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青城子矿田外围杨树金银多金属矿床的区域地质概况,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安前滩钨矿区地处赣县—于都钨多金属矿集区的中心部位,为赣南钨矿的主产地之一。在分析该矿区地质构造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矿区石英脉型钨矿化特征以及矽卡岩型钨矿化特征,矿化成因以及找矿方向,对于明确找矿方向,扩大矿区规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4.
鄂东封三洞铜(金)矿床是一典型的与浅成一超浅成小岩体侵入有关的矽卡岩一斑岩角砾岩筒复合型大型矿床。近年来,通过实施使用矿产资源补偿费勘查项目和风险勘查项目,在其周边外围,物化探测量获得了多个物化探组合异常带和大量局部异常,经验证,多为金银及金银多金属矿化体引起;地质勘查分别在其东区、西区、北部、东南部发现了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找矿前景的金银及金银多金属矿化带(或区段)。上述地质找矿成果表明:在一个大型矿集区中,已知大型矿床(老矿山)周边外围仍是找矿最为有利、最有希望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铌钽稀有金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重点成矿区为青海南山及邻区、祁连地区,主要矿化类型有伟晶岩型、性变岩型、花岗岩型等,但以伟晶岩型为主.通过对各类矿床特征的总结,提出了青海南山及邻区、祁连地区、青南地区为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七宝山金矿是典型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前人在已知铜金矿床中发现有有铅、锌、银矿化现象,但未发现有价值的矿体,为寻找有工业价值矿床,延续矿山生命期,开展外围找矿工作.近来在其外围的断裂构造破碎带中发现了铅锌矿化体,其中杏山峪矿化带铅锌矿化较强.以杏山峪矿段为重点,通过分析地质特征、矿体形态与断裂的关系、矿石矿物特征等方面,认为矿化带主要受"X"形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矿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岩浆期后热液沿构造角砾岩带充填,形成多金属矿化角砾岩带,从矿石矿物特征来看,为中低温矿物,埋藏较浅,属中低温浅成热液充填矿床. 相似文献
7.
以用金银为主的鸡冠山多金属矿床可分为两种类型,矿床产出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及多期性含矿热液叠加作用控制。在分析研究矿化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和成因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矿区的几个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麻布岗火山盆地是形成于中生代的陆相火山断陷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活动,构造发育且火山岩分布较广。麻布岗火山盆地区域新发现多处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点),通过分析区内银多金属矿的矿床特征、控矿条件发现,多数矿床(点)位于盆地边缘构造交汇部位,且与区内矽卡岩体有密切关系,在总结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指出麻布岗火山盆地(西)南部应是下一步寻找多金属矿床的有利方位。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本文介绍了山西省右玉县元堡子乡西窑头水泥石灰岩矿地质特征、矿床类型、矿石质量,并分析了此类矿床的成因,为在山西北部地区寻找类似矿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文耀辉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2,64(2):57-61
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八方山多金属矿床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总结出有价值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羊拉铜多金属矿位于金沙江断裂与羊拉断裂带SN向的狭长区域内,区内因复杂的地壳结构、强烈的构造活动及频繁的岩浆活动和多期次的围岩蚀变及叠加改造,形成丰富的矿种类型。通过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矿床经历了晚泥盆纪—石炭纪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和印支岩浆热液、岩浆期后热液的叠加改造作用,里农组一段透辉石矽卡岩及石榴石矽卡岩为主要的含矿岩性;印支中晚期—燕山早期的断裂构造对矿区成岩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矿体受构造、地层及岩浆岩的控制作用较为明显,为典型的层控型复合成因矿床。结合矿区地质特征,里农矿段首采区西侧深部具有寻找矽卡岩型铜矿、大脉状铜矿的良好找矿潜力,里农矿段与路农矿段结合部位的构造转折端也是有利的成矿部位。根据上述分析,对矿区找矿方向进行了讨论,为矿区深部地质找矿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在对上城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内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根据矿床的形成过程,上城铅锌矿床的形成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矿源层形成阶段、构造-岩浆活动阶段、热液萃取富集成矿阶段;2上侏罗统高基坪群既为矿床的矿源层,也为矿体的主要赋矿围岩,矿体呈脉状、细脉侵染状赋存于上侏罗统高基坪群凝灰岩中,且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成矿热液沿构造裂隙以充填、交代的方式富集成矿;3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存在多期成矿叠加的特征,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永梅凹陷带内铁多金属矿床的赋矿层位、沉积特征、成矿物质来源以及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的叠加—改造作用进行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结果表明:1永梅凹陷带内铁多金属矿的赋矿层位以经畲组下部为主,其次为栖霞组上部,铁质主要来源于海相火山作用;2铅、锌、钨、锡等金属元素具有沉积和岩浆双来源;3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对铁多金属元素具有活化转移和叠加富集作用,空间上形成了铁-钼、铁-铅-锌多金属矿。基于上述结论,认为区内马坑式铁矿是海相火山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形成的,该区下一步找矿方向应为凹陷带东南部梅县玉水—龙岩马坑—德化阳山一线的超壳断裂带两侧,对于区内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