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前言自从国务院1980年以国发[80]262号文批转了轻工、粮食、商业三部《关于解决婴幼儿食品问题的报告》以来,婴幼儿食品得到了迅速发展,除全国有29个儿童食口厂生产儿童食品外,还有近50家乳品厂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到1990年全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年产量已达25000T。这些配方乳粉的营养素比较全面。几乎所有的配方乳粉中都强化了维生素。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前得包括维生素A、D、E、K;后者有B_1(又称硫胺素)、  相似文献   

2.
适用于6个月龄至36个月龄婴幼儿辅食中添加的辅食营养补充品国家标准,已由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将于3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颁布婴幼儿辅食营养补充品通用标准,也是世界上首个婴幼儿辅食营养补充品通用标准。据介绍,辅食营养补充品是用于6个月龄至36个月龄婴幼儿辅食中添加的含各种高密度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品。  相似文献   

3.
研究氨基酸螯合物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性能.将不同微量元素添加到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研究其对体系过氧化值及VA、VC、VE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无机组维生素降解非常迅速,螯合组最慢,混合组稍次于螯合组;温度升高会加速维生素的降解;婴幼儿配方奶粉储藏一定时间后POV均略有升高,升高幅度为无机组>混合组>螯合组,表明氨基酸螯合物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性能优于无机盐和有机盐.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奶粉中含氮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论述婴幼儿奶粉中含氮物质的重要性,并对母乳和牛乳之间的成分差异和各种成分的功效作讨论;结果:以牛乳为基础的婴幼儿奶粉中应该改变各种蛋白质的配比,添加功能性蛋白质和肽类,调整婴幼儿奶粉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结论:接近母乳水平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更符合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维生素B12的方法。方法 选择C18柱(250×4.6mm,4.6 μm)作为色谱柱,流动相为水-甲醇(75:25),流速0.5 mL/min等度洗脱,进样量35 μL,柱温40℃,波长361nm,样品经超声提取15 min,然后在8000 r/min下冷冻离心10 min,离心结束后取上清液过0.22 μm滤膜,上机测试。结果 显示维生素B12标准品在浓度0.05~2.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8;平均回收率91.3 %;检出限2 ng/mL。结论 该条件下的高效液相色谱可测定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维生素B12含量,具有重复性好、简单、快速、结果准确等优点。因此该方法可应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维生素B12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B族维生素是人体维持正常生体机能的一类必需营养物质,适量的摄取B族维生素对婴幼儿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而分析测定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B族维生素含量对于科学的指导和研究其添加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婴幼儿配方食品中B族维生素的测定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检测技术包括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试管法等,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目前,婴幼儿配方食品中B族维生素使用试管法较普遍,该方法具有样品处理和操作便捷,应用范围和灵敏度均良好等特点。 本文也对目前婴幼儿配方食品中B族维生素的测定技术中的问题和前景与方向提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生产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发展方向,这样能够为乳品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依据。文章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生产技术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对配方奶粉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改性牛乳蛋白的强化作用进行了分析,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奶粉中维生素的稳定性,保证婴幼儿的营养吸收。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发展过程中要对母乳中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很好的研究,这样能够提高奶粉中的营养成分,同时,也能提高奶粉生产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婴幼儿乳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以婴幼儿奶粉为例, 依据国家标准GB 5413.18-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 应用日立F-46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婴幼儿乳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 线性方程为Y=457.79X 28.877, 相关系数为0.9993, 方法检出限为0.1 mg/100 g。在50 mg/100 g、100 mg/100 g 两个加标水平下, 加标回收率为91.8%~101.8%, 相对标准偏差为0.36%~0.85%(n=6)。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便, 线性良好是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婴幼儿营养米粉稳定性的研究,为婴幼儿营养米粉货架期的预测、确定和产品储存以及产品配方、加工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化学动力原理设计试验,在温度(37±2)℃,湿度(75±5)%条件下贮藏样品6个月,以加快营养素衰减变质速度,检测各营养素指标,探究婴幼儿营养米粉中营养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维生素中的VA、VC、VB...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专用复合维生素添加剂中维生素B12 方法含量的方法。采用紫外检测器 ,波长为 36 1nm ;色谱柱为InertsilODS - 3,柱温为室温 ,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钠 (10g/l磷酸调pH 3.5 ) :甲醇 =70 :30 ,流速为 1.0ml/min。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 =- 0 .1340 0 .0 0 0 95 92x,相关系数为r=0 .9976 ;回收率为 96 .4 % ;12次样品重复测定变异系数为 0 .5 4 %。  相似文献   

