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5 毫秒
1.
Z2断块水淹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恐断块为中低渗油藏,早期实施注水开发,目前已处于中高含水期。在对其水驱开发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动态测试、水淹层测井解释及数值模拟结果,详细研究了该断块的水淹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油田调整挖潜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锦17块兴隆台油藏为典型的边底水稠油断块油藏,目前已进入高轮次、高含水、低油汽比的蒸汽吞吐阶段.针对油藏特点,在油藏综合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静态录井测井资料、动态生产资料分析以及监洲资料找水等方法,研究该块剩余油分布规律,提高断块采收率.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为同类油葳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断块油藏具有构造异常复杂、油水关系复杂、油水矛盾突出等一系列特点,导致在开发后期剩余油的分布研究存在较大困难。本次研究在系统分析断块油藏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调研国内各大老油区在断块油藏剩余油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优缺点,针对我国当前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地质资料的微幅构造解析法、测井资料二测解释、断层剖析法以及油气成藏规律预测法等多种地质研究思路。研究证实,在生产动态资料分析以及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结合上述地质研究方法的综合分析可以避免断块油藏开发后期部署出现较大偏差,能有效提高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准确性,保证油藏在开发后期部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复杂断块油气藏储层剩余油分布研究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剩余油研究方法、模式的调研,结合中国东部老油田勘探开发的实际和复杂断块油气藏的特殊背景,采用了“油藏数值模拟法、水驱曲线法和产量递减法三结合”的剩余油研究思路.突出油藏的静动态结合,分析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并将次模式应用于S23断块东部单元沙二下一砂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通过分析表明该方法实用,效果较好,这对于加深对剩余油分布新认识,为油田挖潜治理和合理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岔39断块剩余油分布及开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岔河集油田是非常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岔39断块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力断块,经过二十余年的开发后,地下情况更加复杂、开发难度更大,为了提高油田开发效果,需对断块进行重新认识,查明剩余油分布规律,探讨调整挖潜方向。根据现阶段对油藏的认识,利用硼中子测井、动态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岔河集油田岔39断块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剩余油分布主要集中在断层附近、井网不完善区以及河道砂体变差部位等,提出了调整注采井网、提高排液量等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该研究对开发同类油藏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1.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 针对垦利油田垦12断块综合含水率高,水淹严重,剩余油高度分散,注采不平衡,采出程度低的实际情况,分别应用精细测井解释,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综合地质分析和油藏工程方法对该块剩余油进行研究,建立了综合分析剩余油分布的方法,对该块油藏剩余油有利部位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稠油油藏水驱开发调整及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静 《特种油气藏》2003,10(Z1):48-49
应用钻井、录井、测井及试验技术和方法,对层状稠油油藏海1断块进行综合地质精细描述、开发效果评价及单砂层剩余油分布规律精细研究,对于开发中暴露出的主要矛盾进行了调整研究,从而实现了该断块高速度、高效益、高水平开发的目标.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同类油田水驱开发效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30断块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该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结合储层沉积微相的研究和油藏开发动态分析。认为高30断块剩余油的成因主要是地质(储层非均质性、储层沉积微相、构造等)和工程(井网、注采系统完善程度以及注采强度的大小)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高30断块油藏进行开发调整挖潜的方向;经矿场试验后,见到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驱油田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措施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通61断块为强边水多层系油藏,目前采用水驱方式开发。运用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该断块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提出挖潜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文25东断块开发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充分的资料收集和处理的基础上,根据剩余油分布研究的需要.采用所编制的多井剩余油评价软件.对文25东断块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进行了分层系的综合评价.揭示了该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并提出了今后的挖潜方向。实际资料证明.剩余油分布预测结果与油田实际情况比较相符。  相似文献   

11.
