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NSCT和PCNN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飞翔  陶忠祥 《红外》2013,34(1):10-14
提出了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非下采样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Transform,NSCT)和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NSCT分解,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各带通方向子带系数。然后对低频子带系数提出一种基于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自身特性的加权平均融合方法,再对各带通子带系数提出基于PCNN的融合方法。最后经过NSC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证明,该方法优于小波方法和传统的NSCT方法。  相似文献   

2.
《红外技术》2015,(11):957-961
针对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的压缩感知图像融合算法,存在融合图像局部细节信息表达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NSCT与离散小波变换(DWT)的压缩感知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NSCT变换,得到低频系数和高频系数;然后,对高频系数进行压缩融合,并通过重构算法恢复融合的高频系数;而对低频系数,采取基于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最后,对融合的高频系数和低频系数进行NSCT逆变换,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使融合图像的质量,在主观和客观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最终的融合图像具有更多的细节特征和更清晰的边缘轮廓。  相似文献   

3.
针对同一场景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图像融合算法.算法首先采用NSCT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各带通方向子带系数.然后,针对低频子带系数的选择,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物理特征的"加权平均"系数选择方案;针对各带通方向子带系数的选择,结合人眼视觉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能量匹配的系数选择方案,得到融合图像的NSCT系数.最后经过NSC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获得较理想的融合图像,其融合效果优于传统的基于离散小波变换以及离散小波框架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曲波变换图像融合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on—subsampledContourletTransform,NSCT)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对已配准待融合图像进行NSCT分解;然后使用相应的融合规则对Contourlet域系数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的NSCT系数;最后经逆变换重构得到融合图像。通过对不同曝光度图像以及多聚焦图像进行融合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融合图像在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指标上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图像融合的效率和质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快速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和4方向稀疏表示的图像融合算法。该方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快速NSCT分解,生成一系列低通和高通子带。对于低频子带,利用自适应生成的DCT过完备字典进行快速的4方向稀疏表示和系数融合;对于高频子带,则利用高斯加权区域能量最大的融合规则进行系数融合。快速NSCT将传统NSCT的树形滤波结构转变为多通道滤波结构,能成倍提高分解效率;快速的稀疏融合则抛弃了传统的滑动窗口方法,以水平、垂直、对角线4个方向进行稀疏表示和稀疏融合,进一步提高算法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快速算法能在不影响融合质量的条件下将算法效率提高近20倍。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度量多聚焦图像中的聚焦区域,提出一 种基于边缘和多特征选择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 利用NSCT对源图像进行分解,对得到的低频子带系数采用基于边缘的融合策略;对于高频子 带系数,通过 拉普拉斯能量和、区域能量和方差提取邻域窗口的显著性特征,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多特征 选择的高频融 合策略,该融合策略可以综合考虑区域特征的贡献,自适应的选取显著性特征和融合方法; 最后进行NSCT 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常用的融合方法相比,在主观效果上,本文方法能 够更有效保留 源图像中的边缘和细节信息;在客观指标上,本文方法的融合图像在互信息、边缘保持度、 熵、结构相似度以及标准差等客观评价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非抽样Contourlet交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的原理和优点,针对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NSCT图像融合算法,应用NSCT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低频子带采取区域能量加权法融合,带通子带采取区域方差加权法融合,最后将融合的系数进行NSC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表明,与其它融合算法比较,该算法融合图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的融合方法对于红外图像目标信息和可见光图像丰富的背景信息无法有效地保留到融合图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NSCT变换的自适应多判决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来自同一场景配准后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NSCT多尺度、多方向分解;然后,分别对高低频系数采取不同的融合规则:低频系数采用基于区域能量调节因子自适应加权的方法,对高频系数采用混合的融合方法,即对于高层,采用像素点绝对值选大的融合方法,对于低层采用基于对比度的多判决融合方法;最后,将得到的高低频融合系数进行逆NSCT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经主客观评价,本文提出的融合方法优于文中其他基于多尺度分析的图像融合方法,可得到更理想的融合图像。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融合方法对比度低、纹理信息保留不充分等问题,结合模糊增强特性,提出一种结合NSCT和邻域特性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待处理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NSCT变换分解得到各自的高低频子带系数,接着对模糊增强后的低频子带系数采用改进的区域能量加权平均融合方案,同时对高频子带系数采用灰度变化和梯度差异加权融合方案,最后将高低频融合系数经NSC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后的图像目标细节清晰突出,与其他融合算法相比更具有先进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研究了多尺度几何分析工具非亚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提出一种新的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融合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全色图像和进行过IHS变换的多光谱图像的亮度分量进行NSCT变换,对于二者的低频近似系数再进行平稳小波变换(SWT)并融合,进一步提高融合图像的空间信息量,对于高频细节系数,采用基于局部平均梯度的方法进行融合,经过逆NSCT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在保留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的同时,增强了融合图像的空间细节表现能力,提高了信息量,并且优于传统的基于IHS变换、小波变换、双树复小波变换及Contourlet变换的融合方法,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存在对比度低、细节丢失、目标模糊等问题,本文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的思想,通过改进权重函数和融合规则,建立新的融合算法实现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有效融合.首先,通过NSCT变换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进行多尺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小波变换在表达图像边界及线状特征上的缺陷,以及NSCT变换在表达图像细节信息的不足,提出了在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过程中采用基于NSCT变换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算法。在图像NSCT分解后,对低频系数使用基于小波变换的融合算法,对高频系数结合融合图像的特点采用了基于区域方差的融合规则。实验结果表明,基于NSCT变换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融合算法能更好地保持可见光图像的光谱信息和红外图像的目标信息,具有更多的细节特征以及更清晰的边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基于多尺度分解的图像融合算法在提高图像模糊区域质量的同时却降低了清晰区域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CRF预分割与NSCT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条件随机场概率模型对图像进行预分割,将图像预分割为清晰区域、模糊区域和两者的交界区域;然后对图像进行NSCT分解,低频子带系数采用加稀疏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算法融合,高频子带系数,在交界区域采用方向特征对比度的方法融合,在非交界区域选取清晰度高的系数融合.最后经NSCT逆变换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该方法的融合效果在提高了图像清晰度的同时又有效保持了图像的边缘信息.  相似文献   

