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将反应油气精馏后,一方面抽出多股物流作为产品;另一方面建立多个中段回收反应油气的热量.早期由于催化剂活性低,装置回炼比大,分馏塔单独设置一个中段回流会造成该中段附近塔盘液相负荷大,进而导致分馏塔塔径增大.为减小分馏塔塔径,降低投资,现在运行的众多老装置都分别设置了一中段回流和二中段回流.装置A工况1和...  相似文献   

2.
常压炉转油线设计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过去设计的常压炉转油线两种布置方式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新的布置方式 :将常压炉与常压塔布置在一条直线上 ,不使用任何形式的管道补偿 ,仅利用炉管柔性吸收位移 ,使管线结构简单 ,设备平面布置紧凑 ,节省了管材和投资。管系的应力分析和生产实践都证明这种新的布置方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徐惠 《催化裂化》1998,17(7):9-17
从分析催化裂化反应氢平衡入手确改进改进催化裂化过程的方向。通过改变影响热裂化反应的因素如反应温度、停留时间以及改善进料段、反应段、分离段和油气输向分馏塔段的操作等减少热裂化反应的发生,又设想改进提升管预提升段的操作,改进汽提段及汽提气的油气停留时间,控制提升管再生催化剂温度,这些措施实施后,干气产率降低了1%~1.5%并使装置操作灵活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吕亮功 《催化裂化》1995,14(4):34-35,44
提出了一种把分馏塔底油浆段改为单独容器放大分馏塔顶(或其他部位)反应油气先进入油浆段然后进分馏塔底部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原长庆油田第一助剂厂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反应油气入口结焦严重。经过分析后认为,入口处反应油气管温度下降幅度较大是造成反应油气入口结焦严重的根本原因。因此将入口处进塔前一段油气管改为套管,外套与分馏塔连接,内外套间填充隔热材料。另外,加强了整根油气管的保温。采用此方法后,分馏塔入口处结焦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检修期更换催化裂化装置的分馏塔中间一节弯曲段塔体,同时为了提高塔底标高,由一段新的塔体封头和裙座段的组合体替换一段原塔段。经必要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制定了附着式高位重心吊装、更换方案。两段塔体均一次更换成功,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7.
胡海荣 《炼油》1997,2(4):16-20
本文指出了RFCC装置的结焦部位主要在:反应沉降器顶的集气室、反应器至分馏塔的大油气线、扣升管料进料喷嘴的喷射区、旋风分离器入口段和料腿以及分馏塔底油浆循环系统等处,分析了结焦的原因和危害,提出了一些防止结焦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加氢分馏塔底泵多为热油泵,其入口管道即分馏塔底至分馏塔底泵入口的管道需耐高温、管径较大、管道柔性低、管道布置受限较多的特点,是应力计算的难点。从平面布置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分馏塔与分馏塔底泵的关系、特点,结合应力计算,详细探讨了加氢装置分馏塔底泵布置位置的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山东某石化企业从热交换器到二套加氢分馏塔的进料管道振动剧烈,最高振幅超过10 mm。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进料管道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结合现场进料管道的振动情况,认为共振和进料管道缺少支撑是产生剧烈振动的主要原因。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阻尼减振模拟仿真,提出了阻尼器安装最优方案。在不停机的基础上,搭建新的框架安装蜂窝型阻尼器之后,进料管道振幅平均降幅超过90%,基本消除了进料管道疲劳振动问题,实现了整套装置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大型连续重整装置反应油气管线的工程设计情况。通过对反应油气管线的布置、选材及相关应力分析、支吊架最优化设计、系统总压力降等主要技术方案的分析对比,得到了最优化的管道布置方案。此方案尽量减少管系中管线长度及弯头数量以满足管系压力降最小,采用弹簧支吊架等来增加管系柔性。整个方案解决了装置大型化带来的反应油气管线设计难题,比如四合一炉炉嘴受力过大、管道总压力降过大等。结果表明此次反应油气管线的工程设计是非常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在延迟焦化装置中,焦炭塔顶油气管线是典型的多工况复杂管道系统,其特点是管径大、温度高且操作温度和操作介质变化频繁,焦炭塔顶油气管线布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焦炭塔管嘴的受力和泄露问题。结合设计及装置现场运行的实际情况,从设备平面布置、管道布置、管道选材和应力及振动等方面对大型焦化装置的焦炭塔顶油气管线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管线布置改进前后两种方案的管系二次应力、设备管嘴受力及管系稳定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改进后的方案在没有明显增加管线长度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管道的二次应力及焦炭塔管嘴的受力并且增加了管系的稳定性。改进后方案的二次应力与许用应力值的百分比从传统方案的84.7%降低到17.5%。在进行管系柔性设计时,高温及复杂工况都会对管系柔性设计产生重大影响。提出了焦炭塔顶油气管道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通过比较预加氢反应器进料与生成油换热器、汽提塔进料与塔底油换热器、汽提塔进料与分馏塔塔底油换热器以及预加氢进料与分馏塔顶油换热器油样中总硫含量的变化来分析与判断预加氢进料换热器内漏的方法.正常生产情况下,预加氢精制油中总硫的含量应该是比较低的.如果精制油中总硫质量分数超过0.5%,则或是催化剂活性下降,或是相...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塔器标准中裙座引出孔结构设计基础上,介绍一种特殊的裙座引出孔结构,有效提高了引出管在管道外载荷作用下的承载能力,为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中遇到此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已建立的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流动反应模型及其程序对提升管反应器进料段改进操作、优化流动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从气固两相流动机理对提升管进料段内的流动状态进行了分析,从而可定量地掌握这一过程操作改进的实质。结果表明,提高预提升蒸汽量,可改善提升管反应器进料段内的流动状态。优化气固两相的接触,减少回流引起的油气与催化剂的返混,且随着预提升蒸汽量的提高,轻质油收率增加,气体和焦炭产率下降,产物分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由已建立的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流动反应模型及其程序对提升管反应器进料段改进操作,优化流动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从气固两相流动机理对提升管进料段内的流动状态进行了分析,从而可定量地掌握这一过程操作改进的实质,结果表明,提高预提升蒸汽量,可改善提升管反应器进料段内的流动状态,优化气固两相的接触,减少回流引起的油气与催化剂的返混,且随着预提升蒸汽量的提高,轻质油收率增加,气体和焦炭产率下降,产物  相似文献   

