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纤维的原丝聚丙烯腈纤维,一般是指共聚物而言。共聚物的组成对原丝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并涉及预氧化与碳化工艺。以丙烯腈为主的二元或三元共聚物,其组分除丙烯腈外,常含有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磺酸盐,衣康酸等。它的组成及其含量仍然在不断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2.
1978年,笔者选择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丙烯腈共聚物为超滤膜的成膜材料,对其成型工艺等进行了研制。并先后报导了平板膜的特性和管型膜的应用)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研制了中空纤维超过滤膜。本文介绍中空纤维超过滤膜的纺制及其特性。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腈和衣康酸为共聚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使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在二甲基亚砜体系中制备聚丙烯腈树脂。采用氧化改性的方法将衣康酸氨化为衣康酸铵,与丙烯腈进行共聚反应。借助DSC、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氨化改性对共聚物的热性能及聚合物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单体可以在较低温度下以离子机理引发氰基发生低聚反应,导致梯形环化结构的形成,有效降低放热起始温度。而衣康酸铵中的氨基可作为环化反应的催化剂,促进聚丙烯腈在预氧化过程中形成均匀的环化梯形结构。且铵盐具有亲水性,使纤维内部缺陷更容易弥合。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热处理前后丙烯腈/溴乙烯共聚纤维的热性能与溴乙烯含量、升温速率或热处理时间的关系,并对纤维的阻燃性与溴含量或热处理时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溴含量的增加或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对热稳定性和阻燃性的提高有较大影响,而且经热处理后纤维的阻燃性与溴无关。  相似文献   

5.
以AIBN为引发剂,研究了不同配比的丙烯腈(AN)与N-对甲苯基马来酰亚胺(NPTMI)在80℃的自由基溶液共聚合 ,并根据FTIR谱图确证了共聚物的存在。根据元素分析的结果,用FR法得到竞聚率的值rAN=0.57,rNPTMI=1.47。用GPC测定了共聚物的分子量并分别用DSC、TGA对其玻璃化温度和热失重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得到的共聚物本身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将共聚物通过湿法纺丝,得到了阻燃纤维。用热重分析法和电子单纱强力仪对纤维的热稳定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了表征,并用扫描电镜对纤维的表面进行观察,同时测定了该纤维的极限氧指数。结果表明: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纤维的极限氧指数可达28.8%~32.5%,燃烧时无滴落现象,且离火即熄;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阻燃纤维的力学性能较普通腈纶略低。  相似文献   

7.
丙烯腈-衣康酸铵共聚竞聚率的测定及共聚组成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丙烯腈-衣康酸铵共聚体系的竞聚率和不同加料方式下聚丙烯腈(PAN)树脂中衣康酸铵含量的变化规律。采用Fineman-Ross法测得丙烯腈(AN)-衣康酸铵(AIA)体系的竞聚率为:AN=1.30,AIA=0.59,该体系属于非理想非恒比共聚。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表明,在聚合过程中逐步补加AN,有效地抑制了PAN树脂中AIA平均含量的变化幅度;补加单体法获得的树脂与一次性投料方式下生成的PAN树脂相比,前者的热稳定性较高。γγ  相似文献   

