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采用不同工艺条件的试验和扩大生产实验,用正交试验法摸索出煮茧触蒸前处理新工艺的最优方案;并据此设计出大容量(450kg)触蒸没备,可供大、中型企业选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煮茧工艺设计中采用正交试验来优选工艺参数时所面临的煮茧效果评价指标多、数据处理困难的问题,采用模糊数学法将试验结果模糊化,使用夹角余弦赋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得到模糊综合评价值来评判煮茧效果,最终得到理想的参数优选方案。试验和分析表明,模糊正交法用于煮茧工艺参数优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黄晨  张晓丽  韩晓建  杨甫生 《丝绸》2003,(11):18-19
通过对自动缫丝机采用机外真空渗透处理后煮茧工艺参数的测定,运用正交分析法,优选在实际生产中影响煮茧质量的主要工艺因素及其最佳工艺组合方案,力求煮茧工艺适应自动缫丝机。研究通过正交分析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出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的最优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4.
崔更新  喻永达 《丝绸》1994,(3):29-30
通常的触蒸工艺条件配置呆板,忽视各工艺条件间的相互影响,不能充分发挥触蒸工艺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正交试验法优化触蒸工艺,选择各工艺因素间最佳搭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一台煮茧机同时煮自动缫用茧和立缫用茧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根据立缫与自动缫对煮熟茧要求的不同,采用两者兼顾的煮茧工艺。结果表明,两种茧分别达到各自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吕瑛 《丝绸》1997,(8):20-22
针对原料薄头茧多,茧层结构疏松,毛脚率高的特点,通过常规温差渗透煮茧和粗真空低温渗透煮茧工艺对照试验比较和生产实践,表明后者在降低缫折,提高出丝率方面效果显著,是对该特殊性质原料茧行之有产的工艺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对现行煮茧机及煮茧工艺而言,提高出丝率与提高解舒率之间存在着矛盾,作者通过分析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采用低温长时间煮茧的方法,并开发适合此工艺的煮茧机。文章介绍了适合此工艺路线的JD-104G型高效节能煮茧机结构性能、煮茧工艺及效果。  相似文献   

8.
煮茧丝胶溶失率的工艺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两种不同性质原料试验的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不同煮茧工艺条件下,煮茧丝胶溶失率的变化对生丝产质量,消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正交设计法选择煮茧最佳配温蓬溪丝绸厂滕彩益在煮茧过程中,怎样根据原料特性及不同季节、品种来合理选择煮茧配温工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应用正交设计,选择煮茧最佳配温,谈其实际效果和一点体会。一、正交设计法的科学性正交设计法是借助已有的正交表...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两种不同性质原料试验的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不同煮茧工艺条件下,煮茧丝胶溶失率的变化对生丝产质量、消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煮茧工艺温度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庆官  胡征宇 《丝绸》1998,(8):43-45
对“煮茧温度连续高精度测量装置”实地采集的多组煮茧温度曲线进行分析,把分析的结果与实际生产作对照得到以下结论:对于煮茧机各部所采用的温度以及时间的长短需视茧子、缫丝机型、煮茧机的不同而进行设计;同一煮茧机因进水管、进汽管的位置或出水量的不同,温度略有差异;采用煮茧温度连续高精度测量系统所测煮茧机内部温度更有助于了解煮茧工艺。  相似文献   

12.
李利军  程晓珊  蒋芳  黄继伟 《丝绸》2012,(12):39-45
在传统煮茧工艺的调整段和保护段之间增加超声波处理工序,通过模糊正交法及夹角余弦赋权法,得出解舒率、光折和千米茧丝的疵点数等主要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依据正交实验的模糊运算法则,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得出微波煮茧的最优工艺:超声波功率75 W,超声时间90 s,超声温度60℃,超声浴比1∶27。试缫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煮茧优于直接煮茧工艺,在最优的超声波辅助煮茧工艺下的光折为262.75 kg、解舒率为64.41%、千米疵点数为0.355 6个。采用超声波辅助煮茧工艺操作简单、煮茧效率高、耗能小、清洁性好,研究可为超声波辅助煮茧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进行煮茧工艺设计实例,证实了利用正交设计实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多种不同方案的煮茧工艺,进而优选出适合生产要求的方案,时间短、方案准,效果好,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天然绿色蚕茧色彩特性与煮茧工艺的关系,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煮茧后绿色蚕茧色素流失量的工艺参数-温度、时间及绿色蚕茧的品种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煮茧工艺对绿色蚕茧的丝胶溶失率与色彩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煮茧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煮茧后绿茧的丝胶溶失率和色差的工艺参数的主次顺序为温度、时间、品种;随着煮茧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绿茧的丝胶溶失率和色差整体呈增加的趋势。浅色绿茧相对深色绿茧应该选择较低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使得煮后的茧子具有适当丝胶溶失率,而又最大化地保留了其天然色彩。  相似文献   

15.
优化触蒸煮茧工艺用以提高净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山东白厂丝的净度,对蒸蒸,煮茧工艺进行了攻关试验。通过试验数据的对比,得出合适的煮茧、触蒸工艺。但是触蒸效果总体不如江、浙、川茧触蒸的效果,其中还涉及到了其他因素,如:山东茧品种、蚕上蔟方式等也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16.
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不同条件下的煮茧质量进行了比较研究,为大生产中具体工艺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华平 《丝绸》2004,(11):23-27
选取适宜的水源和水处理设施以及运行工艺,制备出满足试验适煮工艺理论要求的水质,选用标准型104笼煮茧机,采用机外真空渗透吸水机内煮茧工艺,通过与日本适煮工艺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找出我公司与其存在的差距,并加以改进,综合运用这几种手段,尝试探索出一条可行且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机外真空渗透吸水机内煮茧的适煮工艺路线,以期对提高产品质量和台时产量,降低消耗等方面产生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许才定  李光英 《丝绸》2003,(3):30-32,35
按茧质的不同,分别介绍了各类原料茧的煮茧工艺要点,并举例介绍了两种不同原料茧的煮茧配温工艺。  相似文献   

19.
王建业  赵桂珍 《丝绸》1991,(8):13-16
采用五种不同的煮茧方法,通过缫丝试验,探索其工艺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有别于柞蚕茧和桑茧的解舒工艺,以湿热前处理(特别使茧层吸水后的湿热处理)与添加活性剂的方式,可以明显改善天蚕茧舒性能,提高生丝回收率。  相似文献   

20.
对煮茧前触蒸处理的性能进行测定,并进行工艺试验。应用触蒸设备及工艺,生丝洁净、清洁明显提高;丝胶溶失率增大及公量纤度偏细问题,适当降低煮茧温度,采用中速、平温近差煮茧工艺压低后阶段温度后可有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