经过20多年降压开采,辽河油田锦25块特稠油油藏目前已进入蒸汽吞吐开发后期,各项开发指标逐年变差。为减缓锦25块产量递减,综合运用井震联合技术、测井二次解释技术、数模与现场试验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技术方法,落实了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制定并实施完善井网、大修侧钻、分支水平井、调补层、优化注汽等配套技术手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复杂断块油藏具有断块小、纵向上小层多的特点,注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受控于平面和层间非均质性,常规注水提高采收率较为困难.应用注采耦合技术可提高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的动用程度,以临盘油田三角形封闭断块油藏为数值模拟研究模型,结合其地质特点及剩余油分布将其划分为7个特征区,研究注水和开采过程中各特征区的压力、剩余油饱和度以及液流速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注采耦合技术注水阶段在压差作用下,中心区剩余油被水驱至夹角区和夹角间区,并在开采阶段随压力降低而采出;中心区的剩余油饱和度动用程度最高,为5.2%.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注采耦合周期内的压力恢复水平、压力保持水平以及注采比等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为油藏压力系数保持在0.8~0.9,采用注采比为1.5恢复压力.注采耦合技术通过复杂断块油藏内压力的交替变化,改变油藏内流场,扩大油藏水驱波及面积,从而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的剩余油动用程度和水驱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濮城Es2段油藏为复杂断块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后,油藏产量递减大,含水上升快,注采系统适应性差,应用测井资料,油层平面非均质性分析,沉积相分析,数值模拟及测井-沉积微相法,对该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开采方法展开研究,剩余油挖潜措施实施后,增油效果十分明显,该研究对高含水期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东北油气分公司特低渗小断块低品位油藏储量动用率低、开发成本高,难以形成效益开发的问题,开展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提出了流场立体调整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特低渗小断块油藏具有平面、层间、层内三种剩余油富集特征及七种剩余油分布模式,水井分注、边外注水、注采调整、水井调驱等流场调整对策可实现不同剩余油分布模式中的流场立体调整。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场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低品位油藏的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5.
塔河油田1 区三叠系隔夹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塔河油田1 区三叠系地质特点,处理了该区37 口井的测井、地质资料,并对分布于研究区内 的隔夹层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区共划分出3 个油层组、11 个小层、10 个层间隔层和26 个层内夹层。 该文对小层间的隔层及小层内夹层的平面展布和横向展布进行了描述,并对隔夹层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的 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主力储层间的隔层延伸较长,厚度稳定,底部剩余油富集;主力储层内 的夹层分布频率和分布密度值较高,剩余油富集程度高。  相似文献   

16.
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的确定,对二次及三次采油是至关重要的,探讨了用产出剖面和注水剖面资料计算剩余油饱和度的, 将分形几何学,地质统计学与流管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利用测井提供的 井点剩余油垂向分布来确定井间或油藏内剩余油分布的新方法,实际油藏资料处理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了生产测井资料开辟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7.
雷11块测井精细解释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岩心分析数据为依据,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测井解释模型,对雷11块莲花油层进行了精细解释.结果认为该油层由高到低呈现有规律的油水分布;沙三段仍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沙四段高阻低时差储层裂缝发育,可获得较高的产能.这一研究成果为该区油层精细解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RMT测井技术及在断块油田挖潜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云桐 《测井技术》2003,27(Z1):41-43
油田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确定水淹程度,找出高剩余油层段已成为保持油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关键.RMT储层评价仪作为一种剩余油饱和度测井仪,它有2种可控操作模式:非弹性模式(C/O模式)和俘获模式(∑),其突出的优点是小直径、双源距、大晶体、多参数、多模式组合测井.在现河油区的整装块、复杂小断块、低渗油藏分别进行RMT非弹模式测井,通过实际资料分析,RMT测井技术在评价储层水淹特征,确定水淹程度以及求解剩余油饱和度等方面有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孤东油田经过多年的高速开发、强注强采 ,地下矛盾十分突出。为探索特高含水期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途径 ,在深化油藏开发特点认识的基础上 ,应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数值模拟技术 ,以及开发测井和油藏工程方法 ,进行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合理地层压力水平研究、扩大水驱波及体积途径分析、注采结构状况分析研究等。在降压强排试验的基础上 ,调整注采结构 ,使油田地层压力得到控制 ,注采结构得到了优化 ,控制了含水上升速度 ,油田开发趋势明显好转 ,强化了油田稳产基础 ,走出了稠油疏松砂岩油藏高含水后期开发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伴随油田开发的深入进行,测井技术不断进步,各类测井成果资料日益丰富。通过以典型区块为实例,应用诸多产出、注入时间推移测井资料,分析判断二类油层动用状况;利用该区块内的完井电测资料,分析二类油层水淹状况;在此基础上,依据油藏工程理论,将各类测井资料与其它动、静态资料相结合,定量分析二类油层采出程度,从而确定二类油层宏观剩余油潜力。实践证明,产出剖面、注入剖面等常规测井技术在二类油层宏观剩余油潜力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