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城市景观的不断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为了展示本土的文化风貌、提升城市品位、丰富旅游资源,纷纷加大了对文化艺术空间景观的建设,这类空间一般包括与建筑场馆结合的空间和公共开放空间,如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展览馆和艺术中心、艺术公园等。为了使人们对文化艺术展览产生认同感、缓解视觉疲劳,设计师们往往着重于增强和丰富文化艺术空间的景观元素,包括植物、水体、公共设施等,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中国正在面临着迅速的城市化以及广泛的空间文化重新构建当中,规模庞大的新城建设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宏伟壮观的城市景观,更加重要的是城市特色空间文化的延续和创造,当一条条旧街坊和古老宅院的生活环境在满怀激情的推土机轰鸣声中土崩瓦解之时,我们的新的空间文化在写着怎样的篇章,这是每一个城市居住者有权关注的话题。北京中关村西区景观园林环境设计的内容从城市新区园林环境文化构建的角度提出了尺度庞大的城市空间环境如何能在现有的城市功能体系当中创造并融合中国传统空间文化的宜人感与舒适感,充分体现人性化的居住生活环境,极大的体现中华民族优秀的空间理想──意境空间,并与时代文化(绿色、科技)形成良好的共鸣。  相似文献   

3.
田园 《中国园林》2001,(1):17-20
中国正在面临着迅速的城市化以及广泛的空间文化重新构建当中,规模庞大的新城建设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宏伟壮观的城市景观,更加重要的是城市特色空间文化的延续和创造,当一条条旧街坊和古老宅院的生活环境在满怀激情的推土机轰鸣声中土崩瓦解之时,我们的新的空间文化在写着怎样的篇章,这是每一个城市居住者有权关注的话题。北京中关村西区景观园林环境设计的内容从城市新区园林环境文化构建的角度提出了尺度庞大的城市空间环境如何能在现有的城市功能体系当中创造并融合中国传统空间文化的宜人感与舒适感,充分体现人性化的居住生活环境,极大的体现中华民族优秀的空间理想──意境空间,并与时代文化(绿色、科技)形成良好的共鸣。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镇空间景观文化失谐现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德  杨玲 《中国园林》2010,26(2):24-26
当下迅猛的城镇化进程改变了我们的城镇空间景观,也促使着传统文化的转型与发展。但多方面原因造成这个进程中的文化转型并不能完全与城镇空间景观的建设、发展合拍,由此造成二者之间的错位使得我们在获得了愈来愈多高品质物质空间的同时,城镇空间景观文化失谐现象渐显。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中国城镇空间景观发展历史,剖析当代城镇空间景观文化失谐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以适应性理念促进城镇空间景观与文化的和谐发展对于当今的城镇空间景观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及其造成的地方传统文化日渐消失现状,在世界各地都带来了严重的城市危害。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他们开始寻找这种文化丧失所带来的城市危机的解决办法。中国以其博大,宽宏的文化底蕴,在城市空间景观的处理和城市人际交往关系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因而中国传统小城镇中的风水意识与其所塑造的理想居住空间和生活模式成为了本次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江昼 《华中建筑》2007,25(3):143-146
在城市景观标识设计中如何体现城市特色,城市特色应当如何在众多的视觉景观与视觉元素中归纳与提炼出来,并根据这些视觉造型基础元素设计出贴切的满足基本使用功能且富含城市特色的景观标识作品来,这些是许多从事景观标识设计工作的广大设计师所面临的难题.该文结合南京市的历史街区景观标识设计这一设计实践,理性地对南京市富有城市特色的视觉造型基础元素进行分析,从城市中的自然地理因素、历史文化因素及地域风情三大方面对视觉造型基础元素进行归纳与提炼,寻找出适用的基础造型母体语言,完成城市景观标识设计.最后形成一定结论指导类似的设计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水系空间的生态安全与文化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基于城市水文生态安全与景观特征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以安徽省宁国市中心城区水系空间为例,以城市水文生态风险评价(ERA)与城市水系景观特征分析(LCA)评价为主要技术手段,探索通过水系空间淹没区分析、水系潜在污染源分析、城市水系空间景观文化特征识别与分析、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与景观文化价值分析,将城市水文生态安全控制与城市水系景观文化传承和创新有机结合的水系空间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体系的不断发展,城市立交桥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形式和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直接影响到了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的景观,并不可避免地对城市原有景观空间结构形成冲击,而城市立交桥下绿地设计在改善和恢复环境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文章以南京中央门立交桥、新庄立交桥和南京站立交桥桥下绿地设计为研究对象,对桥下绿地设计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力图探讨较为系统、融生态,视觉美学,地域文化于一体的桥下绿地设计。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探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与视觉思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人的影响作用,结合沈阳的历史文化特色,对当前沈阳的城市景观建设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结合城市历史发展特点和街区特色,划分不同的城市景观区域,以凸显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5,(5)
在我国现代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在高层建筑中,运用了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来不断地推动它的发展。而场所,是一种空间,能够带领人们来认识这个城市。在我们的城市中,高层建筑与城市场所建构相互之间,是有着关联性的。我们可以看出:场所空间构建具有生态、功能、景观、空间和文化这五个方面的系统性特性。高层建筑与城市场所构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在建造过程中,只用很好地利用这些关系,才能使这两者更和谐地存在,并向很好地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李波 《华中建筑》2008,26(3):169-171
城市景观依感知类型而言,可以分为城市视觉号观和城市非视觉景观。较之城市视觉景观主要注重城市景观所呈现的外在形式美而言,非视觉景观则更加重视城市景观所蕴含的内在的生活美以及市民个人的亲身体验。因此城市视觉景现和非视觉景观应视作城市蒂观互为彰显的两个层面,两者在我们对城市景观的欣赏与体验中处于同等地位,甚至在某些层面而言,后者更为重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12.