16.
采用CFX流体模拟计算软件来模拟流体在管道内的流动状态,对加氢装置中4种注水方式(方式1为在直管上开条缝,方式2为直管加缩径直管,方式3为90°弯管加缩径,方式4为90°弯管加喷嘴)在流动状态、应用场合及配管方式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注水应尽量注在立管上(若必须选择注在水平管时,管道应在水平一段距离后尽早改成垂直走向).②与直管相比,采用90°弯管水流过渡平滑,可减少偏流趋势,注水效果较好.③方式1应用在水平管上注水时,容易产生水相偏流,可应用在立管上;方式2偏流很严重,不推荐采用;90°弯管加喷嘴(方式4)比加缩径管(方式3)的水相分散效果好,能较快地与主流体混合均匀,注水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应用PE管修复油气管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在役油气管线都出现了严重的腐蚀现象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经济合理的管道修复技术。PE具有形状记忆特点 ,在暂时缩径穿入管子后 ,恢复并涨贴于管道内壁上 ,可以形成性能良好的衬里。文章根据PE衬管的特性 ,阐述了应用PE管复油气管道的机理和方法 ,以及一些主要现场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石化公司加氢改质装置加热炉由于运行方式和工况的改变,致使加热炉的对流段不具备生产3.5 MPa蒸汽的条件。对加热炉外部炉管进行了改造,对流段1.0 MPa蒸汽由于取热能力有限,加热炉排烟温度高,尤其在高反应温度的情况下有烧坏蒸汽炉管的风险。2016年再次进行技术改造,将分馏塔进料配至反应加热炉对流段取热,解决了加氢反应加热炉高风险运行的生产难题。  相似文献   

19.
田杰 《焊管》2010,33(10):29-32
油气输送管道清管、试压是管道建设安装工作程序的重要一环。结合中亚天然气管道施工实例,介绍了管道清管、测径的技术要求和主要设备,清管、测径过程以及中亚管道测径所用的新技术等。重点介绍了中亚天然气管道试压时的管段划分、试压施工及现场操作,如上水及现场操作、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排水等,并给出了管道清管、测径的操作建议和试压施工时应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将海底输水管道临时改为油气混输无保温管道,由于油气水物理性质的差别,应根据管内流体气、液2相的粘度、密度、界面张力等重新建立压降模型。根据胜利油田20B、20A、251B、CB502平台海底管道的数据及多相流管路压降理论,采用对比分析、数学模拟等方法,建立了贝格斯-布里尔压降模型及海底无保温油气混输管道压降数学模型。分析了包括介质起始温度、气相液相流量、管道内径、倾斜角度多种因素对海底管道压降的影响,为海底管道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