或合成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系统构成安全防护主要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VSCS视频安防监控系统video surveillance control systemVSCS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此系统的前端设备是各种类型的摄像机(或视频报警器)、监视器及其附属设备,传输方式可采用同轴电缆传输或光纤传输;系统的终端设备是显示、记录、控制、通信设备(包括多媒体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机载设备获取的视频图像不清晰、数据容量小等问题,本文研究了机载多媒体网络传感器的实现技术,给出了机载多媒体现场记录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并讨论了显示器、存储单元及MCU单元选择等问题.网络传感器技术能够提高机载图像和数据获取及记录的能力;机载多媒体现场记录系统是实现机载图像和数据获取的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多媒体概念与发展情况 所谓多媒体(multimedia),其基本概念是:在用户可资利用的信息媒体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包括静止图像和活动图像)等之中,可让用户自由地按需选择,而且可以自在地进行加工和对话。例如,在多媒体通信中,一次通信过程所交换的信息媒体不是一种、而是多种媒体之综合。即采用多种信息媒体,由机器对这些信息进行显示、存储、检索和传输。它可以远距离传输话音、数据、文字、图形、图像等各种信息媒体,使用户之间及用户与计算机之间进行生动而有效的多媒体交流;使计算机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以及电视广播之实时性融为一体。在  相似文献   

15.
有线电视传输系统(Cable Antenna Television-CATV),它是利用光纤/同轴电缆进行宽频传输的图像传输系统,该系统通过同轴电缆分配网络将电视图像信号高质量地传送到楼层各用户终端。本文对有线电视电缆传输网络的设计与实现做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光电经纬仪上高速率、高分辨率实时图像传输及处理瓶颈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光纤传输的实时图像处理平台体系架构思想,设计了以FPGA+多核DSP结构的图像处理单元,实现高速实时图像经光纤传输至处理单元。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自定义的光纤图像传输协议。利用该协议,使得图像处理系统与各个分系统之间的光纤互联,以及高速实时图像光纤传输至显示子系统,处理子系统和记录子系统。本文阐述了系统总体结构思想,系统硬件原理设计和软件设计,并对其中的图像光纤传输协议设计,多核DSP处理单元设计等进行详细介绍。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通过实验平台对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实时图像在光纤上进行3.125Gb/s、在FPGA与多核DSP之间进行3.125Gb/s速率上传输,系统稳定、可靠、误码率低,且具有处理能力强、抗电磁干扰性能强等优点,并已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  相似文献   

17.
针对放射源监控的实时性和网络多媒体远程访问的新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ARM-Linux有线和无线传输的B/S模式Web远程放射源实时视频监控系统。系统采用ARM920T内核的微控制器S3C2440版和UVC格式/YUV编码标准USB摄像头构建Web服务器端,详细设计嵌入式Linux下摄像头的驱动程序,分析视频数据采集与传输的开源MJPG-Streamer视频服务软件,结合Vedio4Linux2接口和socket网络编程,并将其移植到嵌入式Web服务器端。监控系统的测试表明:经过压缩与编码处理后其图像数据流信息能稳定、可靠的显示在监控终端的浏览器中,在放射源和核设备实时监控中取得优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由于网络带宽的限制,图像在网络中传输所耗费的时间比较多。怎样才能在最少 的时间内得到比较满意的图像呢,本文试图通过图像存储格式与网络带宽之间的关系找到一条 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9.
王维 《音响技术》2005,(3):25-27,32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带宽的不断改善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视频图像的网络传输成为可能。人们可以通过公众和专用网络,包括LAN、WAN、Internet、ISDN、ATM、DDN、PSTN等  相似文献   

20.
绪言 在音频节目的制作、存贮、传输过程中,数字方式(其本质是再生)要比模拟方式(其本质是复制)先进得多,这是无可非议的。如抗噪声、增强节目的动态范围、多次翻录也没有信号的衰减和失真积累等突出优点。但数字电视中数字音频要占一个很宽的传输带宽,如CD的数字传输率在1.4Mb/s以上(取样率&#215;比特数/取样&#215;立体声双声道,即44100&#215;16&#215;2—1411200b/s),带宽大约是1.5MHz,是模拟音频所需带宽的6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