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调频液体柱型阻尼器(TLCD)是一种新型而有效的减振装置,在文献(1)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TLCD的各参数,通过理论计算分析确定TLCD系统的各项参数。  相似文献   

2.
水箱减振理论与实验的国内外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利用水箱进行结构减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进展情况:简述其优越性和发展历史;TLD的理论计算模型,试验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3.
结构控制中矩形浅水TLD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矩形浅水TLD装置中液体在水平激励下的运动状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矩形浅水TLD装置的减振力计算公式及减振实例。  相似文献   

4.
调频液态阻尼器(TLD)系统在结构减振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构振动控制是一种有效、积液的减振控制方法,目前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中,TLD系统在建筑结构风振控制中的应用已取得了比较的效果,但很少涉及建筑结构在其它动力荷载上的减振方面的应用。鉴于此,本论文基于TLD系统的理论,通过三层框架模型的大量试验探讨了矩形TLD系统的应用问题,得出有用的结论,对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TLC7225 四路八位D/A转换器的功能特点和工作过程及时序,讨论了如何通过编程选择所需的DAC,并利用TLC7225 与单片机MCS- 51 接口产生两路频率和相位可调、幅度可控的正弦波信号-  相似文献   

6.
12位A/D转换器TLC2543与51系列单片机接口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应用角度介绍了具有11 个输入端的12 位A/D 转换器TLC2543 的结构与编程要点,探讨了TLC2543 与51 系列单片机的接口方法,用软件合成SPI操作,给出了接口电路与A/D 采集程序设计实例,并对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12位A/D转换器TLC2543与51系列单片机接口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应用角度介绍了具有11个输入端的12倍A/D转换器TLC2543的结构与编程要点,探讨了TLC2543与51系列单片机的接口方法,用软件合成SPI操作,给出了接口电路与A/D采集程序设计实例,并对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应用12位双D/A转换器TLC5618实现13位分辨率的D/A转换方法,给出了TLC5618与单片机AT89C55的接口电路及13位D/A转换的硬件实现原理,并给出了用C51编写的相应功能程序.此方法已应用于智能仪表和PLC模块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9.
巨-子型控制结构体系风振的半主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利用磁流变阻尼器对巨-子型控制结构体系风振反应进行半主动控制的分析方法,建立了随机脉动风荷载下结构体系的振动控制方程,利用随机振动理论对脉动风荷载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采用基于经典最优控制理论的限界Hrovat最优半主动控制算法对结构体系风振反应的控制进行了研究.算例分析表明: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对巨~子型控制结构体系进行半主动控制后,主结构顶层的位移和加速度控制的减振率VAR分别为29.65%和68.09%,第2个子结构和第3个子结构顶层加速度控制的减振率VAR分别为40.18%和70.05%,有效地减小了结构体系的风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半主动磁流变减振驱动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了降低土木工程结构的振动,采用具有能耗低,出力大,反应速度快的智能材料-磁流变液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的半主动控制装置-磁流变减振驱动器(MR damper)。介绍了磁流变液的工作机理,分析了磁流变减振驱动器的参数影响了设计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针对安装有磁流变减振驱动器的单自由度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选择参数并结合较好的控制算法能够很好地控制结构的反应,结构的最大位移可降59%,基底剪力可降低37%。当不加磁场时,磁流变减振驱动器相当于被动的粘滞液体减振驱动器,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它降低了结构的反应,所以它是一种安全无故障装置。因此,磁流变减振驱动器是一种理想的半主动制装置。  相似文献   

11.
A tuned hybrid-tanks/mass damper ( THMD) syste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and the equation of motion of structure-THMD system is formulated. A phasic difference analysis method is also presente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effect of water in hybrid-tanks composed of TLCD and TLD on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MD system.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onducted and performances of an ordinary TMD,TLD,TLCD and THMD are compared under wind and earthquake excitation,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THMD can achieve a performance level close to that of the ordinary TMD,and outperforms TLD and TLCD. As compared with the ordinary TMD,THMD is more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型调谐类阻尼系统--调谐双重液柱/质量阻尼器(TDLCMD),同时提出运用相位差分析方法解析由一个主TLCD与一个次TLCD组合而成的双重液柱水箱内水的动力效应对TDLCMD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推导了结构-TDLCMD系统的运动方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TLCD水柱长度的TDLCMD系统在风振与地震激励情况下对结构的整体控制性能,对比了相应TMD、TLD、TLCD的控制效果,并对TDLCMD的设置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TDLCMD经优化设置后可取得与普通TMD相近的控制效果,优于TLD与TLCD.同时,TDLCMD较TMD更经济且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汽车半主动悬架的模糊逻辑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用模糊逻辑控制汽车半主动悬架的新方法,介绍了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及模糊推理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4.
汽车悬架最优控制的研究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1/4车辆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系统的控制性能进行了研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模拟仿真及实际控制过程中,采取主动控制及半主动控制时应分别选取加权矩阵,以保证获得较好的减振效果,且半主动悬架同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在TMD质量块上安装磁流变阻尼器的新型半主动MR—TMD控制装置,采用半主动控制算法,仿真分析了质量块在矩形波激励作用下,半主动MR—TMD控制系统对结构振动控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比较了半主动MR—TMD控制与被动TMD控制、主动AMD控制对同一模型结构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半主动MR—TMD控制的减振性能优于被动的TMD控制和主动的AMD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非等截面液柱式调谐阻尼器(TLCD)在高层建筑上对脉动风荷载减振的有效性,采用随机振动理论计算结构响应来获得分析数据.建立设有非等截面TLCD高层结构的运动方程,给出变截面TLCD阻尼等效线性化后的主结构传递函数封闭解,分析系统各参数变化对减振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水箱液体质量和结构一阶广义质量的比值越大,减振效果越好,横竖管的长度比也有同样规律|但随着水头损失系数和竖横管面积比的增长使减振效果先增后减.一般而言TLCD频率和主结构基频接近时能达到最优减振率.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将TLCD安装在轻柔和小阻尼的结构上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通过与被动悬架的对比分析,证明半主动悬架具有优良的减振性能。  相似文献   

18.
工程振动使结构物的固有频率发生偏移,导致被动控制装置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调谐液体阻尼器(TLD)或调谐液柱阻尼器(TLCD)的减振效果明显下降.鉴于此,提出了可控式TMD-DTLCD混合调频系统(Controllable TMD-DTLCD Hybrid System,简称CTDHS)的概念,并以被动控制的形式研究了本系统应对结构物频率发生偏移情况下的减振控制策略.介绍了本系统各参数的设置方法,TMD、TLCD以及结构-CTDHS系统的运动方程,并通过算例中CTDHS与普通TMD对结构减振效果的对比,证明了CTDHS的优越性以及减振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结构-ER/MR智能阻尼器系统试验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结构-ER/MR智能阻尼器系统试验模型”,该系统可进行算法的试验,用以检验试验算法的控制效果。以最优速度反馈半主动控制策略为例,说明用文中所提出的试验模型进行试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