14.
基于Shearlet与改进PCNN的图像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剪切波(shearlet)和改进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进行图像融合的方法。首先,采用shearlet变换将已配准的两个源图像进行分解,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高频子带系数,低频部分采用简单的加权平均法;高频部分,提出基于改进的拉普拉斯能量作为PCNN链接强度的算法。最后,进行shearlet反变换得到融合图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有更好的融合效果,并且所用时间也比非采样轮廓波(NSCT)少。  相似文献   

15.
Sparse representation (SR)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mage fusion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source image, segmented into vectors, reduces correlation and structural information of texture with conventional SR methods, and extracting texture with the sliding window technology is more likely to cause spatial inconsistency in flat regions of multi-modality medical fusion imag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 novel fusion method that combines separable dictionary optimization with Gabor filter in 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 (NSCT) domain is proposed. Firstly, source images are decomposed into high frequency (HF) and low frequency (LF) components by NSCT. Then the HF components are reconstructed sparsely by separable dictionaries with iterative updating sparse coding and dictionary training. In the process, sparse coefficients and separable dictionaries are updated by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OMP) and manifold-based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respectively. Meanwhile, the Gabor energy as weighting factor is utilized to guide the LF components fusion, and this further improves the fusion degree of low-significant feature in the flat regions. Finally, the fusion components are transformed to obtain fusion image by inverse NSCT.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more competitive results of the proposal, leading to the state-of-art performance on both visual quality and objective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6.
基于NSCT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在融合时亮点目标易丢失且背景信息不够清晰的问题,提出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与局部区域融合规则相结合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利用NSCT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对低频子带系数采用加权平均取均值的融合规则,对高频子带系数采用系数值选大与局部均方差相结合的融合规则,将前两步得到的系数进行逆NSCT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方面,该融合算法都是有效的且可得到比参考融合算法更为理想的融合图像。  相似文献   

17.
李玉峰  尹婷婷 《信号处理》2017,33(11):1523-1529
合成孔径雷达(SAR)和多光谱(MS)图像的融合,有助于得到对观察对象的更好地视觉感知。但是,由于其内在成像机制上的差异,许多经典的方法已被证明不适合这一研究,因此本文提出了采用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和模糊C均值聚类(FCM)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算法。采用FCM对SAR图像进行分割,得到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采用NSCT对SAR图像和多光谱图像进行分解,得到低频子带和高频方向子带;对于低频部分,不同分割区域采用不同的自适应融合准则进行融合;对于高频部分,采用区域块能量准则进行融合;最后,通过NSCT逆变换得到融合后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融合图像能很好的保留SAR图像的目标信息和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融合效果优于大部分传统的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18.
董安勇  苏斌  赵文博  杜庆治  彭艺 《激光与红外》2018,48(12):1547-1553
稀疏表示是以块为单位进行编码的,因此破坏了图像块间的相关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卷积稀疏表示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采用交替方向乘子算法(ADMM)求解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域强边缘子带的卷积稀疏系数,完成特征响应系数的融合。同时,采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模型的点火图完成NSCT域高频子带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解决了稀疏表示的“块效应”问题,同时又兼具PCNN模型的视觉特性,可以有效地捕捉源图像的特征信息。另外,在主观视觉评价和客观质量评价方面均优于现有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