8.
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和吸液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液自由基法制备了丙烯腈(AN)-丙烯酰胺(AM)共聚物,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NMR)、差示扫描量热仪(BSC)和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M的加入,共聚物的分子质量和转化率都具有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AN的质量分数为2%(w)时,分子质量和转化率最高,且共聚单体AM能在较低温度时以离子机理形式引发聚丙烯腈(PAN)原丝的氧化、环化放热反应并能减缓放热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腈和β-衣康酸单甲酯为共聚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使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在二甲基亚砜体系中制备丙烯腈共聚物。测试聚合体系的转化率、牛顿黏度和黏均分子质量,采用DSC分析了丙烯腈/β-衣康酸单甲酯共聚物的热性能,并测试了其原丝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丙烯腈/β-衣康酸单甲酯共聚物的黏均分子质量达到了1.28×105,β-衣康酸单甲酯有效降低了共聚物的放热起始温度,纺制出的原丝强度高达8.8 cN/dtex,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丙烯腈-丙烯酸胺共聚物(co-PAN),静电纺丝制得co-PAN纳米纤维,在不同温度下对co-PAN纳米纤维进行热处理;借助红外吸收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对co-PAN的结构性能进行表征;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co-PAN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果表明:红外吸收光谱证明了co-PAN为丙烯腈与丙烯酰胺的共聚产物;丙烯酰胺的引入破坏了PAN原有的晶格结构,其环化温度降低,co-PAN热失重后的最终残留率约45%;随着co-PAN的浓度增大,co-PAN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是先增大后减小,210℃热处理时,co-PAN纳米纤维出现明显的交联;加入丙烯酰胺,改变了co-PAN预氧化的环化机理,在较低的温度下可实现环化。  相似文献   

12.
以衣康酸(IA)、丙烯磺酸钠(SAS)和次亚磷酸钠(SHP)为单体,合成了一种集羧酸基、磺酸基和膦基于一体的新型衣康酸共聚物(IA/SAS/SHP)。利用黏度法测定了衣康酸共聚物及衣康酸均聚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利用静态阻垢实验、分散氧化铁实验、生物摇床实验和旋转挂片实验,对衣康酸共聚物的阻垢性能、分散性能、缓蚀性能以及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衣康酸共聚物具有优良的阻垢分散和缓蚀性能,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13.
14.
<正> 接枝共聚是改善化学纤维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成品纤维上接枝共聚虽有大量研究报导,但实现工业化的很少。六十年代末,日本东洋纺试验将丙烯腈与酪素接枝共聚,实现了工业化。其后不久,国内嘉兴绢  相似文献   

15.
据《P、D、S.》1994,46,185—202报导,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化学系聚合物研究小组用偶氮异丁腈作为引发剂通过游离基聚合制备了甲基丙烯腈和苯乙烯的共聚物,然后用TA、DTA和TVA等分析方法研究它们的热降解行为.这些共聚物没有发生像某些  相似文献   

16.
以过硫酸钾/硫酸为引发剂,使尼龙66纤维与衣康酸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尼龙66纤维接枝率与硫酸浓度、过硫酸钾浓度、衣康酸(IA)浓度、反应温度、时间和预处理时间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0.5mol/L、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40h时,接枝率较高;尼龙66纤维的预处理时间对接枝率也有较大影响。同时,用FTIR、1HNMR、WAXD等手段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1、由通常游离基引发剂制备的聚甲基丙烯腈 据《P.D.S.》1994,45,285—291报导,英国学者制备了几种聚合物样品,并用TG,DTA和TVA(热挥发产物分析)等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通过TVA实验所得的降解产物的分离和分析,证明聚甲基丙烯腈单独降解或者用通常的游离基引发剂例如偶氮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等引发时,几乎定量地降解成为单体,只产生(广艮)量的异丁烯和氰化氢。他们提出一种降解  相似文献   

18.
19.
以环丁砜(TMS)和水(H_2O)为反应介质,制备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利用FTIR、SEM、WAXRD和DSC等方法研究不同溶剂配比对共聚物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溶剂中TMS含量减少,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线性增加,转化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TMS/H_2O质量比30/70时,转化率存在最大值,达96%;随溶剂中TMS含量的增加,聚合物颗粒形貌由坚硬的细粒团簇状转变为蓬松多孔的大颗粒;溶剂配比对主要官能团的峰位置无显著影响,但随溶剂中TMS含量的增加,环化起始温度和放热速率明显降低,环化放热反应缓和。  相似文献   

20.
郝文奇  周美华 《合成纤维》2005,34(1):6-8,11
根据丙烯腈/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衣康酸三元共聚体系特征,利用KT法测定了该体系竞聚率,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了共聚物组成。用KT法拟合实验数据计算竞聚率,得到了以二甲亚砜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的丙烯腈/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衣康酸三元溶液聚合体系的竞聚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