吕诗佳 《规划师》2011,27(5):69-73
从建构城市形态整体性秩序的角度出发,城市可分为主导性景观单元和从属性景观单元.从属性景观单元在功能上偏向于满足城市生活完善需求,在视觉景观上偏重体现城市整体空间秩序的协调和节奏感,在建构成本上需考虑有节制地利用各种资源.从属性景观单元的城市设计应采用"微弱设计"策略,即改变以地块为中心的思维定势,把既有资源与发展目标充...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广东肇庆山水城市空间景观格局的历史形成过程,分析其在六个不同时期城市发展和自然景观变迁之间的相互联系,总结其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肇庆山水城市空间景观格局现状,从“山”“水”“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肇庆市的具体景观格局,分析其空间特点、视觉联系、生态影响和现状问题,从而提出在当前城市化背景下肇庆山水城市所面临的挑战,为今后肇庆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为肇庆山水城市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市景观视觉控制已成为城市设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欧美发达国家对城市景观视觉控制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在城市的空间形态上对历史保护地区或地标建筑进行了严格的规划控制。本文针对伦敦城市视觉景观控制方法进行解析,希望有益于我国城市景观视觉管理与控制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从紧凑城市理论的视角,以福州主城区内河系统为研究对象,并从适应安全治水、空间立体形态、景观视觉体验、社会文化功能、生态可持续性这五个维度分析福州主城区内河景观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同时结合国内外内河景观设计的经验,提出了从不同层面改善城市内河景观环境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事件的频繁发生给城市发展和景观建设带来巨大的带动和影响.同时,对城市发展和景观建设的影响程度也反映了事件的"重大性",认识重大事件所具有的特性--推动性、聚集性、临时性与永久件和周期件特质,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和利用事件.并通过分析重大事件的案例给城市发展和景观建设所带来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影响,包含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控制和引导重大事件的发生与发展,使其成为推动当代城市发展和景观建设的一个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7.
黄磊  张帆  李翔宁 《中外建筑》2022,(11):23-28
新媒体时代,新传播方式参与到消费社会的空间生产中,并在旧城更新中催生出新的消费空间。传统中作为城市第三场所的咖啡馆也纷纷“寄生”到市井街区中,并透过视觉景观的媒介化转变成“情境体验”与“媒介再现”的复合体。借用社会批判理论中“空间生产”与“景观社会”的理论交叉,以长沙旧城区中两处社区的网红咖啡馆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空间寄生、消费寄生、景象折叠等多个层面的寄生特质,探讨微更新所带来的咖啡馆与旧居民楼之间复杂的空间关系。文章指出“咖啡寄生”本质是在新媒体推动下视觉景观生产向老旧城区消费空间更新的渗透,只有与社区及在地生活取得更紧密的互动,才有可能从寄生发展为更加可持续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城市整体景观形象是城市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也是城市空间发展综合力的结果.从城市眺望体系来看,城市整体景观形象受到天际轮廓、空间形体及视觉感受的影响.经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形成对城市整体景观形象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而构筑了量化评价城市整体景观形象的模型.在此基础上,以香港城市天际轮廓线的评价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对7个典型城市的综合评价比较各项指标的理想指标,从而进一步探讨影响指标评价体系的关键性要素.  相似文献   

19.
现代建筑设计中在强调基础布局的同时,对于景观空间设计的合理性、艺术性也有着明确要求,其中,通过景观空间设计所呈现出的多元文化意境能够为人们带来差异化的视觉体验.随着现代建筑设计中文化艺术元素组合形式日益丰富,文化意涵主导下的景观空间设计在形式上与建筑空间的适应性得到了明显提升,而现代景观空间设计中创新文化的融合方式也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这也是新时期景观空间设计中文化融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城市空间整体协同性差、景观秩序紊乱等城市失控表征凸显。动态视线通廊模型分析法缺失导致视觉景观控制系统无法满足城市多模态交通环境的需求,甚至陷入建设性破坏的窘境。探究动态视知觉对视线通廊影响机制已迫在眉睫。历经十年研究发现:动态视功能在城市快行交通景观管控体系中具有关键调节作用。运用人机交互技术进行数据采集,获取隧道视觉梯度缩减率参数变量,推演动态条件的椭圆截面视锥3D空间域、景观控制界面2D视域和圈层式景观协控指标,构建数理模型,揭示动态视觉对景观视觉线性空间影响的科学本源,阐明城市形态的协调共生机制,探寻城市区块的和谐发展策略,为我国城市政策制定和实施管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