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贾常志 《山西建筑》2009,35(6):306-307
通过对重庆武水高速公路白云隧道大涌水段工作面预注浆止水施工,介绍了止水施工中的全断面帷幕注浆、周边预注浆、局部预注浆施工方法及施工效果,结果表明白云隧道工作面预注浆止水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张思宾 《山西建筑》2014,(3):121-122
结合段村3号罐笼井工作面预注浆施工,介绍了利用金属整体伸缩模板加固注浆管的方法,并阐述了该方法的施工工艺,总结了立井工作面预注浆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流砂层动水中双液高压化学注浆工法湖南省第三工程公司近几年来,采用化学注浆堵水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地面预注浆、煤矿工作面预注浆、壁后注浆、基础(或超深基础)注浆、地下室防渗漏、地下帏幕防渗漏、桥墩、河坝防渗漏及各种普通(特殊)井矿(巷)工程注浆防水。由于...  相似文献   

4.
采用FLAC3D软件对隧道施工过程及注浆压力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注浆压力对土体变形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采用不同注浆压力进行充填壁后空隙时,盾构隧道壁后土体变形差异较大;当壁后注浆压力控制在0.2 MPa时,盾构隧道壁后土体变形量较小,地表沉降可以得到一定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工程实践中渗透注浆浆液扩散半径计算公式相对缺乏及应用性差的问题,在相关假设的基础上,根据达西定律推导出新的渗透注浆浆液扩散半径的计算公式。推导分为注浆孔穿越及未穿越被注岩层两种情况,综合考虑了注浆孔与被注岩层层面夹角及浆液的黏度时变性因素。公式在宁夏某煤矿立井工作面预注化学浆工程中试用,通过在现场工程实践检验,公式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研究对渗透注浆的设计及质量评价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盾构壁后注浆体变形及压力消散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壁后注浆是盾构施工的关键工序.壁后注浆体的变形及力学性质变化直接影响到土体的应力释放、地层位移及作用在管片上的土压力大小.利用自制壁后注浆单元体模型试验装置,研究不同的注浆压力、注浆材料及围岩土质条件对注浆体变形及注浆压力消散的影响规律.较高的注浆压力有利于减小围岩的应力释放量,加快浆体排水速率.在砂性土地层中,浆体变形和浆体压力消散较粘性地层快,说明土质条件对地层位移和围岩应力释放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以塔什店风井冻结法施工为例,介绍了壁后注浆时机及注浆孔布置方式,阐述了注浆材料的选取要求,并说明了注浆施工工艺流程,提出了注浆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理措施,保障了井筒壁后注浆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6)
汾源煤业作为霍州煤电集团的第一个底板注浆加固工作面,其底板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对后续工程具有示范作用。通过分析首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注浆工程的施工方案、实施工程施工方案和注浆效果综合评价,保证了该矿首采工作面能够安全回采。首采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改造)综合技术可以为矿井后续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提供工程示范。  相似文献   

9.
沈俊 《福建建材》2012,(4):75-77
本文介绍了厦门大学人行隧道进口段Ⅱ类加强围岩的预加固设计、施工方案,通过地表注浆预加固及大管棚注浆超前支护等工程措施,使隧道洞口浅埋段Ⅱ类加强围岩采用暗挖法施工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隧道壁后注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及安全,因此必须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检测与评价.目前检测的技术手段多采用探地雷达法,而高密度电法对介质含水性及密实状况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否利用其方法进行壁后注浆质量检测没有相关文献资料,笔者结合软土基础盾构隧道结构进行不同模型设计,通过高密度电法正演模拟及数据反演,进一步说明其进行注浆质量检测的可能性.并就高密度电法实际探测存在的问题及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力求为隧道壁后注浆质量检测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分岔合并下伏煤层分层开采中,上覆煤层的采动对底板有一定的破坏影响范围,导致下层煤工作面顶板破碎,严重影响下伏煤层的正常回采。针对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疃矿71煤与72煤分岔合并现象,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了7118工作面采动影响下底板破坏深度的范围;通过室内力学试验确定了最佳浆液水灰比为1∶1,水泥-水玻璃体积比为1∶0.4~1∶0.6之间;设计了7225工作面顶板注浆参数和注浆孔布置;通过数值模拟、相似模拟综合分析了预注浆加固效果,注浆后煤壁及顶板稳定性明显增强,顶板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梁东  张昕  宋黑 《山西建筑》2011,37(19):55-57
针对某煤矿巷道二次出现涌水淹井事故,对矿区分别进行二维地震勘探和瞬变电磁法勘探,通过对勘探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选定地面成孔注浆堵水的加固方案,最后介绍了地面注浆钻孔布设方案和注浆工艺,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3.
Data related to the pre-grouting work of a large underground project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behind, to shed some light on the execution of practical grouting, and to enrich the theory of engineering geology. Grouting is generally taken as an effective way for controlling non-ignorable water seepage during underground rock excavation. Though various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guide grouting design or to specify criteria for grouting stop, it does not change the fact that grouting is still highly experience-based. Therefore, explan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due to grouting complexity is given through step-by-step data analysis, where the impact on grouting parameters from the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is investigated, and the grouting features of two tunnels located at the same depth below the sea surface a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Then, the data from individual grout hole a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via invers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grouting of fractured rock masses is accompanied with great uncertainty, and field grouting data can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ound an underground tunnel or rock cavern.  相似文献   