11.
王慧 《广西轻工业》2012,(9):101-102
婴幼儿服装各种美观的款式层出不穷,但有些款式设计忽视了婴幼儿的安全。从婴幼儿服装的面料、辅料、色彩、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婴幼儿服装安全性问题,婴幼儿服装的设计应以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为前提,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为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前处理简单、仪器条件稳定、准确高效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中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方法用含有三(2-羧乙基)膦(TCEP)的三氯乙酸(TCA)对样品中的维生素C进行提取,C18柱色谱分离,流动相为含TCEP与癸胺作为离子对试剂和pH 5.4的醋酸钠的混合水溶液,然后在紫外检测器265 nm处进行检测。结果本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36%~3.2%之间,平均回收率为88.5%~97.9%,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99。结论本方法实验前处理简单,干扰因素少;仪器条件稳定,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合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复杂基质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奶粉中的脂肪氧化是一个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对婴幼儿奶粉中脂肪氧化机理、婴幼儿奶粉各种脂肪氧化和抗氧化影响因素进行概述,以期为抑制婴幼儿奶粉中脂肪氧化,提升婴幼儿奶粉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维生素B1、B2的含量。方法样品进行前处理后,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150 mm×4.6 mm, 5μm)进行分离。以0.05 mol/L乙酸钠溶液-甲醇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维生素B1、维生素B2可以有效分离,线性范围为0.05~1.00μg/m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维生素B1的加标回收率为87.4%~99.1%,相对标准偏差为1.2%~3.06%,检出限为0.03 mg/100 g;维生素B2的加标回收率为90.6%~97.8%,相对标准偏差为0.97%~3.44%,检出限为0.02 mg/100 g。结论此方法简单、快捷、高效,适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婴幼儿乳粉中维生素A和E质量分数。试样经乙醇-氢氧化钾溶液皂化后,经石油醚萃取,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液液分配净化后,石油醚层氮气吹干,残渣以乙醇定容,C18色谱柱,甲醇-水溶液作为流动相,外标法峰面积定量。乳粉样品中维生素A质量分数在0.5~4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回收率为86.0%~93.0%,相对标准偏差为1.07%~4.04%(n=6);维生素E质量分数在20~10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回收率为90.6%~94.0%,相对标准偏差为2.53%~3.93%。该法简单、快速、准确,满足检测需要,适合婴幼儿乳粉中维生素A和E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烟草中含有1 200多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十分有害,如刺激呼吸道产生炎症;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促使人体产生癌变;使红细胞失去携氧能力;使人体对尼古丁产生依赖性等。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80万人患肺癌,其中80%~90%的病例与吸烟有关。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还污染环境、损害他人健康。孕妇吸烟会导致胎儿畸形和智商下降;婴幼儿被动吸烟会影响正常发育。预防吸烟带来的各种危害,最好的办法是戒烟。若一时难以戒除烟瘾,可通过调理饮食来减轻烟  相似文献   

17.
梁敏 《中国乳品工业》2022,(1):56-59+64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快速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维生素B1及维生素B2。方法优化了前处理条件,采用高压酸提法提取目标化合物,样品沉淀蛋白后直接测定维生素B2,取部分清液用碱性铁氰化钾衍生后测定维生素B1。目标物在对应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2.4%~102%之间。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维生素B1、B2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国家标准GB5009.82-2016第一法(GB方法)和AOAC 2012.10/ ISO20633:2015 (AOAC/ISO方法)为例,通过文本分析和实验数据比较反相液相色谱法(RF-HPLC)和正向液相色谱法(NP-HPLC)检测婴幼儿配方粉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差异,分析可能导致方法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科学建议。方法 通过标准方法文本原理比对,分析两种方法的原理及技术步骤差异;通过质控样检测,分析两组结果的标准偏差、变异系数、95%重复性限、相对重复性限值、平均值、回收率等指标,比对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差异;通过市售样品检测,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系统偏差和比例偏差,判别两种方法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结果一致性。结果 从方法文本上看,AOAC/ISO方法较 GB方法的步骤更为简便,且标明了方法的适用浓度范围、重复性、重现性等关键指标,标注的检出限及定量限值也较GB方法更低;精密度方面,采用AOAC/ISO方法测得的重复性和重现性标准偏差、变异系数、95%重复性限、相对重复性限值结果,均低于GB方法测得的同类指标。准确度方面,AOAC/ISO方法和GB方法测定维生素AE时均表现出较好的回收率(100±5%);样品对比检测结果表明,维生素A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不存在系统偏差和比例偏差,结果一致;维生素E两种方法的结果既有系统偏差也有比例偏差,结果不一致。结论 AOAC/ISO 方法和GB方法原理及操作步骤存在明显不同,可能导致两种方法在测定维生素E含量时,结果呈现统计学显著差异。建议加强国内外检测标准的沟通协调,在检测目标物,样品称量方式,样品适用浓度范围等方面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婴幼儿配方粉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含量。方法样品经高温皂化反应后,将皂化液通过EXtrelut NT20固相萃取柱,对目标待测物进行净化,洗脱液经氮气吹干复溶后,过滤膜直接进样,以甲醇作为流动相,通过Zorbax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分离,外标法定量。结果维生素A标准溶液在0.5~5.0 mg/L范围内,维生素E标准溶液在5.0~50 mg/L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0.999;样品3个水平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6.0%~104.6%和89.0%~104.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3.0%;检出限分别为1.0和10μg/100 g。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婴幼儿配方粉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同时检测,操作简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 大力发展优质儿童食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婴幼儿和儿童时期的生长发育,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儿童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故应当根据婴幼儿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哺喂相应的食品;若喂养不当、营养不合理,就会出现因营养不良而诱发的各种疾病,影响其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儿童食品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