14.
王洪斌 《山西建筑》2010,36(36):130-131
根据庞庞塔煤矿的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回风立井井筒采用注浆法穿过砂砾石层,介绍了注浆方法及工艺设计等,并详细阐述了具体施工方法及操作要点,对今后同类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设计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云南某新建煤矿富水断层破碎带垮塌井筒的修复难题,通过现场调研及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富水断层破碎带井筒围岩垮塌灾变机制,提出此类地质及工程条件下围岩控制基本原则和“顺序–联合”控制方法。研究认为:(1) 断层破碎围岩受水致弱化作用后泥化严重,松散体自承能力低,塑性流动显著,是造成围岩失稳及滑移的根本原因;多次低强度无效巷修并开挖造成冒落高度增加,活化断层裂隙,导通局部含水层,是造成破碎区段大面积垮塌及涌水的直接原因;(2) 破碎围岩失稳滑移过程中存在“应力快速卸压区”、“应力过渡区”及“应力集中区”,控制重点在于针对“应力卸压导水区”进行治水封堵及岩体加固,提高其自身承载能力,降低后期支护载荷;(3) 采用滞后变形区一定距离的变角伞状超前注浆预处理,可实现堵水和加固围岩双重目的。临时支护可为后期一次、二次支护提供空间和时间;(4) 适时采用衬砌预埋注浆管方式对破碎围岩内可能存在的空洞进行壁后二次注浆回填和加固,可以提高“围岩–支护体”整体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文冬 《山西建筑》2014,(22):84-85
为保证新建矿井井筒施工安全,防止井筒掘进过程中发生突水及井壁坍塌事故,采取直孔地面预注浆法,根据工程实例,阐述了直孔地面预注浆法在立井筒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先盾后井是热力盾构隧道建设中一种高效经济的施工工法。结合中国首例大断面热力盾构隧道工程,基于纵向等效连续化模型和弹性地基梁理论,对施工过程中衬砌接头受力特征和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然后建立了衬砌接头全断面接触面单元数值模型,对控制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通过现场监测,得到了不同施工阶段管片纵向轴力及接缝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先盾后井工法施工中,衬砌接头变形分为两个阶段:基坑开挖及管片拆除,其中管片拆除为接头变形的主因,基坑施工中,基底卸荷产生的负弯矩作用于隧道上,导致邻近竖井管片底部轴力减小、环缝张开,拆除基坑内管片时,作用于端头管片的残余盾构推力和螺栓预紧力消失,导致管片纵向轴力进一步衰减,环缝二次张开;根据现场监测结果,提出的对邻近竖井的管片纵向拉紧并复紧连接螺栓,进行混凝土铺底及衬砌背后二次注浆的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轴力损失,减小接头变形,施工中环向接缝最大张开量3.51 mm,满足隧道防水要求;采用全断面接触面单元建立的数值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地模拟施工中管片接头力学行为,其结果可作为控制效果评价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隧道穿越砂土层易发生涌水涌沙、塌方等灾害,注浆是软弱砂土地层常用的加固方式,但浅埋隧道的预注浆极易引起地表隆起。笔者采用数值仿真、模拟实验与现场试验系统研究了注浆抬升效应的机制,结果表明,砂土层注浆引起地层抬升的体积由于地层压缩而逐步耗散,地表显现部分按高斯函数的形状分布。依据砂土层抬升模拟试验与现场监测数据,将抬升过程分为砂土体压缩、裂缝产生与发展、圆台抬升3个阶段,通过试验研究砂土层抬升过程压力、位移变化规律,得到地表隆起曲线与注浆量、加固宽度、地层埋深、地层力学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给出了估算公式,并依托青岛地铁2号线开展现场试验进行验证,希望能够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安徽秦楼铁矿主井井筒由于纵向附加力的作用导致井壁被压缩变形,呈环形破坏,较大的承压水从裂缝处渗漏,给井筒结构和井下施工安全带来隐患。采用快速固化的堵水环氧灌浆材料,对渗漏部位进行化学灌浆加固堵水处理,结果表明,矿井井筒应用该材料可取得良好的堵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